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14814|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排铅的方法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2-8-10 1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关排铅的方法

我在有关儿童铅中毒的杂志上看到都用指标 ug/dl(毫克/分升),不知它和ppm关系如何,我这样换算是否正确。

1DL(分升)=1/10L(升)

1ug/DL=10ug/L=0.01mg/L=0.01ppm

如果这样计算正确的话,按照血铅含量正常标准(USA)<10ug/dl,我小孩的铅含量17.5ppm高得惊人,是正常上限的175倍。不知发铅与血铅差别有多大。我小孩做的是发铅。做血铅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根本不给别人碰,根本无法抽血,做过几次抽血都失败。

    我儿现在吃“千果花降铅口服液”是保健品,到时公布效果。是否有化学药物排铅法,请告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2-8-20 2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关排铅的方法

海峡药学 2000年 第12卷 第3期





--------------------------------------------------------------------------------



158例铅中毒患者应用络合剂治疗致不良反应分析







陈惠琴 段 志 黄奇松 金 雯 (三明市职业病防治院 三明 365000)







    铅中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职业病。我院对铅中毒及铅吸收患者158例,用络合剂依地酸钙钠(CaNa2EDTA)及二巯丁二酸胶囊(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排铅治疗。尽管此类药物毒性较低,但应用中仍见一些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58例均为住院排铅病人。男137例,女21例;年龄20岁~54岁,其中诊断为慢性铅中毒38例,铅吸收120例。用CaNa2EDTA排铅治疗126例,用DMSA排铅治疗32例。

2 治疗方法 EDTA组用CaNa2EDTA 0.5~1.0 g加入5% 葡萄糖液 250 ml~500 ml静脉滴注,1 h~2 h静滴完毕。1日1次,用药3 d停药4 d为1个疗程。DMSA组于3餐饭后各服DMSA胶囊0.5 g,连服3 d停药,4 d为1个疗程。视排铅情况用药3~5个疗程。

    排铅治疗同时予肌苷及维生素B1。并将158例随机分为3组:①微量金属合剂组共58例,予微量金属合剂1日3次,每次10 ml。微量金属合剂处方如下:高锰酸钾0.9,硫酸铜0.2,硫酸钾1.0 g,氯化铝0.1 g,柠檬酸铁铵30.0 g,糖浆及蒸馏水加至1000 ml。②21金维他片组共70例,予21金维他片1日3次,每次1片。③对照组计30例,不予补充任何微量元素。

3 观察方法 根据Kanch提出的:①用药时间顺序合理;②该反应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类型相符合;③该反应停药后减轻或消失;④重用该药后反应再次出现等4条原则作标准,对所观察到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价分析。

4 结果和分析:158例住院排铅患者使用络合剂出现不良反应:头晕23例(15%),疲乏无力36例(23%),膝部酸软52例(33%),恶心5例(3%),食欲减退11例(7.0%),腹胀4例(2.5%),皮疹2例(1.3%)。

不良反应中恶心、食欲减退、腹胀、皮疹等多出现在DMSA组,以消化道反应为主。而膝部酸软、头晕、疲乏无力等症则多在排铅治疗1~2个疗程后发生,临床表现为络合症候群,以CaNa2EDTA组中反应居多。但本文CaNa2EDTA治疗组例数亦较DMSA组多。排铅治疗后有补充微量元素组络合症侯群发生率较对照组少,但经χ2检验,3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

5 讨论

    CaNa2EDTA与DMSA是治疗铅中毒最为常用的络合剂。CaNa2EDTA静脉滴注浓度过高可损害静脉与肾脏,宜缓慢滴注。DMSA可口服用药,适合基层卫生机构使用及门诊治疗。口服DMSA后有少数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宜在饭后服用。有1例出现皮疹,停药后消失。

    在络合治疗1~2个疗程后,出现络合症候群。剂量愈大,连续用药日期愈长,症状出现愈多,愈明显。因此在排铅的同时必需及时补充微量金属元素。微量金属合剂需配制,使用不便且口感差;21金维他片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服用方便且口感好。病人也乐意服用。我们目前以21金维他片取代微量金属合剂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复习文献,目前认为CaNa2EDTA 1日1.0 g的尿排铅量并非2倍于0.5 g。1日1.0 g剂量与0.5 g相比,尿排铅量仅增加20%左右,而药物的副作用与剂量成正比。亦有资料表明CaNa2EDTA隔日用药的尿排铅量相对略高于用药2 d停药2 d。而头晕、乏力、纳减等副作用隔日用药法表现较少较轻。连续用药3 d法表现较多较重。因此,对于慢性铅中毒及铅吸收患者的排铅治疗以每日0.5 g剂量为宜。疗程安排应选择隔日用药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2-8-21 22: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关排铅的方法

施丹:

文章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我也不认识文章作者。三明是福建省的一个市,可用“三明市职业病防治院”在网上搜索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2-8-21 22: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关排铅的方法

我小孩一个月前测得发铅为17.5ppm。吃了一个月的“千果花降铅口服液”和维生素C后,今天测得发铅为16ppm,同时测得另二个正常小孩发铅为3ppm。观察小孩行为,好象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比以前温顺听话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2-9-25 20: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关排铅的方法

我小孩服用千果花降铅口服液70天后测定,铅含量已从17.5ppm下降为5.1ppm,汞从0.4ppm上升为1.3ppm。其间也吃一点香菜。进步不是很大,但感觉记性有提高,做事会认真一些,不知随时间的推移,能否取得更大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8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