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郭延庆    时间: 2005-12-2 12:43
标题: 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落幕的思考

第三届国际行为分析年会终于落幕了。



当身心不再疲惫,当喧嚣终归寂寥,当繁华已成烟云散去,我们这些因大会而聚起来的朋友们,大家又在做着什么,想着什么,改变着什么?



国际行为分析年会,曾经是那么向往,那么彷徨,那么犹疑不定在是参加还是不参加的边缘线上的朋友们,不管你们最终是选择了参加还是放弃,我都献出对你们十二分的敬意:在面对孤独症上,我们不仅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选择是一种行为,选择的结果是我们过去选择行为的延续:它可能代表着欣喜,也可能意味着失望。



选择欣喜,还是选择失望?这并不是一个难题。难点在于我们不能预知选择的结果。



选择作为一种莽撞的行为,其结果可能会超乎预期的好,也可能会让自己输个底儿透,乃至体无完肤。前者的结果会强化我们继续莽撞的选择,直到输光光;后者则可能会让我们对选择讳莫如深,惟恐避之不及。



选择如果作为一种理性分析后的行为,其结果往往会比较符合预期,既无大喜,亦不大悲,平静而塌实地生活着每一天。



(2)现实的挣扎

返观今天的中国,家长与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机构都在苦苦挣扎。

芥蒂不除,疑虑不消,壁垒不撤,挣扎将如陷身泥潭,越是努力,越是死亡的更早一些。

机构之间应该更加透明并在合作中相互制约,家长应该更加理性而减少对机构的激情。

机构应该学会谦虚,知道自己还仅仅是个蹒跚学步的娃娃,而不自封为专家或者权威;

家长应该学会宽容与等待,给机构以自身发展的空间。

家长不应该是机构割据的肥肉,而应当是机构帮助的对象。



(3)痛苦的陧磐

ABA的国际年会来了。

与其说它带来了最新的理论或技术,不如说它带来了一丝春风。因为没有人敢妄言通过参加两天的大会就掌握了它的全部。这屡春风,带给了挣扎着的中国家长与机构们以新的生望。

华人联谊会来了。

与其说它解决了家长和机构们现实的迫切需要,毋宁说它在中国播下了一粒健康饱满的种子,它将不再是一家一地的财产,而是扎根于整个中国的土壤,面向整个中国的未来。

我们欢呼,我们雀跃,我们期待!



(4)明天的期待

机构将得到整合,专业表现将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到规范,每一个专业人员,不管就业于哪个机构,都将得到统一的理论培训与专业操作指导,训练将不再是经验式的而是实证式的。家长将团结在一起,成为训练机构最大的股东,始终以最科学、最先进的评估方式检验与淘汰着每一家不规范的机构行为。而孩子,最终走向了社会,走向了我们!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2 13:18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请问楼主,这个“华人联谊会”是怎么回事,能不能介绍一下? 谢谢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5-12-2 13:33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欢迎郭大夫常来这里,这里人气旺盛,你来从你的专业角度多讲讲,人气会更旺。




作者: stone-stone    时间: 2005-12-2 14:07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华人联谊会是在第三届国际行为分析年会上由郭延庆医师提议成立的国际性华人组织,目前有意向的分别是在日本、美国等地留学和工作的华人留学生和专业人员。华人联谊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北京、日本与美国各设一名联络人,负责彼此间联系,大本营在北京郭医生这里。华人联谊会创立的目的在于提高中国的应用行为分析理论基础与科研水平,规范与指导中国孤独症儿童的训练行为,翻译并引进国外的技术与理论。目前仍在积极筹备中,欢迎海内外有志加盟者与郭医生联系。联系email:gyq1201@sohu.com,或者guoyanqing@hotmail.com




作者: AHIYUANZHE    时间: 2005-12-2 14:11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我也参加了这个会议,有幸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包括郭大专家。

我想问问郭大专家:你认为哪个机构更需要受制约?是星星雨、以琳或爱慧?还是象五彩鹿这样的?还有谁更需要谦虚?更应该知道自己还仅仅是个蹒跚学步的娃娃,而不自封为专家或者权威?

满会场的那些外国专家们除了那个自称为专家的不可一世的中国人以外,还有志愿者以及到会的机构人员都是可敬的。

最可恶的人总要说自己是最可爱的。

张春华老师你也在某位专家演讲的会场上,你应该把他的讲稿也放在这个网站上。

请斑竹不要删我的帖子,因为我没有一点恶意,但以琳网上的人都需要知道真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AHIYUANZHE 重新编辑於 2005/12/02  14:15:39</font>
作者: 天上星亮晶晶    时间: 2005-12-2 23:27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这个会议我也参加了,并且有幸和其中的不少人认识,聊了聊,大概知道些情况。

看楼主所言,似乎对郭大大夫颇有微词,对志愿者和与会者倒是满怀敬意,那我就要奇怪了,那些志愿者都是那里来得?据我所知,这次会议北医六院因故没接下来,是那个郭大大夫找了一帮北医的小孩,辛辛苦苦干下来的。他们做的确实很辛苦,医院没有给一点支持,一切都是他们在工作之余完成的,而且是在通知他们两周之内准备就绪的。并且很重要的一点,这些志愿者都是以郭大大夫马首是瞻。

折服人者,必有使人折服之处。

注:不知楼上和郭大大夫有何过节,愿洗耳恭听!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AHIYUANZHE发表</b>。



我也参加了这个会议,有幸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包括郭大专家。

我想问问郭大专家:你认为哪个机构更需要受制约?是星星雨、以琳或爱慧?还是象五彩鹿这样的?还有谁更需要谦虚?更应该知道自己还仅仅是个蹒跚学步的娃娃,而不自封为专家或者权威?

满会场的那些外国专家们除了那个自称为专家的不可一世的中国人以外,还有志愿者以及到会的机构人员都是可敬的。

最可恶的人总要说自己是最可爱的。

张春华老师你也在某位专家演讲的会场上,你应该把他的讲稿也放在这个网站上。

请斑竹不要删我的帖子,因为我没有一点恶意,但以琳网上的人都需要知道真相。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作者: 金敏    时间: 2005-12-3 13:15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我们不应该拒绝所有关心、关注我们的人,不是吗?我们迫切希望得到郭大夫更实质性的帮助!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5-12-5 09:10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自闭症康复的资源在国内还是少得可怜,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和专业人员。我衷心希望专业的临床人员和一线的现场特教老师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碰巧我周六见到了郭大夫,郭大夫说这篇“投石问路”感想,提出了他对未来的一些设想,希望各位能够在就国内自闭症干预这项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些讨论。

我想,国内的情况不比美国,还难于有教授/博士生/训练师这样专业临床人员组合亲临一线地直接做干预工作,多数情况靠特教机构的老师做些专门的训练。而两方面可能各自有各自的角度和视野,都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如果不能联手协作,苦恼的,不光是教授,训练师,最苦恼的还是我们家长。



下面是北京儿童孤独症康复协会的内部杂志《康复动态》上连载的郭延庆对ABA的介绍文章,在我的要求下,经得郭大夫同意,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b>应用行为分析在治疗孤独症中的应用(1)</b>

    应用行为分析在治疗孤独症中应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应用行为分析技术的完善,这一方法也越来越成为治疗孤独症的一种主流趋势。应用行为分析技术实际上并不神秘,相反,大多数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家长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都能够基本掌握它的操作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不神秘,还体现在,它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就能够奏效的。掌握这种方法与技术不难,但要利用这种技术,希望达到让自己的孩子回归主流社会的目的,却也需要每天持之以恒数小时的训练与矫治,至少两年以上。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ABA分离式试验的教学以及家庭训练的模式以及管理,对国内开展这项工作也将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ABA的分离式试验的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与传统的经典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它是由指令、反应、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的。经典的教学方法是给孩子提供(看或讲)很多的信息内容,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动的"听",无需明确地作出反应。ABA教法就不一样,只给孩子简单明确的指令,比如“给我积木”等等,对孩子的要求十分清晰。每次"试验"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并根据反应的情况给予不同的结果。这种方式很适于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因为他们通常对他人的语言没有反应,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意向,不能够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可以通过细致地讲解达到习得新技能的目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反复地练习。

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而及时的反应,可以使用提示(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和操作示范等提示)。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和它自身的结果有关联。如果一个孩子叫了"妈妈",妈妈马上高兴的对他笑、并拥抱他,孩子可能因此会更多地叫妈妈。妈妈对孩子的态度强化了孩子的行为。开始对孤独症孩子训练时,往往能够使用的只是初级强化物,它包括食物、饮料等,在使用初级强化方式(给以食物、饮料)时,也要同时使用次级强化手段等,这样才可以逐渐引导孩子接受次级强化手段,如表扬、赞赏,拥抱等。  强化的目的是让孩子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你在使用赞赏时,除了说"很好"、"真棒"以外,也应该明确地表明你所强化、表扬的是什么行为。比如,在孩子进行对名词的理解的训练时,指令是"把火车给我",孩子果真把火车拿给你了,结果(强化)可以这样说:"真好,把火车给了老师。"

以上介绍的是针对孤独症患儿的ABA分离式试验的教学的基本形式与特点,下面介绍以家庭为训练地的这种模式在美国的应用。

   在美国,以大学的研究机构为依托的孤独症的训练通常为三级管理模式:教授-博士研究生-训练人员。通常一个教授带6-8个行为分析的博士研究生,大多数的研究生将每人负责3到5个个案的训练与管理(被称为个案管理员,case manager)。其中有一个研究生专门做与训练人员的招生,培训以及训练的监督与评估有关的工作。每一个个案都有包括管理员在内的4到8个训练员负责该个案每周的日常训练。 (详情参考附图:ABA家庭训练的管理体系。)

个案管理员在孤独症的训练管理中起到核心作用。他/她不仅要对每一个入组的患儿进行相关的发育和行为评估,并制定出针对每一个个案的具体训练计划和训练细则;同时还要作为训练员和示范教师亲自参与他/她所负责的每一个个案的日常训练;此外,对每一个个案还要定期(通常每两周一次)召开一个临床会,这个临床会通常在患儿的训练环境里开,患儿的家长,训练员以及个案管理员共同参加。会议主要讨论与沟通训练计划的完成情况,患儿的进步,训练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通常在这样一个训练小组中会选择一个技术好,人缘好的训练人员作为组长。组长负责训练人员之间平常的沟通,汇总意见,提出问题供临床会讨论。

负责培训与训练监督的研究生则常年招收大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行为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培训,通常培训期为一个月。培训完成后,被分配到各个个案小组里,见习小组组长或个案管理员的训练,通常为半个月。在此以后,为半个月的实习期,在此期间,实习人员要在管理员的督导下亲自进行对个案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实时督导,在训练结束后提供反馈。管理员应逐渐淡化对训练的直接干预,后期仅以提供反馈的形式给予指导。通常理论性的学习结束后,会有一次面试考试,一般由50个左右的简答题为主,要求考生在8分钟内全部答完,而且正确率在90%以上。实习期过后会有一个技术考试,通常为分配考生进行1个小时的常规训练,根据训练的表现评定,合格后即可上岗训练孤独症的患儿。对每一位在岗的训练员,还要进行不定期(但通常不会超过一个月)的随访监督和考核,并提供反馈。

教授和他/她的博士生们组成一个课题组,每周定期召开两次学术探讨会,一次针对临床训练,一次针对科研。每周还将组织一次包括全体训练人员以及部分家长参与的通气会。汇报各组特定患儿的训练与进步情况。集思广益,探讨训练中的一些小窍门,或心得体会。

教授主要从事大学里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教学,决定每一个患儿入组,对训练提出参考意见,答疑研究生们无论临床或科研上的问题以及训练经费的管理。

以上简单介绍了一下ABA家庭训练在美国开展的情况,这些训练虽然都是以专业人员的训练为主,但并没有对训练人员的专业背景提出太多的限制,因此,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父母经过系统培训,在专业人员定期的指导下是完全能够胜任训练的任务的。

<b>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2)</b>

从应用的角度,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分为三大块,分别是强化策略,刺激控制策略与厌恶控制策略。联合对行为的功能分析,一起构成了临床行为控制技术的核心技术。强化策略包括强化,消退,区分强化,强化程序(schedule of reinforcement)以及影响强化物效能的基本因素等等。本篇重点介绍强化策略中有关强化的部分原理。

什么是强化呢?<b>强化:</b>是行为分析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b>操作程序</b>,它指的是,利用强化物来增加某行为出现的频率。<b>强化物:</b>任何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b>事件:</b>1)继某一行为之后;2)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强化原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方说婴儿咿呀学语时,我们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地教她发“baba”或“mama”的音。一旦她模仿我们发出了该音,哪怕只是含含糊糊只有父母能够分辨清楚的发音,做爸爸妈妈也会高兴地亲她,拥抱她,抚摸她。高兴的神情也同样是写在脸上的:眉毛弯弯,会心的笑容。在这个简单的例子里,包含了两个强化的过程:对婴儿而言,她的咿呀学语的行为得到了妈妈亲吻,拥抱,和高兴地注视她等一系列反应。如果妈妈的这些反应是她所乐见、喜欢的,那么她咿呀学语的行为就会增加,因此咿呀学语的行为就被妈妈的社会性反应这个增强物所强化;对妈妈而言,教婴儿发音,亲吻,拥抱,高兴地注视婴儿,婴儿就高兴地模仿并注视妈妈或爸爸,如果婴儿的模仿发音和对爸爸妈妈的注视是父母所期望的,爸爸妈妈就会更加起劲地教她和与她互动,那么我们同样也可以说,爸爸妈妈教婴儿模仿发音的行为和情绪表现也同样被婴儿的模仿发音和对爸爸妈妈的注视这个社会性的强化物所强化。再比如,幼儿阶段,孩子可能会拿笔在纸上乱涂乱画并把他的作品显示给您看,如果您表现得特别高兴,为他自豪的样子,那么他涂鸦并展示给其他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在这里,您对孩子涂鸦给您看的社会性反应就是他涂鸦并展示给其他人的行为的强化物,我们说他的这种行为被我们的反应所强化。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理解,强化是一个过程或者程序,而强化物是一种事件:它可以是社会性的反应,像上面的例子中所提到的,包括赞同,注意,关切,询问,微笑等等;也可以是孩子爱吃的食物,如糕点,糖果等等;也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玩具或游戏:如积木,玩偶,魔方,音乐盒等等;还可以是某些活动:如郊游,看电影,举高高等等。可见,强化物在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形式与表现。

    需要我们高度注意的是,当我们与孩子一起“打江山”(教他某种良好的习惯,礼节,等等)的时候,我们通常还不缺乏对孩子好的行为的注意(尤其0到3岁这个阶段),比如,他听我们的指令做了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我们可能都会很激动,又是拥抱亲吻,又是糖果糕点的给他。但是一旦江山已得(能够做到我们预期的反应),我们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当他做出什么我们非预期的行为来时,我们才会注意到他(我们可以有成千上万个理由这样做)。有研究就发现,<b>人们对不良行为的关注比对建设性行为的关注高出3到4倍。</b>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在不经意之间,消退了建设性行为而强化了问题行为。

    举几个不合理应用强化的生活实例来说明问题:

    孩子吃饭时如果不挑肥,不拣瘦,不落饭,不磨蹭;大家各吃各的,甚至没有人会注意到还有个孩子也在同自己一起吃饭一样。可是如果一旦他开始挑肥拣瘦,或者把饭洒得到处都是,或者磨磨蹭蹭,边吃边玩,而且如果这时您正等着全家吃完饭赶紧收拾妥当后做点自己的事情去;恐怕您的眼睛里紧盯着的肯定就只剩下他的问题行为了。很多家长都会反映,孩子催一催,动一动,你不嚷,他不吃,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吃的快点。而事实上,从一段时间来看,他吃饭是越来越拖,问题是越来越多。

    再比如,带孩子到商店,他喜欢某个东西,给您说他想要,您不理他(您也可以有成千上万个理由这样做);如果他撒泼打滚,不给不罢休,您就满足他(您同样有成千上万个理由这样做)。哭闹,发脾气的行为暂时终止了,可从一段时间来看,他在同样情境下的问题行为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了。

    误用强化不仅仅是我们平凡老百姓才会犯的错误,连美国总统也不能避免:前总统尼克松与亨利基辛格在椭圆形办公室讨论一些外交政策。他的爱犬走进来并开始咀嚼地毯。尼克松命令它停止,那只爱犬没理会他,继续咀嚼,总统又命令它停止,它咀嚼的更加带劲。最后,尼克松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狗饼干仍给他。基辛格说,总统先生,是您教会了那只狗去咀嚼地毯。

    续篇将探讨消退的原理。

<b>应用行为分析基本原理(3)</b>

消退法是最为常用的消除或减退问题行为的基本技术之一。它是一种行为干预程序,包含两个特征,(1)在行为之后停止维持该行为的强化物的供给;(2)该行为出现的频率下降。在上一节里我们提到过强化,并且了解任何行为,它的存在必定有相应的强化物维持了该行为的出现。这些行为既包括我们预期的适应性的行为或合理的行为,也包括我们不愿意看见的非预期行为或者问题行为。对于那些被误强化了的问题行为,要消退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停止维持该行为的强化物的供给。

从上面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与惩罚不同,消退法是一种温和的减消非预期行为的一种办法,不必伤害,威胁或惩罚孩子。生活中我们不乏成功应用消退法减消不良行为的例子:比如,2岁男孩,每当被父母放到床上,就大哭大闹,不睡觉,父母每天都要费1~2个小时安慰他,让他安静下来。通过观察发现,父母在睡前对他的安抚与注意是维持该问题行为的强化物,父母在治疗师的建议下,采用了消退法,临睡前告诉孩子自己睡觉,并坚决离开孩子的卧室,如此3到5天后,孩子上床后很快就安静入睡。再比如,4岁男孩,每每要什么得不到的时候,就会大发脾气,打滚,摔东西,父母或周围的人通常只能满足他的要求他才会安静下来。很显然,患儿的不良行为是由满足自己的要求而强化并维持下来的。采用消退法,就是不管他闹的多厉害,都坚决不在他哭闹的时候满足他的要求。如此6~7次尝试后,患儿发脾气、毁物的现象明显减少。

采用消退法应当注意的事项:

1.        积极关注孩子日常的建设性行为是消退法获得长期效果的前提。当我们为孩子的问题行为困扰的时候,往往提示着我们忽略了孩子在大多数时间所表现出的我们预期的建设性行为。也就是说,当他是一个安静的孩子或者没有问题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做为父母的,都有可能太忙于我们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他的存在。比如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在问题行为出现之前的这些建设性的行为:沟通他的意见,想法,希望你分享他的喜悦等等。譬如在操场上,经常可以看见很多孩子的照护者在照看着他们的孩子。偶尔地,三两个照护者会找到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聊起来没完没了。这时候我就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孩子用沙土搭了一个类似房子的东西或者就是一个简单的洞口,他就会转过头兴奋地说“妈妈(姥姥)你看!”通常妈妈(姥姥)都没有注意或者反应,这个时候,孩子会提高嗓门,并拉长音调,再次说“妈妈(姥姥)你看——!”,通常此时的父母或其他照护者还是没有反应,或者仅仅是口头应承一下,头也不扭就“唉”或“好”一声了事。但孩子通常并不满意,进一步的行动因人而异,但多数就都具有问题的性质了,比如,我看到一个三四岁模样的男孩就把挖土的铲子一扔,气冲冲地走道姥姥面前,厉声说“闭嘴”并将其姥姥推了一个趔趄。而姥姥此时才回过味来,忙不迭地夸孩子做的好,真棒。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所有为人父母的身上都是时常发生的。这里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日常对孩子的建设性行为不够敏感,那么,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一旦出现了问题行为,就事论事的“夸奖”或者训斥或者惩罚孩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的终止该行为的办法。

2.        坚决彻底地执行消退程序是消退法快速产生效果的保证。在临床当中我们也有很多使用消退法失败的案例。当我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时,发现对使用消退法信心不足,顾虑重重,并最终导致消退程序执行的不干净,不彻底是重要因素。譬如,我们前面刚举的睡眠不安的问题的例子,如果父母对这一程序心存顾虑,犹豫不决,那么当孩子睡前的哭闹行为没有按预期的那样消失,反而加剧的时候,就会忍不住,过来哄一下。或者父母虽然有意坚决彻底地纠正孩子的某一不良行为,但爷爷或奶奶看不过,过来安抚孩子,其结果都会导致孩子的问题行为升级,并越发难以纠正。因此,使用消退法,就要让所有与孩子有关的人士都明白当前的矫正程序与原理,并一致地坚决执行,才能在短时间内就出现效果,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3.        理解可能出现的消退爆发(Extinction Burst)现象:消退爆发指的是在开始实施消退法的时候,行为反应不降反而短暂性的增加的现象。并不是所有使用消退法程序的人都会有消退爆发现象的发生,实际上,只有1/4左右的机会会出现这种现象。但是了解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会增加执行的信心,否则就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焦虑,甚至因此而终止该程序的执行。

4.        消退不等同于忽视:消退是针对维持问题行为的强化物而言,但不是所有的问题行为的功能都在于引起他人注意。只有当问题行为的功能在于吸引他人注意的时候,忽视才等于消退。问题行为的功能是什么,或者维持问题行为的强化物是什么,只有通过行为的功能分析才能够了解。关于行为的功能分析将在下一讲阐述。

5.        对不能简单消退的行为应当采取联合措施:如果采用消退的程序来消退问题行为时出现可能妨害行为者或者他人安全的后果时,就不能够在简单使用消退法消退该问题行为。比如,一个三岁男孩,往大街上跑,边跑边回头逗他的照护者。很显然,该问题行为的功能在于引起照护者注意,照护者越是注意(紧张,呵斥,表情变化),他就越是跑得欢。此时,就不能采取单纯的忽视消退法,而是不带任何表情的迅速将他带离危险境地。

强化与消退的交互性带给我们的启示:

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他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载体。而在社会这个载体里,人际之间的互动正是在强化与消退的交互作用下发展。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是这些行为的基本原理的结果。把这个社会性的载体缩放的家庭这个载体上来看一看,想象着我们如果有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与我们现实的孩子作一对比,看看我们之间在以下场合中的互动当中这些原理如何的体现,也许会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当您试图拥抱,亲吻,叫他名字,教他模仿发音“爸爸”或“妈妈”时;当您愉快,高兴或悲伤,难过时;当您试图给他讲故事或听他说幼儿园的事情时;当您试图指令,指导或帮助他做一件您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时…‥。<b>对于一个正常儿童而言,我们的一切尝试可能因他的反应而强化;而我们所有被强化了的尝试反过来更加强化了这些正常孩子的反应,从而使我们的互动进入一个良性强化的循环;而对于孤独症的孩子而言,我们的一切尝试则可能因他的不反应而消退,而我们被消退的尝试则再无可能强化他们应有的反应,从而进入相互消退的另一个循环里头,这个时候受挫的是我们,被忽视的是孩子。</b>

<b>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4)</b>

<b>区分强化</b>是使某一种行为得到强化而其他行为被消退的一种程序。它包含三个特征:1)在同一情境里必须有两个以上不同表现形式的行为参与其中;2)只有一个行为被强化;3)其它的行为被消退。

区分强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屡见不鲜。譬如在家庭里,如果我们试图为孩子讲故事,而孩子可以表现出专心听故事的行为:支着耳朵,头倾向于您,两个眼睛盯着您,情绪随着故事的情节与您的表情和声音节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与此同时,他也可能表现出非您所预期的行为,比如东张张,西望望,就是不看着您的方向,或者抠抠鼻子,揉揉眼睛,或者小屁股在凳子上扭来扭去,一副坐不住的模样。父母对两种行为可能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前者讲的更为生动,与孩子的情感互动将更为丰富,换句话说,父母可能会进一步用声音,笑容与愉快的情绪“强化”孩子的行为;对后者,则有可能停止讲故事,表情也不是很愉快,而当孩子表现出乖乖听话的样子,父母们就会继续他们的故事。假定在两种情况下,孩子对听故事本身都还是有兴趣的,也就是说,讲故事的流程不被人为的中断是他们所期望的,那么,父母对同一情境下的两种行为的处理就是区分强化的典型例子:对于专业贯注地听故事行为给予强化(故事情节:声音带来的强化,表情变化:情感互动的强化),而对于其他任何非相关行为则给予消退(终止故事,终止愉快的情感互动)。其结果孩子的预期行为得到加强,而非预期行为则减少。

再比如,在学校环境里,假定A通常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别人说些什么,而一味地希望别人都来注意他,因此经常不顾别人谈论的主题,喋喋不修地插入谈论自己的想法,意见或主张。班主任教导大家,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理会他的任何举动,既不因此对他怒目相向,呵斥有加,也不要因此而不欢而散。大家依然继续感兴趣的话题,努力维持原来未被打扰的状态,就好象他不存在一样。当他不再不分时机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或者唐突地插话、答言而耐心地倾听别人时,大家都给他以赞许的目光与注意,并及时给他以发言的机会。常此而往,A变得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和喜爱,并很快成为小组活动的领导角色。

区分强化根据所关注行为的功能、性质及矫正目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替代行为的区分强化,相互抵制行为的区分强化以及其他行为的区分强化。下面将分别解释说明。

<b>替代行为的区分强化:</b>最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之一,也是训练孤独症患儿沟通能力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同一情境下的两种行为,具有同样的功能,但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一种行为(通常是预期的行为)被强化,而另一种形式的行为(通常为非预期行为,或者问题行为)则被消退。这一程序叫做替代行为的区分强化。举例而言,如果一个孤独症患儿想要外出,他通常会直接拉着大人的手,朝门的方向拉,如果大人顺从孩子的力量,那么,大人的手就会被孩子抓着并放到门把手上并被支配着做开门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往往缺乏任何与父母的眼神交流以及其他表明意愿的手势或者声音的互动,尽管他可能已经有语言了,依然如此。这一幕可能为许多家长所熟知,但孩子这样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愿的方式却并不为我们所接受,我们希望孩子能够看着我们并用语言沟通他们的想法或者意愿,即便没有语言,也希望他们在注视的情况下用手势明明白白地表达,比如,走到你面前,看着您,而后转头朝向门的方向指着门,再回头看看您;或者他把沟通本(图片)拿到您面前,并做上述动作。所有这些不同形式的行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功能,那就是打开门外出。与直接拉着大人的手去做事情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后续的行为过程中,患儿是把父母当作一个可以给他提供所需帮助的人而不是一个顺手的工具去利用。让患儿意识到周围人的存在并且意识到周围人存在的价值,是矫正孤独症样行为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而这一点绝对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训练获得。替代行为的区分强化策略对于正常儿童也同样适用。譬如,一个儿童上课时总是插话、抢话来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我们可以告知他举手发言的形式,并在他举手时才给予注意,让他发言或表演,而对于不举手就插话、抢话的现象则不予理睬。运用得当,该儿童就会习得举手争取机会的习惯,而问题行为也会相应减少。插话与抢话在过去总是能够得到老师或者同学的注意,举手也同样可以起到相同的功能,因此属于不同形式的行为,但具有同样的功能。问题行为在消退的同时,预期性的替代行为则得到强化,被矫正者同时也得到了他所预期性的结果。因此是一种比单纯用消退或者惩罚更为理想的行为矫正程序。

<b>相互抵制行为的区分强化:</b>也是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之一,尤其常用于功能尚不明了的问题行为或者自我强化性的行为。因为无论对于功能尚不明了的问题行为,抑或是自我强化性的问题行为,都很难找出适当的预期行为作为替代。不过,如果问题行为与另一种行为虽然在功能上不尽一致,但在形式上相互抵制,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时出现,那么,强化后一种行为就会自然消退问题性质的行为(时间上剥夺)。举例来说,孤独症患儿常具有刻板性的看手或者在眼前晃动手指的行为,如果我们刻意教会他另外一种需要手眼协调方能很好胜任的行为,譬如串珠子或者拼图,那么不管看手或者在眼前晃动手指的行为是否属于自我刺激性质的行为,都将因为与预期性行为矛盾而减少,从而不再得到强化的机会。当然,对于从事预期性的行为,如串珠子或者拼图,要么活动本身是孩子特别乐意去做的,要么因而获得他特别想得到的事物(强化物,如吃的或者玩的等等),总之,预期性的行为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求与问题行为一致,但是必须在功能上具有同样或者更强的竞争力。

<b>其它行为的区分强化:</b>目标在于减消问题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技术。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只要不出现目标性的问题行为,任何出现的行为都可以得到强化。比如我们要矫正一个患儿上课随意说话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他问题行为的频率,制定出干预措施,假设该患儿平均5分钟左右就会有一次随意说话现象,我们就可以以5分钟为限,只要5分钟内没有随意说话的行为出现,5分钟结束时就给予他强化(表扬他或给他代币性的强化物),不管此时他是在认真听讲,还是在做小动作,或者走神。我们说这种行为矫正技术目标只在于减消问题行为,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可意强化一种我们预期的建设性行为。就像例子中所阐述的,不能排除被强化的行为也可能是我们非预期的行为的可能性。

虽然从原理上理解区分强化的技术并不困难,但具体操作与实施起来,每一个具体的技术都有相应的细节要求,因此大家借助例子来理解原理可以,决不可以轻易照搬例子的模式去矫正您所认为的行为问题,如果有相应的需要,还是请教相关的专家为妥。

<b>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5)</b>

强化策略中还有一项特殊的程序叫做塑造和串联。塑造是获得一种全新行为的程序,它包含两个特征:1)具备一个特定的目标行为;2)利用区分强化的原则循序强化接近目标的行为。串联是对包含许多成分(步骤)的复杂行为进行塑造的过程。譬如对复杂行为如洗脸,刷牙,穿衣服等行为的塑造过程。

塑造一个行为成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要有一个明确的最终目标行为;(2)一旦实现该目标行为,可由自然的强化物维持;(3)塑造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强化物,也就是说,强化物应该容易得到,容易给予,容易消费,不会很快厌倦;(4)选择恰当的初始行为(至少出现过一次,最接近目标行为)。

塑造是一个基本的行为原理,生活中所见的多数行为都是被塑造出来的,虽然并不一定都是主观有意识的行为。如果是主观有意识地塑造行为,称为人为塑造,比如教儿童学习发音和语言的过程:没有一个儿童天生就是语言大师,他总是要从咿咿呀呀的无意识音节开始,进而是无意识地发出某些有意义地音节,然后是有意识地使用这些音节,最后形成词组,短句,甚至是长篇大论地演讲。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教孩子的父母,老师或者照护者,都有一个最终的语言目标,但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从模仿孩子的发音开始,逐渐地强化他发音中有意义的成分,而一旦他稳定地获得某一阶段的语言发展,在该阶段上的发音水平将不再受到强化,而新的有意义的进步则会产生并得到机会强化。如果是主观无意识地行为塑造过程,则称为自然塑造,或者成为误用塑造的范例。

人类的许多复杂行为都是自然塑造的过程。举一个例子来讲,现在我们构造的房屋,相对于人类祖先们原始的茅草窝棚,那真实天壤之别,又高大,又舒适,既挡风又能蔽雨,还具有抗震功能。建筑房子的行为正是自然塑造之功:风吹雨淋,地震海啸等等,它在不断消退人们苟安于现状的行为,而激励和强化着性能更优的建筑工艺出现。

孩子的许多问题行为也同样有可能是被无意识塑造出来的:譬如,当孩子学习语言的时候,我们为他的每一个新的发音而激动,十分注意和乐于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甚至创造机会鼓动孩子提要求得到玩具或食物的动机以满足他们。但是,当我们的孩子已经会娴熟地利用语言沟通技巧来满足他们无休止地需要与好奇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变的没有那么耐心和愉快,相反,我们可能会心生反感或厌恶。我们可能因此而忽略孩子的要求,或者断然拒绝。孩子也因而进入提要求行为的消退过程当中。通过前面我们了解到,消退过程中,被消退的行为在短暂时间内有可能不会下降,反而增加,甚至伴有情绪性的行为特点。这就是问题行为的发端:孩子因而可能变得哼哼唧唧,并纠缠于您。这种行为对我们照例还是一种厌恶性的刺激,而打发他的最直接的途径不外两个:惩罚孩子或者满足孩子。惩罚孩子是许多家长不愿意采取的方式(当然也不是我们推荐的方式),而就此满足孩子,则又会使问题行为得以强化并维持。比如,他可能进一步用这种方式对付其他您不能满足他的场合与情境。一旦如此,您又会感到非制止他这种行为不可,因此有可能又会无意识或者有意识地忽略他的这些表现,而坚持不满足他的某些要求。此时,您可能没有注意到,新的升级的问题行为已经开始在您消退(坚持不满足他的某些要求)他一贯的行为问题(哼哼唧唧,并纠缠)时产生了,比如自伤,或者大发脾气,或者攻击破坏行为。相对于过去的问题行为,新的问题行为是一个更大的对您的厌恶性刺激,结果,还是像过去,要么惩罚要么迅即满足。但不管哪样,都不是一个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的问题行为也就因而一步步被升级塑造出来。

串联行为的教学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具有非常显著地意义。他可以教孩子整体行为。一般来讲,大致有两种教学串联行为的方:顺序法与倒序法。所谓顺序法,也就是按照行为本身的先后顺序,将整体行为分成若干步骤,由前向后依次教会孩子独立完成串联行为。倒序法则反过来,从后向前,依次教孩子独立的行为技能。前者优点在于教学顺序与整体行为的先后顺序一致,缺点是强化物不能总是在独立行为之后给予。倒序法则反之。两种方法以及任务分解的有关技术将在操作部分具体讲解。

下篇将探讨影响强化物效能的有关因素。

<b>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6)</b>

影响强化物效能的几个关键因素

很多有过回合试验(一种教学方法,以后会具体描述)教学经验的家长或者专业人员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切都按照训练协议的要求去做,从发指令到强化,过程似乎没有任何问题,可就是不能调动孩子的注意和兴趣,甚至会因孩子的哭闹不休而只好中途作罢,怎么回事呢?

问题可能出在强化物身上。

第一:给予的是不是强化物?我们在前几章讲强化原理的时候就已经讲过,强化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必须在行为之后出现;其二:必须使该行为频率增加。从一段时间看,如果我们的训练步骤与程序都没有问题,而预期行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问题行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那么,所施与的强化物对预期行为而言,可能就不再是强化物,而是惩罚物了,而问题行为也许就因为逃避了该惩罚物而被强化下来的行为。比如,如果孩子做出了一个预期行为,你常规地会强化他一片小薯片,如果不管处于什么原因,孩子紧绷着嘴不吃或者吃了又吐出来,而你非又坚持让他吃下去,这个时候孩子就不但不能增加你预期要强化的行为,还会出现反抗,哭闹或者攻击行为,而很有可能你因为这样的行为终止了给他吃这个薯片或者训练,问题行为也因此得以强化。

第二,如果给予的强化物没有问题,那么,接下来就要反思配合着强化物的给予,孩子还应该得到什么?这是回合试验教学法一个很核心的而且通常被门外汉严重忽略或者误解的地方。那就是你,作为训练者的反应:你的表情够不够丰富,有趣?你的赞美表达的够不够充分,张扬?你的语气、语调够不够生动、活波、儿语化?一句话,你的脸值不值得孩子对你有持续的注意力?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所谓的ABA训练的专业人员”都认为,回合试验就是通过简单地重复每个回合的六个步骤而使孩子得到认知和能力的提高,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思想,也是贻害无穷的思想与做法!机械与重复绝对拯救不了孩子,真正拯救孩子的是你对这一过程节奏的把握与得体反应:<b>六个步骤中的每一步都是你与孩子互动的一个点,这个点有时候很静肃,有时候很欢快,有时候很沉稳,有时候很迅捷。其过程,时而若高山泻瀑,时而若马徜平原,而且紧张有序,不得妄行,比如该静肃时欢快,该迅捷时沉稳都会适得其反。</b>这种内涵岂一般外行所能体会?也难怪ABA会遭致如此多的鞑伐曲解而个中混事者又难辩其详!<b>同样一个孩子,同样一个项目,不同的老师按照同样的程序进行训练,一个和谐共进,一个艰涩难行,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b>

第三,如果两者都没有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影响强化物效能的因素:即四大原则,分别是依从原则(contingent),即时原则(immediately after),匹配原则(worthwhile),剥夺原则(deprivation)。由于它们都相当的简单易懂,在此就不再多费笔墨举例子和做解释了,请参考下面的描述即可:

<b>依从原则</b>

在而且仅在预期行为出现时才给予强化物。在给予强化物之前,应当确保非预期性反应没有发生。如果不管预期行为是否出现,都给予强化物,只会减少该行为。判断依从原则是否体现在某特殊事件,问“该事件是否仅在预期行为之后给予?”

<b>即时性原则</b>

预期行为后即时给予强化物,越快越好

两个例外:

   -如果立即给予某信号,代表延迟的强化物(比如,一个图章,帖画等等,前提是孩子能够了解该信号与延迟强化物的关系,比如不等数量获得的帖画可以“买”到不等数量的心仪的东西)

   -如果行为者可以描述行为与延迟的强化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工作与工资)

<b>匹配原则</b>

目标在于提供恰好有效数量的强化物,不多不少,物恰所值。

恰好有效数量取决于:

    -行为的困难程度(难度,持续时间,性质)

    -需要的行为数量

-得到强化物的机会

<b>餍足与剥夺原理</b>

餍足:指的是行为者最近有没有接受强化物,越近接受强化物,就越容易餍足

剥夺:指的是行为者离上一次接受强化物已经有多长时间,时间越久,剥夺越明显

剥夺原理:被剥夺强化物越长,强化物效能越大。

除了上述原则需要考虑以外,还有一些因素在实际训练中也要着重考虑,他们是:容易分配(如果半天找不着或者拿不出,势必影响训练);价格低廉(强化频度太大,价格昂贵的强化物时间久了,经济上吃不消);不容易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不产生与预期行为相竞争的行为(比如嚼口香糖奖励发音)。

续篇将相继探讨刺激控制技术与行为的功能分析,随后进入实际操作的解释与指导部分。



<b>(康复动态虽属无名期刊,但作者权益依然受到同等保护,严禁任何未经本人授权的剽窃、引用、复制行为,更严禁以此为基础开堂授课贻误百姓之行为!)</b>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秋爸爸 重新编辑於 2005/12/05  09:12:37</font>
作者: 耐心    时间: 2005-12-5 09:55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谢谢秋爸!

郭大夫的文章浅显易懂,特别是一些例子特别好,受益非浅.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耐心 重新编辑於 2005/12/05  09:56:10</font>
作者: AHIYUANZHE    时间: 2005-12-5 12:01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各位朋友:

    我和郭大夫没有什么过节,这是我要申明的,我对他也不了解,我的了解仅停留在这次会议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这个帖子。我要说以下几点:

一、人就算曾经做过好事,也不能因为有一点功劳可以抹杀其他人。

二、如果真想为了孩子们,真想提高国内自闭症行业的水平,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合作的态度,在会上骂了所有的机构和同行,甚至赶人出会场,这还不够,还要到以琳网上来发威吗?

三、说别人不懂教育,你懂吗?如果你懂就不会狂言,只有ABA可以训练自闭症了。

还有想说,他写的这篇文章都是他独创的吗?去看看星星雨的刊物,去看看其他机构的文章,或者在以琳网找找相关文章,然后问问自己,你没有用别人的观点吗?

张春华老师,你应该把会议记录公布出来,你为什么沉默不言??




作者: 郭延庆    时间: 2005-12-5 13:14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各位朋友:

“我和郭大夫没有什么过节,这是我要申明的,我对他也不了解,我的了解仅停留在这次会议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这个帖子。”

我很欣赏您的率真,如果我们对彼此的了解仅限于会场上的缘分,那么,我想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沟通的地方。



我要说以下几点:

一、人就算曾经做过好事,也不能因为有一点功劳可以抹杀其他人。

我绝对赞成你的这一个观点。



二、如果真想为了孩子们,真想提高国内自闭症行业的水平,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合作的态度,在会上骂了所有的机构和同行,甚至赶人出会场,这还不够,还要到以琳网上来发威吗?

我没有赶走任何一个参会者,相反,我尽力保护任何一个未经注册而参会的家长或者专业人员。比如我提醒相关人员不要到注册的那个地方转悠。

我确实有坚持劝说几个国内同行不要听我做报告的那个会场的内容,因为我报告的是笼统的而非细节的,是给外国人了解我工作情况的,不是针对孤独症干预技术的;而且我已经告诉大家,在另外一个会场有Joe Morrow的专场报告同时进行,圈内的人都知道他与Joice Tu在国内有过好多次专业汇报,相当宝贵。有的同志听从了劝告,有的同志坚持留下来,但没有一个人是被“赶走”的。有同志在吃饭的时候希望跟我谈一谈中国应用行为分析协会未来发展的问题,我当时准备下午的报告,没有给出充分的时间去倾听,这是我在大会上唯一感到做的对不住别人的事情,我告诉她,她的意见很好,但是最近两天我主要在围绕着大会忙活,别的都还没有认真思考,但我会充分尊重她的意见,并建议email联系。

到以琳网上完全是会后静心思考的感言,如果你说它不切实际我能接受,说耍威风,我没有感觉到,如果您确实有这样的感觉,那么我为自己没有斟酌词句的行为道歉。



三、“说别人不懂教育,你懂吗?如果你懂就不会狂言,只有ABA可以训练自闭症了。”

我从来没说自己懂教育,也没有说别人不懂教育。我只是通过大会进一步感到我们国家在ABA的应用与科研领域与别人甚至邻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如果您进一步了解我办过的一些家长培训班,你就会了解到,不止一次地场合,我说过,当今对孤独症的早期干预有两个主流趋势:一是行为分析的途径,一是发展教育的途径。在美国前者较盛,在欧洲,尤其北欧,后者为主。在中国,我倒是说过搞教育的不一定对孤独症感兴趣,而关心孤独症的,可能多数缺乏相关的教育背景。方法不在多少,行为分析我们还没有学到家,就妄言它救不了孤独症,这样的观点是我反对的。



“还有想说,他写的这篇文章都是他独创的吗?去看看星星雨的刊物,去看看其他机构的文章,或者在以琳网找找相关文章,然后问问自己,你没有用别人的观点吗?”

这篇文章所指为何,是在以琳网上的感言,还是协会动态上的稿件?如果是前者,我庆幸自己觅得一个知音,请您把他/她引介于我;如果是后者,我到是也推荐大家去找一找相关的网站,看是否雷同。我了解星星雨、以琳的确做了很多普及性的工作,这也是促使我在这儿发帖的原因所在,我因为敬重才发帖,而不是发威。我也无威可发。机构整合靠的不是我们这些医生,而正是规范操作的机构和有影响力的机构,它是一个趋势,或者说,我认为它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虽然没有与星星雨、以琳沟通过,但是难道他们不这样认为吗?



“张春华老师,你应该把会议记录公布出来,你为什么沉默不言??”

我也迫切期待张老师公布会议记录,如果我真有任何不检点的言行或者疏忽,我愿意直面网友。



另外,就像秋爸爸所言,我的帖子主要还是激发大家对未来做些思考,围绕着这个主题,我期待更多的回应。

再者,协会的刘靖、贾美香老师也在今天看过了我写的感言,因为我想把它登载协会的动态上,他们对我提出的意见有两条,也让我对自己的遣词用句进行了反思,也许它真的透露出来容易让人误会的含义:(1)格调太灰,缺乏振作之气;(2)用词太硬,让人不舒服。

为此,复帖。以沟通本意。








作者: 小钦    时间: 2005-12-5 13:34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看到这个主题忍不住想说几句。

感慨啊!



其一,谁又能说对付自闭症的问题,ABA及与之相连的DTT不是有效而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呢?之所以如此说,还是因为有太多的无奈!是因为没有一种其他的权威的方法。当然,我也不认为ABA特别是DTT是唯一对自闭症有效的方法,我们应当努力去探索更多的方法。科学的研究应当是百家争鸣的,我们应希望多几个学派来“争鸣”。主流的学派也应当有这个胸怀,因为,毕竟现有的方法都还只能改善,不能治愈,行为主义的疗法能不能治本,还很难说的清。



其二,我们的专家学者,真正能亲自指导实践甚至能亲自操作的少之又少,这就象好多农学博士不会种田一样,人家读博士就是为跳农门啊,怎会去种田呢?说实话,当我看到秋爸爸的帖子中,郭大夫指点录象,辅导ABA、DTT时,我很感动,也感到些许安慰,这大概就是郭大夫所说的一丝春风吧。



其三、感谢以琳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讨论平台,在这里我更象一头默默吃草的羊,收获不小啊!谢谢!



为社会分优;为家庭解难
作者: 张雁    时间: 2005-12-5 23:11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我们这个坛子里专业人员不是很多,我觉得应该欢迎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发表意见.只要这些对家长和孩子有帮助.不同流派之间的争议也是很正常的.多听多看才能取为已用啊!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approve.gif" border=0><img src="images/icon_smile_approve.gif" border=0>




作者: clb9984    时间: 2005-12-6 00:37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说说我的困惑.。

我对自闭症的行业分工感到不解。既然是训练、教育,理应属于特教范畴,教育方法特殊一点而已。

作为相关专业国家最高的医疗机构,应当把研究病因,找到医学治疗方法为目标。

如果眼科医生不是通过手术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而是教他们学习盲文,甚至研究出好多花样来教,是不是不务正业呢?而且如果整天忙于教盲文,自然手术也不会做了。

我真的想听到专业医疗机构,对自闭症成因和医疗方法的见解!






作者: 闲云潭影    时间: 2005-12-6 01:16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clb9984发表</b>。



说说我的困惑.。

我对自闭症的行业分工感到不解。既然是训练、教育,理应属于特教范畴,教育方法特殊一点而已。

作为相关专业国家最高的医疗机构,应当把研究病因,找到医学治疗方法为目标。

如果眼科医生不是通过手术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而是教他们学习盲文,甚至研究出好多花样来教,是不是不务正业呢?而且如果整天忙于教盲文,自然手术也不会做了。

我真的想听到专业医疗机构,对自闭症成因和医疗方法的见解!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可能您还不了解,北医六院还有另一块牌子,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这两块牌子意味这我们医院同时要肩负临床和科研两个方面的任务。郭大夫是临床医生,所以侧重于干预,包括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学派的干预,而以王玉凤教授为首的另一个科研团队,带着大约二十个博士、硕士研究生从事儿童精神疾病的基础研究,即寻找病因和更好的治疗手段。

关于治疗手段,精神科疾病不同于其他科室的地方在于,这里通常存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之争,应该说,两种方法都有效且各有千秋。通常,药物治疗在医疗机构进行,而心理治疗由心理学家来实施,由于学科差异太大,有时二者并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患者需来回地在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之间奔走。据说在美国,精神科医生不愿从事心理治疗,是因为心理治疗很辛苦,而且回报少,不如开药省事,收益高。那里的团队梯次是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个人觉得,精神科医生同时能进行心理治疗是如虎添翼,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较之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从事心理治疗的优势是既能诊断和鉴别诊断,又能有机地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希望这些能回答您的问题。




作者: clb9984    时间: 2005-12-6 11:24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闲云潭影发表</b>。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clb9984发表</b>。



说说我的困惑.。

我对自闭症的行业分工感到不解。既然是训练、教育,理应属于特教范畴,教育方法特殊一点而已。

作为相关专业国家最高的医疗机构,应当把研究病因,找到医学治疗方法为目标。

如果眼科医生不是通过手术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而是教他们学习盲文,甚至研究出好多花样来教,是不是不务正业呢?而且如果整天忙于教盲文,自然手术也不会做了。

我真的想听到专业医疗机构,对自闭症成因和医疗方法的见解!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可能您还不了解,北医六院还有另一块牌子,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这两块牌子意味这我们医院同时要肩负临床和科研两个方面的任务。郭大夫是临床医生,所以侧重于干预,包括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学派的干预,而以王玉凤教授为首的另一个科研团队,带着大约二十个博士、硕士研究生从事儿童精神疾病的基础研究,即寻找病因和更好的治疗手段。

关于治疗手段,精神科疾病不同于其他科室的地方在于,这里通常存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之争,应该说,两种方法都有效且各有千秋。通常,药物治疗在医疗机构进行,而心理治疗由心理学家来实施,由于学科差异太大,有时二者并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患者需来回地在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之间奔走。据说在美国,精神科医生不愿从事心理治疗,是因为心理治疗很辛苦,而且回报少,不如开药省事,收益高。那里的团队梯次是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个人觉得,精神科医生同时能进行心理治疗是如虎添翼,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较之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从事心理治疗的优势是既能诊断和鉴别诊断,又能有机地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希望这些能回答您的问题。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正是因为知道六院有2块牌子,而不仅仅是一个行为干预的机构,我才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带儿子看病,在六院一共问了4个问题:

1,        我儿子在半岁前天天洗澡做全身抚触,之后还有其他刺激运动的活动,想知道这样做是否有益,便问在一岁内有何有益的方法。得到的回答分别是:1岁内根本不可能发现自闭症。

2,        此前在网上查到星星雨、以琳等机构,问这些机构怎样?答曰:那都是民办的,去五彩鹿吧。后来才知道五彩鹿也是民办的,训练半天,最昂贵的收费。校长第一句问,那个大夫推荐来的?

3,        问给开的药是干吗的?答:补脑。(到现在我也没敢给儿子吃)。

4,        问是否要禁食?答:那没有科学依据,不赞成。(使我儿子禁食时间推迟了半年)。

还是原来的例子,如果全国最大的眼科医院只是拿着视力量表测定是不是盲人,再告诉他最好的方法就是学好盲文,用好盲仗,去指定的盲人学校,而不去通过医疗手段使其重见光明;其眼科研究所有N多博士,教授,却没有成果,还是花纳税人的钱办的。真不知道这样的医院有什么作用!










作者: AHIYUANZHE    时间: 2005-12-6 11:53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郭大夫:

    首先要谢谢你写了这么长的帖子来回复,我要肯定的是你起码认识到你的态度是有些问题的,虽然你还在为你的态度找理由。

    那天你在会上怎么说的,我想你不应该这么快就忘记,既然张春华老师已经在整理那么多的会议记录,我想她也应该很快会整理出你的发言,到时真相就大白了。

    你一直对其他机构不屑,这本身已经出了问题。虽然国内的机构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你所在的单位和你们所扶持的机构同样有很多的问题啊!论到ABA,在你去学习的时候,人家已经做了10来年了,著名的洛瓦斯教授都专门到过这个机构,但这个机构的人却没有你这么狂。

    也许我不应该用狂这个字,但我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还有照你的意思,你在文章里写过的案例别人都不能用了,那孩子们怎么办。

    无论是星星雨还是以琳或者其他机构都在网上放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他们都是民办的机构,而你是官方的,拿着国家给的薪水,自己去比照吧。

    我还是原来的意思,我没有要全盘否定你或者你所在的单位和机构,我只是希望说话客观一些,不要把自己看做老大,并以老大的身份去教训别人。

    希望以林的张老师早日整理出你的发言记录。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5-12-6 13:07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clb9984发表</b>。

正是因为知道六院有2块牌子,而不仅仅是一个行为干预的机构,我才会有这样的疑问!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治疗孤独症,没有药,未来的20年里,我估计也不会有。它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其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仅仅是起步阶段,在此情形下,要想获得一种治本的药物几乎不可能。从神经生物学的前沿研究出发,虽然对这类脑发育障碍的发病因素已经有了许多涉及,但是研究还远远达不到可为特效药物的研发提供线索的水平。目前应用的一些药物只是针对自闭症行为方面的“治标”药物,比如抑制或刺激神经兴奋的药物,用以缓解一些行为问题。郭大夫前两天还跟我感叹,孤独症不好搞,不比精神分裂等,有药啊,有电休克啊!可以让50%回到正常生活中去啊。

医院开的所谓“补脑”药,一般就是赖氨酸、叶酸、B6这几种吧。我们初诊时也买了。六院大夫自己其实也知道,这些药起不到治疗作用,能有点儿对家长的安慰作用就不错了。那为什么还开?简单地说,“医药不分”制度呗。家长了解了,以后就完全没必要去用这些药了。当然也有些证据说到B6之类的效果,但证据都不够充分。

在这次ABA会上,也有参加者来自某个医院的,向我推荐他们的中医疗法,扎针灸治疗自闭症的突破,我当面表示了不信任,而且不愿意多在那上面争论。但对方还是给了我他们的资料,向我宣传他们“明摆在那里的”扎好的案例。谁能信,谁敢去试?

如果眼球被摘除了,是不可能再有什么手术或药物来恢复视力的,(等着N多博士教授去研究人造眼球),或者在白内障手术发明之前,如果不学习盲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适应生活。目前孤独症的治疗手段就相当于人造眼球发明之前的阶段。

但是发明一种治疗药物或技术,靠六院这样的单位是不可能的,不是我小瞧他们,就是在美国也难。当前欧美大公司研发出一种新药一般也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花费至少几亿美金的投入。所以,对国内的临床大夫的“白花纳税人的钱,不出成果”的批评,我想只能是我们家长“爱之深责之切”啦!

而孤独症方面的精神科、心理科的大夫在帮助我们方面还是能够更有作为的,相比起眼科教授之于盲文教学,他们可以对于,比如行为干预之类的,介入,更为接近。而且好多理论和技术也是来自特教实践,并验证其中的。所以,他们的对于孤独症康复训练的介入时非常必要的。

关于禁食类的其他手段,我推荐(也许都知道,只不过说的时候简化掉了几个字-医生常常稀字如金啊)一个标准的答法:“目前的科学依据尚不足,非结论性的,家长自己拿主意”。六院的各位医生,包括其他医生对自己不推荐甚至推荐的疗法都可以参考,呵呵。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6 14:29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我原来孤陋寡闻,竟不知道郭大夫。看了郭大夫的文章,很受教益。以后我也会去参加郭大夫提议的‘华人联谊会’,希望也能助微薄之力。




作者: vivan    时间: 2005-12-6 19: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郭延庆    时间: 2005-12-8 12:21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大会后的三个一:

一场报告:请以色列的专家(以色列分会主席,国际行为分析协会副主席)到六院作一场报告(争取到一天半的时间,分了两个部分),他滞留中国一周,小谭兼做导游。明年大家也许还有机会再听他系统报告。由于我们想最大程度的获得信息,因此通知一位家长代表,让她通知所有她认识的不需要翻译的北京家长旁听,参与者除了家长以外,还有沙龙成员,进修医生与研究生;不知道我们的听众里有没有一个像张老师那样心细又博爱的同志也整理一下发在以琳的网上让大家收益?

一个感想:发在以琳的这个网上,希望得到更多的专业人士讨论,争鸣,谋策,共进。也基本上开始了苗头。

一个愿景:其实很冲动地想召集北京所有从事孤独症干预的机构的负责人或者联络人,大家坐在一起,先开一个务虚的座谈会,意图让大家增进了解,化解误会,面对现实,谋划未来。也通过这样务虚的座谈,探讨有没有务实合作的可能性。但这个冲动因为不够现实和理性而被协会的老师们搁置下来,也就成了一个心中的愿景而已。不过我还是希望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士利用这个虚拟的平台首先务虚地交流一下。但愿不是梦想。




作者: CCW    时间: 2005-12-9 10:13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这个帖子的主题很好,各位的帖子也一一拜读了。从文章上看,郭大夫是一个很有激情,很有活力的人,正如张雁所说:“我们这个坛子里专业人员不是很多,我觉得应该欢迎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发表意见.”但同时我也不完全赞同郭大夫“不过我还是希望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士利用这个虚拟的平台首先务虚地交流一下。”的说法。我认为专业人士与家长各有千秋,专业人士理论知识很强,而家长实际经验丰富;专业人士接触的案例较多,所以有广度,而家长对自己孩子或关系密切的几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很了解,因此有深度。只有大家联合起来,家长多接受一些专家的指导,专家多与家长沟通,多收集案例,脚踏实地的做研究,大家共同努力,多角度地探讨,效果可能更好。




作者: 柳茵    时间: 2005-12-9 11:57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看了这个主题的帖子,相信大家关注,必将推动我国的自闭症事业.

专业人士的介入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医药界,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在自闭症的形成机理和药物治疗方面多做些研究.这是我们这些家长和机构难于解决的.当然在研究方面,首先可以也应当尝试拿来主义.国外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很多流派,完全可以深入研究下去,通过大量实证分析,给大家一个可信的结论.只是这样艰苦的工作,由谁来做,经费哪里来,怎样扎实地科学地做下去而不只是混一点科研经费度日,看来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 59514684    时间: 2005-12-9 20:02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支持以琳!!!!!!!!!支持星星雨!!!!!!!!!!!!!支持所有像以琳和星星雨一样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民办机构!·!!!!!!!!!!!!!!!!!!!!!!!!!!!!!!!!!!!!!!!!一辈子都支持!!!!!




作者: clb9984    时间: 2005-12-10 02:04
标题: Re:关于中国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我还是希望能够听到中国的医学界专业人士对自闭症病因与干预治疗的独到见解。现实的情况是国外的所谓主流承认什么,我们的专家就承认什么,人家说只有训练,我们的专家也当成金科玉律,混几次出国机会学点新花样,回来充老大。那点本事稍微勤快点谁学不会呀。还没得到完全证实的,就装聋作哑。什么汞中毒、食物过敏、肠胃等需要用脑子判断的问题都成了没有科学依据的事。别忘了当初ABA还是旁门左道呢。现在有那么多家长希望能够尝试一些生化/鳌合的治疗方式,可我们的医疗部门却没有丝毫的帮助,害得这些家长要么远赴香港,要么只能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治疗的最佳年龄随之远去。真想知道我们自闭症医疗的专家对此有何想法!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clb9984 重新编辑於 2005/12/10  08:49:25</font>
作者: 楷楷姑姑    时间: 2009-5-15 00:29
标题: re:请大家帮帮忙!我侄子是2003年8月...
请大家帮帮忙!
我侄子是2003年8月出生的.现在每周三天做培训,有一点进步.我想让他去大连做河豚培训.请大家给点意见

作者: 爱星儿的人    时间: 2009-5-15 11:03
标题: re:我个人认为中国科研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还差些...
我个人认为中国科研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还差些,一般都是看国际前沿和TOP期刊上在做什么自己也模仿一下做这类东西,能模仿得好已属不易,很多科学家都是以拿科研经费和发表影响因子高的SCI论文为目标的而不是真正地投身科学.所以我以为不要指望中国学者,尤其是临床医生在病因和药物治疗方面对孤独症作出什么贡献,还是在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指导下塌实地训练吧(很多机构,包括以琳,及家长都在这样做,我并不崇洋媚外).医生在孤独症的诊治和康复方面没有特别的优势,只要有一定的财力、爱心、心智及毅力,大家都是一样的。至于合作吗一般总是有好处的,只要大家能谈得来.
作者: zhuaj    时间: 2009-5-15 13:15
标题: re:读完以后,觉得大家都在努力,只是每个人的...
读完以后,觉得大家都在努力,只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造成一些误解或者是冲突。感谢每个人,不管是专家还是老师为我们这群孩子所做出的努力。

不过郭大夫的那篇文章还是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起码让我知道我以前所谓正确的奖励法起实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我对郭大夫所说的一些关于机构的话倒是有些赞成之意,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碰到太多的家长对机构的依赖和抱的希望太大,而忽略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我们的孩子是先天不足,任何过于乐观的期待最后只会让我们做家长的更失落而对未来的生活缺少准备。

纯粹个人意见。
作者: 弓墨妈妈    时间: 2009-5-15 13:32
标题: re:我是北京人。在网上看了所有郭大夫的讲座,...
我是北京人。在网上看了所有郭大夫的讲座,非常敬佩他为了这个不幸群体所做的一切努力。
希望郭大夫知道星儿父母们的感激。
有人怪他自称专家,真是奇怪,本来他就是专家嘛。就像有人是博士,难道让他自称小学生不成?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们从郭大夫手中接受过玫瑰,难道骂他的玫瑰有刺吗?
善待所有善待我们的人吧。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