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康淇在美国 [打印本页]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0-8 05:15
标题: 康淇在美国
算算时间,今天是康淇离开以琳2个月、到达美国2个星期的日子。在以琳康淇得到了那么多老师、家长的关心和爱护,而我们走的时候又匆匆忙忙的,和好多老师、家长没有来得及告别,就消失了。因此决定在宝贝进步栏目里给康淇安个家,及时“汇报”康淇在美国的生活、教育情况。



来美国的第一个星期是倒时差:白天昏昏欲睡,半夜1:00至早晨6:00格外精神,而且4:00多钟肚子还饿。我们租的公寓在3楼,一室一厅,有个长长的走廊,康淇喜欢在走廊上噔噔的跑来跑去,不知楼下的住户是怎么忍受的。总之,这一个星期把康淇爸爸折腾的够呛,晚上不能睡觉,白天还要去上班。



一个星期后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在冯斌的指导下,开始联系学校。因为康淇刚满5岁,可以进入公立学校的学前班学习了。康淇爸爸已经和附近的特殊教育委员会联系,提供了在国内的医疗机构的门诊病例、离开以琳时的PEP评估表等参考资料,他们将会在近期派社会工作者家访,并会对康淇进行一系列的评估,以决定她将受什么样的教育。





kangqiMum
作者: 筱晖    时间: 2005-10-8 10:14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愿你和妈妈在美国的生活开心快乐!有爸爸在身边的日子,相信你和妈妈会感到很幸福的!恒嘉哥哥和爸爸在一起,带给爸爸不少麻烦也不少的快乐,你也会一样的!<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ig.gif" border=0>

神祝福你!祝福你们全家!




作者: 红鱼    时间: 2005-10-8 11:59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崔红:

   很高兴获知你们的消息.<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ig.gif" border=0>

   愿主保佑你们全家!

                                   云韬妈妈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0-8 13:37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欢迎来纽约,有机会让我们两家的孩子练练‘社交能力’。




作者: cs    时间: 2005-10-9 00:53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非常喜欢可爱的小女孩---康淇。

祝福你们!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0-9 09:1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很高兴能“见”到这么多朋友。愿你们的小宝贝都能快乐的成长。



第一次去教会听牧师讲的信息是关于赞美。这个牧师讲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试验,据说是一个叫江本胜的日本人做的。他把水分别装在2个杯子里,对着其中的一个杯子轻柔的说了一些赞赏的话语,对着另一个杯子则是责骂,然后把2个杯子冻进冰箱。最后分别观察这2个杯子晶体结构。结果发现受到赞扬的杯子里冰晶结构排列有序,非常漂亮;而受到责骂的杯子里的冰晶结构排列的非常混乱。



我还没有去考证这个试验。只是想赞美和责骂对水都有这么大的影响,更不用说对孩子了。尤其对康淇,虽然我并不怎么责备她,可是也很少真正去称赞她。我得先改变自己的态度。



康淇适应环境还是很快的。她比较留意周围的建筑,10天的时间她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公寓大门了。我用了有5天时间,而且主要还是靠文字标识,因为这些建筑都很象,不知她靠的是什么。她很喜欢跟我出门,沿着大街走或跑,看到鸽子就高兴的大笑。可惜她对周围的人没有任何感觉,一点也没有注意到人的肤色、体型都和国内不同。



kangqiMum
作者: 方静    时间: 2005-10-9 09:2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很高兴在这里可以看到康淇,大家都想念你,小康淇。






作者: 黑眼睛    时间: 2005-10-10 00:01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今天听姐姐在念叨着“康淇在美国”。我就纳闷着,康淇是哪个康淇,是淇淇吗?上网一看,才发现是又一个淇淇。姐姐在说,康淇妈妈是个生物医学博士,刚离开以琳到美国。我心里就一直在感叹着,以琳网上的高知实在是多啊!在这里祝康淇在美国的每一天都阳光灿烂!



雨时妈妈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0-10 10:05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方老师:我们也很想念以琳的一切。我们现所在教会的许多人见了康淇,觉得要比他们想像中的自闭症孩子好,因为康淇现在可以和人打个招呼,有一点点的目光对视,情绪比较平稳(他们中很多人了解一些自闭症)。因此我就给他们介绍以琳和以琳的老师们,他们听了真的很感恩,称赞神的大能。



雨时妈妈:谢谢你的祝福!也常看雨时的进步。她那么聪明、可爱,你又那么用心,将来一定会很好的。



因为最近的时间都在家里,因此对康淇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就相对加强了,初步见成效。最近一个大的进步是可以自己主动去厕所大小便。以前在家都需要语言提示她才会去厕所,否则就憋着,憋不住就会尿裤子。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能够解决了。



kangqiMum
作者: wangmaomi    时间: 2005-10-10 10:51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啊,终于在这里又见到康琪了,希望你们在国外得到最好的资源,并过得开心快乐!




作者: 深深妈妈    时间: 2005-10-10 23:2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很高兴,看到康祺的消息了。你们走了以后,每天中午我都对着你们睡觉的地方发呆,还是总能看到康祺妈妈靠在那里笑眯眯的样子,还想着康祺的小辫子,康祺妈妈一定要好好打扮我们的小公主呀,深深在这里进步也很好。模仿初步出来了,配对也做得不错。现在做认知,我们的宝贝在一天天的进步呢,我现在的心情也没那么焦虑了,每天都很开心.深深也受我的感染了,也很开心,康祺妈妈不在我就不能急躁,不然没有人陪我开解了,我现在也在去开解别人,我要把爱留在这里.延续下去,我有责任这么去做.




作者: acc    时间: 2005-10-11 07:4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崔红,你好! 我们全家在多伦多,我儿子现在5岁7个月了,他是8个月前来加拿大的,他现在多伦多一所公立学校的特殊班上学前班,共3个学生,1个老师,1个助理,这个班是对高功能自闭儿所设的,每天2个小时多一点,你女儿的语言基础是中文,她刚来美国,英语会是很大的挑战,你一定要有准备,我们多交流.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acc 重新编辑於 2005/10/11  07:49:17</font>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0-12 10:25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对食物的反应



康淇从2岁半开始禁食奶制品和麦类。去年8月份在以琳做了尿肽检测。检测前开禁,吃了酸奶、蛋糕、面条等许多食品,没有发现太大的变化。而测试结果也显示正常,可以吃奶和麦类食品。只是出于谨慎,依然给她禁食,想等她再大点以后再恢复正常饮食。不过对面食禁的就不太严格了,偶儿还吃点面条,一直没有发现太大反应。没想到,来纽约之后,吃了一小袋含有牛奶的小饼干,立刻脸上出了小红点,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脸的肤色青黑而且还肿了一圈,过了2天才恢复正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续2天吃了加酱油(中国城买的,台湾产的)的烤牛肉之后,已经睡眠不错的她突然半夜醒来有2个多小时,还一会哭,一会笑的,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难道换个地域,身体的生理反应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知道她还是需要禁食的,不象原来总想着要给她开禁。



大运动



我们住的周围秋千和滑滑梯很多,而且是各种各样有难有易,以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每天下午3:00至6:00就带她在户外活动。她很喜欢。康淇的大运动能力一直就不好,现在有了滑梯,她可以在那里爬上爬下了,而且可以看出她的技能一天比一天更熟练。同时每天也让她走近1个小时的路。李老师就一直主张要让康淇多运动,所以现在把运动时间安排的多一些。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0-22 04:0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我们住的地方就在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大街(Broadway Ave)旁边,经常领着她在这条有名的街上走10-15个街区,相当于1.5-3公里的路程。康淇很喜欢,每次都兴高采烈的。路两旁各种店铺的商品琳琅满目,随时让她去看,主要为练习视觉搜寻能力和听觉反应。



从8月份到现在,重点练习她的视觉搜寻能力和听觉反应(尽量生活化)。当她的这项能力提高后,在桌面上放很多图片或实物她都可以拿对,而不象以前总让人觉得她是在猜。今天在桌子上放了8张动物图片,让她拿“马”和“猫”,见她眼睛扫了扫,先拿了马图片给我,过了一会又拿了猫图片。又进行几轮这样的回合,拿“大象”和“河马”等两个字的动物,发现她都是第1个拿的快,第2个要反应一会。看来听的能力还要继续练。



康淇现在对基本的名词已经掌握(指、认都不错,有10个左右还可主动表达),动词:指、摸、拍、拿、给等常用的也可以做对,形容词:大、小、颜色、形状的基本概念也有了。但上升到句子好像就困难了。最基本的:“这是什么?”这个句型我觉得她都不理解。老师们,帮我想想这中间还有什么内容要补上。





kangqiMum
作者: 黑眼睛    时间: 2005-10-22 10:26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琪妈妈,你经常问康琪“这是什么?”然后你再回答:“这是——”“这是什么‘,你走在哪里都随时随地问她。是否慢慢的她会理解呢?

我在“黄太”的叙述里看到她教泽林1-10用了整整一年,可后来泽林竟然连11年级的数学题都不知不觉知道了。我就非常感慨,水滴石穿啊。





雨时妈妈
作者: cs    时间: 2005-10-23 00:46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琪妈妈:

离开以琳、又离开了中国,突然间少了这么多的心理支持,可能会更辛苦了,加油!

永远都在为你们一家人祈祷。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0-27 07:3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谢谢雨时妈妈和cs的指点和关心。我知道语言只能是一点点积累的,没有别的捷径,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吧。



昨天,带康淇去超市买食物。照例一边找我们要买的东西,一边让康淇认。走到葡萄面前的时候,一贯沉默的康淇突然说了声“要”。这个声音是那么清晰、那么自然,以至于我愣了一下,回头看她。只见她指着葡萄又说了声:“要”。我赶紧拿了一袋下来。康淇立即就想吃,我忙拿出一张钱来,告诉她得先付帐,后吃葡萄,要先等一会。她虽不一定明白这句话,但大体知道这个程序,很配合的去结帐了。葡萄还没有洗,破例让她拿了一颗先去过瘾。



回想她学“要”字的过程,真的是漫长。这还是王娜老师教的。在以琳,无语言的孩子有了开口能力之后,一般就先教这个字。那时康淇刚刚有了微弱的模仿发音意识,但对这个音一点边都没有。具体的情景有些模糊了,只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很费劲,我在心里觉得她不可能学会这个音,而王娜老师硬是坚持不懈,用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使康淇准确的发出“要”这个音。之后就是在各种有需求的场合让她说“要”,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应该练习了有千余次。如今她终于明白和使用了这个词,用的这么自然和到位,也不枉老师们的一番心血。此时此刻我也突然意识到康淇会用这个词表达自己愿望对她多么的有意义。虽然教学的过程艰难,但如果没有当初的开始,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收获。继续努力吧!







kangqiMum
作者: cs    时间: 2005-10-28 01:4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ig.gif" border=0>

我也来亲一下康淇!<img src="images/icon_smile_kisses.gif" border=0>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0-28 03:09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这个王老师教得好,让没有主动语言的孩子学会说‘要’和‘不要’,确实很重要。我自己的孩子在开始上特教学校后,首先就学‘yes'和’no',这真是一个飞跃,我觉得我儿子终于发现他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愿望了,从这以后,无论是语言,还是情绪都开始顺利发展,在此以前,我们一无所获,一愁莫展。




作者: 斌斌爸    时间: 2005-10-29 19:55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因为很久没有进这个版块了,所以这时才看到康淇妈的帖子,看到小康淇近来有这样大的进步,真的非常高兴。让我们祝愿小康淇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 放飞希望    时间: 2005-10-31 23:5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祝福远在纽约的小康淇和康淇的妈妈!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2 08:1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斌斌爸:很高兴看到你。小斌斌现在应该更好了吧。你和秀秀都那么用心,斌斌一定会很不错的。问候他们母子俩。



谢谢放飞希望的祝福。这个名字起得真好。



本来只是想借这个栏目告诉朋友和老师们康淇的近况。突然心中有一个感动,觉得如果把对康淇的训练情况系统的整理出来,也将是一份宝贵的资料。康淇和宝贝进步栏目中的孩子比是较重度,因此对她的训练都是十分基础的,可能对刚刚发现孩子问题想要开始训练的家长有帮助。



首先大致介绍一下康淇的情况:2000年8月11日出生,剖腹产,但一切顺利。由于妈妈那时不太懂婴幼儿教育,没有详细记录她的情况,只能大致回忆一些重要的情节。印象中她是个过于安静的孩子,很少哭闹和有需求。大运动的发育顺序有问题:5个月会坐,6个月才会翻身,11个月左右可以站,15个月会走,这之后才会爬和下蹲,很快就会跑,还跑的挺快。8个月时有baba、mama、dada的自发音,持续时间不长,1岁半听到过哥哥、姐姐的音,之后几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她的任何发音。1岁左右学会拍手、再见等简单手势,认得少量图片,看到妈妈下班回来很高兴,而且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1岁8个月时,单位儿童保健例行检查,医生叫她名字无反应,建议我们去进一步检查,并告知一个新名词:孤独症。从此才知道儿童发育过程中各种各样令人恐怖的疾病。但无知的爸爸妈妈用有1年的时间才承认现状。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进了以琳网站,正巧网站在招生,妈妈顺手就报了名。这无意中的一个动作倒是彻底改变妈妈人生。



2004年3月24日,妈妈康淇来到了以琳,那时康淇已经3岁7个月了。现在回想康淇从2岁左右开始天天慢慢的在倒退,而粗心的爸爸妈妈都没有察觉。她在1岁半前学会的那些一点都不会了,目光越来越无神,最尴尬的是刚睡醒带出去玩,碰到的人总说孩子是不是困了,想睡觉了,让妈妈常常无言以对。在家的时候总想躺或趴着,对外面的活动越来越失去了兴趣,不愿走动,总想让妈妈抱着。到以琳时,超过3岁半的她只能走很短距离的路,就要求抱,已经不会跑了、不能自己上下楼梯、身体软软的、对大小便没有任何意识、对别人的呼叫更没有反应,所有课程都是在哭,一直哭了2个月,才基本适应了新环境。对于这样一个对自身本体感觉很差、对外界基本没有反应孩子,老师们做的第一步就是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使康淇能够感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刺激。而妈妈也在以琳大环境中学习有关自闭症孩子的各种知识、积累各种经验。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现在的康淇就像一颗休眠了很久的种子,感觉到了各样适宜的条件,开始慢慢苏醒。真要感谢带个训的李老师,想出各种方法来刺激康淇的反应,使得康淇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发出的叫声、笑声一天比一天多了。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3 12:14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摘录2个训练花絮:



2005-03-08



学校上下午都有加餐时间,吃的最多的是雪饼、仙贝(因为禁食这是主要零食),许多孩子都爱吃,康淇也很爱吃。但康淇经常保不住手中的雪饼,因为她既不关注别的小朋友的行为,也不知道要防范这种“侵略”行为。为此李老师在个训课上进行“抢”的训练。用了对康淇最强的强化物-暑片-进行。刚开始康淇不知道如何反应,于是手把手的辅助,渐渐消退辅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康淇的这种本能终于被开发出来了。今天康淇上学时拿了一个非常喜欢的拼图盒子(因为痴迷拼图,藏起来,只给她空盒子)。上球技课时,以能抢东西而出名的小弟弟灿灿试图来抢,康淇的手终于能够躲避了,不过显然功力还不够,几个回合下来还是被灿灿抢走了,而且灿灿还知道抢到后跑远一点,康淇气的大哭,在杨玲老师的帮助下,总算又“抢”了回来。不过康淇似乎不解恨,拿到盒子后,又跑到灿灿后面,在他的头发上揪了一下以发泄她的余恨,把大家乐得哈哈大笑,灿灿爸爸一边笑还一边说:康淇能有这样的反应不错呀,至少她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愤怒。





2005-03-09



今天的感统课有一项是翻跟头。顺便说一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康淇的感统课终于从C组升到了A组(在C组呆了9个月,B组2个月,3月1日刚升到A组)。康淇做了10个之后,就不肯再做了。曹老师过来又让康淇做了20多个,康淇开始耍赖,趴在垫子上死活不起来,还“哭”的很厉害的样子(没有眼泪)。于是妈妈跟曹老师讨论培养她对翻跟头的兴趣好,还是让她在哭中完成训练量好。这时杨老师过来宣布A组的小朋友该做滑板了。杨老师声音并不大,是对着妈妈说的:康淇该做滑道了。只见康淇噌的一下从垫子上起来,居然还笑出了声。妈妈还从来没见过康淇对老师指令反应这么快。曹老师惊讶的指着康淇说:“这个臭小子(曹老师的口头禅),居然…..”康淇已经飞快的跑到做滑板的地方去了。





kangqiMum
作者: cs    时间: 2005-11-3 21:2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hock.gif" border=0><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hock.gif" border=0><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hock.gif" border=0>

原来小家伙这么狡猾呀!




作者: xiwang999    时间: 2005-11-5 12:5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CHZKQ,

我虽然从来没有在这个论坛发贴,但是经常光顾这里已经两年多了。非常关注你的贴子,因为她让我想起来美国的这近三年时间。我的儿子三岁半来美国,现在六岁多一点,在美国上一年级。儿子虽然不是典型的AUTISM,但也是边缘状态。他四岁开口,之前一个有意义的音节也没有,单凭这一点在美国也可以诊断了。到美国后我们立即带儿子去全美著名的医疗中心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也是边缘状态。因为儿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远好于表达能力(他可以用手指答案),没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吃饭睡眠很规律,两岁多颜色,大小,形状,数字和字母都很快学会了。我们和医生商量后决定给儿子带个帽子,因为这样一来我们的医疗保险公司会全额负担儿子在医疗中心的非常昂贵的语言治疗费用。一年前儿子在KINDERGARTEN报名之前我非常犹豫,因为他的生日在夏天,年龄本来就小,加上语言问题,又是双语环境,当时真是忧心忡忡,后来决定试一试。为此我们搬到了最好的学区,并且开学前就申请了特殊教育。儿子非常幸运的碰到了好老师,磕磕碰碰走到今天。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美国的图书馆借“late talking children”  “Enistein Syndrome”这两本书读一读,也许能对你有些帮助。我和老公都全职做研究工作,非常忙,没有给儿子密集的训练,但我们尽力帮助儿子,让他快乐,耐心等待和享受儿子一点点进步。

希望你在美国快乐。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6 13:45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xiwang999,非常感谢你提供的信息。我们目前还在等待特教委员会安排的评估,3周前他们来电话询问康淇是说普通话还是广东话,说会尽快召开会议的,只是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希望康淇也能象你儿子一样碰到好老师。

我们真的很幸运,有你、冯斌还有其他家长时时出主意,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也祝愿你儿子不断进步,天天快乐。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7 09:47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回顾康淇重要的进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基本感觉和运动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可以走较远的路程,慢慢的又可以跑了,只是跑步的姿势还不行,低着头弯着腰,跑的距离还不够长。经过30次的针灸之后,终于学会了跳,而且很快就跳的不错了。可以左右交替的上楼梯了,下楼梯还是一步一阶。淘气堡和感统的许多项目也能玩的较开心了。推球和传接球做的不错,临走前基本学会了拍球,可以拍到30个左右。可以单脚站3秒,还可单脚跳1-2下。对她来说取得这些进步真的是很了不起,妈妈从心里觉得满足。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提高运动的敏捷性和快速性以及四肢力量。

2.模仿能力得到开发:刚来时一点模仿意识也没有,对老师“这样做”的指令不知道如何去反应。现在只要看老师,基本所有的动作可以模仿出来(动作不到位,说明本体感觉还不够),二步的模仿也可以做到。但目前模仿仍是她很薄弱的环节,主要还是模仿的动机不够强烈,眼睛也不大去看,所以自发主动的模仿很少。这也是今后训练的主要目标之一。

3.语言进步应该算是最大的。她来时只会2个有意义的发音:啊和妈妈,而且很少去说。现在已经可以仿说到4-5个字的句子。只是还有许多的音发不出来,所以她说的话只有妈妈和李老师可以听懂。但无论如何,从无语状态进步到了仿说阶段,对她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她还有10个左右的单词主动表达,都是她喜欢的事物:猫、鸽子、叶子、西瓜、1、2、8、花、要等。相信她的语言的持续进步会不断带给我们惊喜。

4.在情感方面出现了依恋妈妈的行为,喜悦和恨恶的情感也能表示出来一些,这主要归功于李老师想尽各种方法“逼迫”的结果。开始的康淇对各种刺激基本无动于衷,到后来李老师就经常挨康淇的打了,就在李老师要披上婚纱前2天,康淇还在李老师的脖子上留下了红爪印(幸亏不太严重)。这些有意设计的喜怒哀乐的刺激使得康淇一步步从麻木状态走出。

5.从李老师接手给康淇上课开始,每堂课都花极少的时间让她指认妈妈和李老师,长期坚持的结果她终于可以分辨清楚家人,除此之外还认识李老师、王娜、魏老师、孙叔叔等人。很多孩子认人非常困难,康淇总算过了这一关。



但总体来说康淇的各方面能力还是处在较低的水平。她在4岁9个月时进行的PEP-R测评中只相当于1岁6个月的发展水平。其中模仿、感知觉、语言理解和表达都在1岁左右。不过测评也显示她的上述几项潜能可以达到2-3岁,因此她还有很多能力可以开发出来。



现在我们把康淇交托在全能的主手中,每天为康淇的大小事宜祷告,愿天父亲自带领她,成就天父在她身上所订的美好旨意。因为有天父的慈爱眷顾,在这很困难的境地还可以有喜乐,尽量让每一天过得充实和愉快。对康淇的另一个干预措施是禁食,快三年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所以不觉得特别的麻烦。再有就是训练,这是一个家长终生学习的功课,需要足够恒心、知识和智慧才能看到成果。





kangqiMum
作者: xiwang999    时间: 2005-11-7 13:53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chzkq,

美国的评估过程很慢,等上几个月也不奇怪。尤其是公立机构。你女儿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双语,开始阶段语言的进步会很慢。记得我儿子5岁上KINDERGARTEN之前的一年多语言治疗我们一直抽时间全程陪同做翻译,不然根本无法进行,老师和孩子都会有很大的挫折感,同时我们也趁机学习训练方法。在美国,对于有问题的孩子,很多州三岁开始就可以集中起来享受免费训练教育,但是在这里绝对是一分价钱一份货的世界,在儿子最困难的阶段我们坚持选择私立大学的医疗中心,上普通的幼儿园,我只向公立机构借一些器材和书面材料,我认为正常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当我儿子进入公立KINDERGARTEN时,他的总体学业评估已经高于正常同年级孩子,但是语言表达和社交还落后,虽然他很安静也不招惹别人,但只愿意自己和父母一起玩。

我觉得在美国最大的好处是平等和尊重人的环境以及对不同孩子的宽容,即使是正常的孩子。我的一个同事从不忌讳告诉别人他是个同性恋,这并影响他的工作和人际关系,这在国内恐怕是做不到的。从我儿子的情况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样一来大人和孩子会减轻很多压力,即使开始时进步慢一些也没有关系,也不用着急,长远来说是好的。

祝你女儿喜欢这里的学校和老师。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8 10:4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xiwang999



虽然才来了短短1个多月,多少也感受到了这里的人对孩子真是宽容。我带康淇在路上走,常常碰到迎面过来的人因看到康淇就露出笑容,和我交换一个友好的眼神,有的人还主动跟康淇打招呼,觉得她很可爱。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学业压力不重,可以把精力更多用在开发她的各项能力上。



不知你是否在纽约,你儿子的程度倒可以和冯斌的儿子做玩伴。刚开始你对孩子是否主要进行的语言治疗?自己聘请的语言治疗师?





kangqiMum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1-8 13:17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xiwang9999 推荐的两本书,我家里都有,有兴趣可以拿去看啊。




作者: 风中百合    时间: 2005-11-10 04:45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看了kangqiMum的介绍,很为小康淇的进步高兴。觉得kangqiMum的心态非常好,值得我学习。



冯先生,你那儿有let me hear your voice这本书吗,不知你读过没有?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风中百合 重新编辑於 2005/11/10  04:46:14</font>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10 10:4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麦当劳事件



我们住的公寓旁边开着一家麦当劳,因为不太想让她去吃这种“垃圾食品”,就一直没带她进去过。最近见她对米饭已经没有什么胃口了,决定让她换换口味。一家三口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午餐,康淇只喜欢吃薯条(而她也只能吃这个)。第二天,爸爸中午不回来,家里正巧也没什么菜了,于是我又带康淇去麦当劳了。按照过去在国内的经验,把康淇安置在一个坐位上,给了一本她很喜欢的书就去排队了。刚开始回头看她还很安稳的坐着,就开始看牌子琢磨要买的东西。因为是英文的,不太熟悉,费了一点时间才决定好,再回头看康淇已经不在坐位上了,只见邻座的一位老太太在打手势,康淇居然跑到昨天我们坐的位子上,大吃别人的薯条。那个坐位上是一个很黑的黑人,只见他两眼呆呆的盯着康淇,很明显从来没有遇见过可以这样旁若无人、怡然自得的吃别人东西的孩子,脑子一时反应不过来。我赶紧一边道歉一边把康淇往下拉,康淇还要伸手去拿薯条,那个黑人总算回过味来,一把按住薯条袋子,像个孩子似的大叫:It’s mine,那个样子很好玩。这次不敢把康淇一个人扔在坐位上了,只好紧紧拽着她买薯条。第三天,和爸爸一起又去了麦当劳,这次主要想观察她的反应。果然康淇很兴奋的踏进了大门,眼睛飞快的扫视了一下,就朝着一个有薯条的桌子冲过去,我连忙把她拉到一个靠墙的空坐位,康淇一边叫一边挣扎想要下坐位,我紧紧控制住她,同时不停的跟她说:“不行。别人的。不能吃。等爸爸买。”康淇用很疑惑的眼光看我,但还是闹着要下去,直到爸爸买来薯条她才安静。看着康淇快乐的享受她的美味,我在旁边开始打起了小算盘:她的这种行为一定得扼杀在摇篮里;短期内让她明白“所属的”这个概念肯定是不行的;就用“不行,别人的不能吃”这个指令来控制她的行为;计划20次让她能明白这个规矩。于是跟康淇爸爸商量,让他准备一笔钱($6.49/次)来实施这个计划。隔了两天,我们带康淇又来到了麦当劳。这次康淇竟然很顺从的坐着,于是我跟她说:“等爸爸买薯条。”康淇看了我一眼,居然乖乖坐着,用手指在桌子上画画玩。难道这么快就搞定了?计划泡汤了?





kangqiMum
作者: lovelyboy    时间: 2005-11-10 11:51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tongue.gif" border=0><img src="images/icon_smile_kisses.gif" border=0>听说康淇在网上有了消息,昨天赶紧上附近的网吧,不想折腾了两个小时,也没上来以琳的网,今天又来,终于看到了久违的笑脸,还意外收获了一段灿灿的“录像”回放,真是开心。更让人开心的是看到康淇在美国能那么快乐,康淇妈妈的心态仍是那样开朗向上,这真是康淇的幸福!

    你们走后,我还真担心你们到了陌生的环境会遭遇许多想不到的困难,现在好了,看到你们一家团聚,康淇也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一定会越走越好。我在这里,也替你们祝福呢!

    灿灿自从知道了康淇去美国,就一直念念不忘,时常会发挥一把,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他说,

坐飞机去美国,爸爸去美国!姥姥去美国!一次,我问他你想不想康淇姐姐,他说:“想,去美国!”不过,如果他将来有机会见到康淇姐姐,恐怕会听不懂一句姐姐说的洋文了!

    希望多在网上见面!灿灿妈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1-11 07:14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风中百合和康淇妈:



关于几本英文书的建议:



1) <<EINSTEIN SYNDROME>>   台湾的中文译名叫 <<爱因斯坦症候群>>



这是斯坦福大学著名的一个经济学家THOMAS SOWELL的书,副标题叫<<那些说话晚的聪明孩子>>,他不是专业的研究这方面的人士,但因为他的儿子说话晚,所以他自己业余作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发现很多说话晚的孩子其实很聪明,很多的父母亲都从事于逻辑性很强的专业工作,很多孩子有数理,音乐方面的才分,而且不少这样的孩子后来的语言能力自己也发展上去了。

SOWELL当时的这本书遇到了美国语言治疗学会的强劲反对,因为 SOWELL自己是一个很有社会名望的经济学家,他们怕家长们望文生义而耽误了给孩子的语言治疗机会。但SWOELL自己说他是被误解了,他并不把自闭症孩子包括在他的研究范围内。

这本书的好处是他收集了很多事例,来说明说话开口晚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残疾,也可能是个聪明的孩子。但现在来看,他的一些概念也过时了。比如尽管他声称他的研究范围不包括自闭症,但他所推举的很多孩子中,不光有语言迟缓,还有刻板行为,较强记忆力,情绪暴躁等,这些症状在现在就都被包括在‘自闭症谱系’ 的大概念里了,而在SOWELL写那本书的时候,自闭症的概念还很局限于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严重自闭症,或低功能的。所以我自己觉得很多书中的结论过时了,如果现在我们有个说话晚的孩子,我们宁可把他放在自闭症的大框架下全面考虑,而不是心存侥幸或是为语言而治语言。



2) <<LET  ME HEAR YOUR VOICE>>



我只读过片段,没有这本书,但知道这本书的价值,作者采用的是ABA的行为治疗法,成功地让她的两个孩子得以康复。作者自己也成长为行为疗法的专业人士,她和一些自闭症的专家还合作出了一些专业书。这本书对于那些想采用ABA的家长,是一部必读的书。



3) <<THINK IN PICTURES>>   TEMPLE GRANDIN



这大概是所有自闭症专业人士或家长的必读书。由那些康复的自闭症人士写的书,还没有一本书能赶上天宝的,因为没有人能有天宝那样专业的思维叙述能力,这就奠定了天宝在全世界自闭症人士中的无上地位。这本书我有复印件,下次见面可以给你们,如果要网上买,也很便宜。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1-11 07:16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风中百合和康淇妈:



关于几本英文书的建议:



1) <<EINSTEIN SYNDROME>>   台湾的中文译名叫 <<爱因斯坦症候群>>



这是斯坦福大学著名的一个经济学家THOMAS SOWELL的书,副标题叫<<那些说话晚的聪明孩子>>,他不是专业的研究这方面的人士,但因为他的儿子说话晚,所以他自己业余作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发现很多说话晚的孩子其实很聪明,很多的父母亲都从事于逻辑性很强的专业工作,很多孩子有数理,音乐方面的才分,而且不少这样的孩子后来的语言能力自己也发展上去了。

SOWELL当时的这本书遇到了美国语言治疗学会的强劲反对,因为 SOWELL自己是一个很有社会名望的经济学家,他们怕家长们望文生义而耽误了给孩子的语言治疗机会。但SWOELL自己说他是被误解了,他并不把自闭症孩子包括在他的研究范围内。

这本书的好处是他收集了很多事例,来说明说话开口晚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残疾,也可能是个聪明的孩子。但现在来看,他的一些概念也过时了。比如尽管他声称他的研究范围不包括自闭症,但他所推举的很多孩子中,不光有语言迟缓,还有刻板行为,较强记忆力,情绪暴躁等,这些症状在现在就都被包括在‘自闭症谱系’ 的大概念里了,而在SOWELL写那本书的时候,自闭症的概念还很局限于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严重自闭症,或低功能的。所以我自己觉得很多书中的结论过时了,如果现在我们有个说话晚的孩子,我们宁可把他放在自闭症的大框架下全面考虑,而不是心存侥幸或是为语言而治语言。



2) <<LET  ME HEAR YOUR VOICE>>



我只读过片段,没有这本书,但知道这本书的价值,作者采用的是ABA的行为治疗法,成功地让她的两个孩子得以康复。作者自己也成长为行为疗法的专业人士,她和一些自闭症的专家还合作出了一些专业书。这本书对于那些想采用ABA的家长,是一部必读的书。



3) <<THINK IN PICTURES>>   TEMPLE GRANDIN



这大概是所有自闭症专业人士或家长的必读书。由那些康复的自闭症人士写的书,还没有一本书能赶上天宝的,因为没有人能有天宝那样专业的思维叙述能力,这就奠定了天宝在全世界自闭症人士中的无上地位。这本书我有复印件,下次见面可以给你们,如果要网上买,也很便宜。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17 03:5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灿灿妈,你好呀!又听到灿灿的消息了,真是高兴。他的语言进步那么快,太让我羡慕了,什么时候康淇也能象灿灿那样说话,我就不知道欢喜成什么样了。

最近的生活有点乱,所以没有及时和你联络。康淇近来脾气见长,能有灿灿的十分之一吧。而且对饭食也开始挑剔了,最后发展到看一眼桌上的饭菜,没有她中意的,扭头就走。可能前一阵真是薯条吃多了,睡眠又出现问题,连续几天异常兴奋,只睡6-7个小时(经常半夜醒来),明明哈欠连天就是睡不着,弄得我们人困马乏。现在兴奋劲过去了,2个眼睛下面一片青紫(就像大人熬夜一样),人比较萎靡。



看她这么大反应(她在国内没有这样过,而且现在脸上小点点不断),我决定给她做一些必要的测试,目前正在联系合适的医生。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23 03:4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从11月1号开始给康淇陆续进行了一些个训,情况如下:



语言理解:



1.        动词分辨:选了10个动词如拍、摸、指、吹等先用一个物品来教,发现她对单个指令能执行,2个在一起随机轮换分辨的时候就容易混,对动词指令的分辨还不熟练,需要大量练习。(基本按照ABA回合教学在做,康淇很不乐意,目前只进行到5个:拍、摸、指、摇、捶)

2.        识别卡片上不同的动作:刷牙、吃饭、洗澡、走路、画画、看书、玩积木、看电视、喂鸽子、抱小兔、扔垃圾的图片(临走前在王府井买的一套新的卡片)她毫不犹豫的拿对了(6选1),看来这个对她不难,只有一个挂衣服的图片她不知道(平时也没有教过她)。

3.        常见物品功能性识别:看时间用的(闹钟);梳头用的(梳子);下雨天用的(雨伞);写字用的(笔);擦脸用的(毛巾);打电话用的(电话)。完成的很好,李老师教的东西一点没忘(从8月分到现在没有做过这个项目)。

4.        图字配对: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同时也让她指(摸、拍)妈妈的、康淇的五官。不知她是否能明白字所代表的意义。有一、两次我指着自己的眼睛,发指令:“拿这个”,她也拿对了(只有字,没有图)。这个项目基本天天做,她不很反感,但还没有太大兴趣。

对语言理解的上述训练还应该在生活中进行大量泛化,真正变成她自己的东西,才会使她具有一定的能力。



语言表达:



回答“这是什么?”:选了10张她可以发出音的卡片,先用2张卡片反复辨别,她现在基本明白根据不同卡片回答不同的词。但明显不感兴趣、心不在焉的样子。倒是平时在玩耍中,很乐意模仿:哇、呜、哈、yahoo等语气词,而且还尽量模仿我的语气和语调,非常用心,也很开心。现在我总算明白她现在的语言表达在什么水平上了。“这是什么?”对她目前还有点难(看来康淇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而我也找到教她表达的基点了。





kangqiMum
作者: cs    时间: 2005-11-26 02:51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迟到的祝福:感恩节快乐!<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ig.gif" border=0>




作者: cocomm    时间: 2005-11-28 15:5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好久没有上以琳了。看到康淇的进步,我很高兴!灿灿进步很大,真让人欣慰!蔻蔻目前每天在正常幼儿园上班天,能够随小朋友一起做操,做操时尽管多数做不来,但基本能保持站在原位不乱跑!希望这些小伙伴们开心、快乐、进步每一天!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hy.gif" border=0>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30 02:42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谢谢cs。今年的感恩节和冯斌一家还有风中百合一家一起渡过的,是以琳网友小聚会,希望将来以琳网友大聚会时,咱们可以见面。



cocomm:很高兴看到你们的消息,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回家了,祝一切顺利!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1-30 02:5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视觉训练:



在PEP-R评估中发现了康淇的一个非常大的弱点:不会用眼睛去寻找东西。测评的王老师在桌子上摆放的10(?)件常用物品,我很确定她认识,但她就是只拿手边碰到的一个物品给老师。这之后开始加强视觉训练,主要是由加个训课的王娜老师进行。在快要离开以琳时,她终于会使用一点眼睛的搜寻功能了,但能力还是很弱的。



回到北京后继续进行这项训练,先是在小桌子上用实物训练,目的让她的眼睛会去找,从3个物品开始,直到桌上放15个物品她都可以拿对,就开始增大距离,让她在房间的一定范围内找这15个物品,很快她也可以做到了,刚开始寻找的速度还有些慢,到后来越来越快了。



来到纽约后,找到2个好的教材:飞机和鸽子。纽约上空的飞机真多,几分钟一架,很多飞得还很低,看的很清楚,而且经常还有直升飞机盘旋。刚开始用手辅助她的头转到飞机的位置,她的视线都跟不上。渐渐的能看到1架、2架、3架,1个多月下来,现在已经可以很轻松的找到飞机的位置了,偶尔不经提示自己也会指指飞机。纽约的鸽子也很多,不太怕人,经常在马路边找食吃。康淇最喜欢看鸽子扑闪着翅膀从地上飞起来的情景,看鸽子很快成了她的一大乐趣。每当看鸽子飞起来的时候,她的眼睛变得非常明亮,笑容也格外的灿烂。因为她自己动机很强烈,没多久可以自己寻找和追视天上飞的或地上跑的鸽子了,低头走路的习惯也改掉了一些。到现在她不仅喜欢鸽子,连麻雀、狗、松鼠都喜欢去看一眼或追一下。看来她开始要对动物感兴趣了,我得抓紧这个机会多带她去动物园了。



听觉训练:



康淇的听觉反应也是很低的,对很多声音刺激基本没有反应。就像李老师说的也只能在生活中让她尽量感知。坐地铁的时候,列车还没有到让她注意听轰隆隆的声音;在马路上让她留意汽车的声音;还有天空中直升飞机的声音;在公园里踩在落叶上哗啦哗啦的声音。发现她其实对此还很感兴趣,也知道去留意听了。在个训时按照王国光老师的建议,让她:“拿××和××”以增加她的听觉广度,这个训练基本一直在做,她还不是很稳定,有时候可以拿对,有时候只能拿其中的一个。



我猜想她在听觉方面也会有和视觉方面一样的困难,可是不太容易发现,我还在仔细观察。她的视觉能力上来以后,许多原来不能过关的项目:如仿搭积木、模拟穿珠等变的很容易了。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2-2 05:23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近来眼神有很大进步。她时不时和我们有了主动对视,目光里似乎还有分享和征询的意思。有时候还会看看爸爸,再看看妈妈。说实话,我都有点不太清楚她的眼神怎么会变的。只是她的这个举动让我和她爸爸都倍感欣慰,那种惊喜的感觉和康淇第一次开口叫我们爸爸、妈妈时候一样。我们只能感谢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这样眷顾我们!



李老师,你知道吗?康淇现在会看着我们,竖起手指头数1、2、3,每数1个数,手指头也跟着变1下,能够数到3。那个样子象是和我们说:你们看,我会数数了。你在个训课上教她的东西,她都在慢慢消化呢。



康淇现在非常喜欢听磁带中的一段:



一,        一只大公鸡,公鸡怎样叫? 咯-咯-咯-;

一,        一只小白鸭,小鸭怎样叫? 嘎-嘎-嘎-;

一,        一只小花猫,小猫怎样叫? 喵-喵-喵-;

一,        一只小黄狗,小狗怎样叫? 汪-汪-汪-;

一,        一只小青蛙,青蛙怎样叫? 呱-呱-呱-;

一,        一只小山羊,小羊怎样叫? 咩-咩-咩-;

一,        一头小水牛,小牛怎样叫? 哞-哞-哞-;

一,        一只花母鸡,母鸡下蛋了, 咕咕-哒,咕咕-哒;

一,        一辆小汽车,汽车开来了, 嘀-嘀嘀-;

一,        一对小蛐蛐,蛐蛐斗赢了, 嘟-嘟嘟-。



我们现在就常常玩“怎样叫”的游戏了。她可以学小猫、小狗、小羊、小牛的叫声,而且还努力和我发各种的声调一致。咯、嘎、嘀、嘟等音发不出,她也知道,但自己很用心的去模仿。她自己主动要学的时候是不用任何强化物的,兴趣就是最大的强化物。这和我拿着强化物去“引诱”她学习的感觉一点也不同。我的训练目标要是放在开发她的兴趣点上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kangqiMum
作者: cs    时间: 2005-12-2 11:34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妈妈说的真好,“开发她的兴趣点”!

兴趣是一个孩子学习的最佳切入点,“感兴趣”也正是最好的教育时机。因为与兴趣相连接的是好奇心---需要---内驱力---诱因---动机。

我们的孩子不缺少“迷恋”,但迷恋不等于兴趣。兴趣点多了,自然就增加了探究之心,她的世界就会慢慢地打开了……




作者: 张春杰    时间: 2005-12-6 20:06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

   看到你在美国的生活得这么开心,我们以琳的老师都感到很开心。

康淇,好想你那可爱的脸蛋,好想好想你!




作者: lovelyboy    时间: 2005-12-7 15:25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angry.gif" border=0>康淇妈,这是我从北京回来后第一次上网,眼看快到圣诞节了,灿灿也将在这个月底离开以琳,真是舍不得,孩子在这太快乐了,不知道回去上正常的幼儿园会怎么样,他能不能适应。常想到康淇,现在她在你们的呵护下仍然那么开心,我也要象你们一样坚强地面对并且努力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到了,希望康淇和灿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2-8 00:05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谢谢张春杰老师的祝福,也请代问其他的老师好。在这经常会想起以琳的老师们。祝愿每个老师生活愉快!



灿灿妈,你好!在和康淇这一组的孩子中,要数灿灿的进步最大了。真的为你们感到高兴。离开以琳的决定大概都是在反反复复的考虑中做出的,最后即使离开了,心中还有许多遗憾,因为不知道前面的路怎么样。希望以后能常听到灿灿的消息。



我们2个月前递交的申请报告终于有眉目了,最近一段时间会去看心理医生、社工、发展科医生等,然后和特教委员会、学校讨论康淇的入学问题。可能明年1月分康淇就能上学了。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2-9 05:2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第一个短语:



康淇说“要”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要”后面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昨天终于不经语言提示,说出了:“要喝水”3个字(发音还不是很准,但可以分辨出来)。这应该算是她说的第一个短语了。一个很大进步!



听懂的第一个英文指令:



英文的小便是:pipi;大便是:pupu。对她来说可以轻松的发出这几个音,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告诉她pipi、pupu。昨天,估计她快该小便了,对康淇说:go pipi。康淇立刻自己去卫生间坐到她的便盆上了。我感觉她已经学会的中文,再教英文不是很困难。



学会了放录音机:



最近酷爱听磁带,因此主动学会了开盖子、放磁带、合上盖子、播放等操作步骤,而且基本属于自学成材,没怎么教。发现一个小小的遗憾,她当天掌握的操作步骤,第二天就会忘记一些,开关键和播放键到现在还没有记得很牢。因此知道她学习的模式肯定也是这样,需要反复教很多遍才能学会一个东西。虽然遗憾,但我知道这就是她― 一个可爱的“小蜗牛”。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ig.gif" border=0>



kangqiMum
作者: zouwen    时间: 2005-12-9 09:36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为康淇成功地说出第一个短语喝采

期待着她的第二句、第三句

康淇妈妈,有了开头,康淇一定会给你许多惊喜的。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ig.gif" border=0>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作者: 小雅    时间: 2005-12-9 10:16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真的好想你啊。看到你在美国生活的那么好,有这样的进步,真的很高兴。最近以琳来了一个小女孩,头型和眼睛特别像你,我很关注她,好象能从她身上看到你的影子。

康淇妈妈,又快到圣诞节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在一起练歌呢,今年又是一批新家长了。

很想你们,愿上帝祝福你们一家!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2-9 23:13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谢谢zouwen的鼓励,愿康康和康淇不断进步!



小雅:最后悔走的时候没有要你的照片,我不能肯定康淇是否真的认识你,但她应该对那个总喜欢抱她的小雅姐姐有印象。想要告诉你的是,因为见到你我才开始认真思考信仰的问题,而仁慈的主因为我的肯寻求就把祂启示给我,使我真知道有一位全能上帝在主宰一切。这是我从来没有分享过的,因为那时我还看不清楚,受洗以后我才越来越明白。感谢主!也谢谢你!



kangqiMum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5-12-16 19:05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喜欢荡秋千,有机会看看RDI网站上的这个小录像。在推孩子荡秋千的过程中,爸爸根据速度的快慢,和孩子一起高喊,快则大声,慢则小声,这样就把一个单纯的荡秋千扩展到有语音这个层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她还能够用喊叫来表达玩秋千时的乐趣,而现在她大概都是以微笑来表达的吧。



http://www.rdiconnect.com/video/play.asp?id=8BB895E2FA1848E1B19F5F7534588D7FD4D2989CA8384754B657BBCE8FDA45D7E4EF1B4F29A348F48BDB7F1FB562DB6D



----The Swing (Stage 4 - Variations)

----(Clip #27)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binfeng2000 重新编辑於 2005/12/16  19:07:04</font>
作者: lovelyboy    时间: 2005-12-20 13:07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ig.gif" border=0>康淇会说短语了,太让人高兴了!

这是一个好开端,灿灿就是在学会“我要吃”之后几个月开始语言迅速发展的,加油啊!

蔻蔻妈妈,你好!你们走后,灿灿还说过一次“蔻蔻回上海了”,他自从吃了蔻蔻姥姥请他的肯德基以后,总是念念不忘呢!回正常幼儿园是这些孩子共同的考验,希望有经验的话多交流。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2-23 12:53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谢谢冯斌的关心,罢工不结束,没法去你家了。



灿灿爸爸、妈妈:知道吗,康淇现在说“帮帮我”三个字的腔调和灿灿当时的腔调一模一样,她的语言要真能象灿灿那样发展该多好呀,我总是这样幻想着。



很久没有记录康淇的进步了。今天补上:



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



上个星期六带康淇去了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是第3次去了。第1次是和冯斌约的在那见面,博学的小闻森什么都知道,而康淇只对灯光、柱子、地板、墙面、玻璃等物感兴趣。第2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而这次居然看了一点动物,还可以回答:老虎、豹子、斑马、长颈鹿这4个动物的名称。我们很是满意了。只是转到各国民族展厅时,她很不高兴,还哭了几声,对人还是没有兴趣。



语言



她现在知道“这是什么?”和“这是谁?”的问句了。可以回答少量熟悉和喜欢的名词以及爸爸、妈妈。



康淇最近的发音很有进步,总算可以把自己的名字说清楚了。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可以回答kang qi(原来的她说出来的是ang yi,听起来象阿姨)。前天自己又突破了“j”的音(还不是很稳定,有时就忘了),令我很高兴。



数学



1-10的数字也基本说的出来了(除了9用ou代替,),而且她还很喜欢手口一致的数数,5以内不用辅助可以数下来,过了5以后就乱了。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星星,刚有了一点认知的基础,就开始对数字着迷了,我们现在最高兴的活动就是数数、拼数字图、写数字(为此她还爱上了描红),我准备抓住这个时机给她灌输数和量的关系,能灌多少是多少。







今天洗澡时的表现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康淇终于喜欢拿小容器往瓶子里灌水了。这是2个月以前订的一个目标。我早就注意到正常孩子都喜欢玩“灌水”的活动,推想这项活动可能对孩子的某项生理发育很有意义。而康淇虽然喜欢玩水却只是在寻找感觉,是属于星星们的玩法。因此很想培养她对灌水活动的兴趣。刚开始我给她演示,她连看都不看一眼的,过了约有2周,她会不经意的瞟一眼,慢慢的她会注视一下,我知道有点门了。但要让她自己操作还是坚决不干,于是带有一点强迫性的抓她的手做一下,因为是天天洗澡,基本每天都有一点练习的机会,不给她太大压力,渐渐的她不太反抗了,只是还没有兴趣。而今天居然自己主动拿那个小容器给瓶子灌水了,而且还做了3遍,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我知道她将会有一个新的乐趣了- 而且是一个有意义的乐趣。这个活动可以锻炼的她的手部肌肉控制能力、发展她做事的专注力,了解瓶子“空”和“满”的概念,以后还可以。。。先就此打住吧。





kangqiMum
作者: 黑眼睛    时间: 2005-12-24 07:4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进步快啊!为康淇妈妈高兴!相信康淇一定会越来越好!上帝一定会眷顾康淇的!



雨时妈妈
作者: cs    时间: 2005-12-24 23:2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kangqiMum:圣诞快乐!






作者: 张春杰    时间: 2005-12-25 11:59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

圣诞快乐!

愿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开心心地过圣诞节!




作者: chzkq    时间: 2005-12-26 23:02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谢谢朋友黑眼睛,cs以及张春杰老师。也祝你们圣诞快乐。



康淇的语言出来一点,立即就看出很多的欠缺。她现在的要求比原来多了许多,想要表达的动机也越来越强,只是除了“要喝水”还勉强能应景说出来,对其他情景如吃饭、玩、出去等还说不出来。她现在的很多意图得靠我去猜,猜的不对她会哭闹,偶尔还出现用头轻轻去碰墙或门框的情况。我知道她在有要求的环境下,脑海中还不能出现那个想要表达的词汇。(跟我现在说英语的情况差不多,所以可以体会一些她的心情。)



我自己琢磨用以下2个方法来帮助她尽可能快的渡过这个难关:



1.        用图片沟通系统让她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以免她因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

2.        选一些重要词汇帮助她反复、多方位的理解。



有这个想法,还得有许多准备工作。先去以琳网淘宝,把一些好方法转贴在这里,哪位还有好招,也望不吝赐教。



李芳:

最近教孩子动词,发现ABA图片中的ACTIONS的动词图片内容非常丰富,例如“吃”就包括了各种大人小孩在吃不同的食品,同时还有牛在吃草,小狗在吃肉等。“抱”各种不同的小朋友在抱玩具,抱树,抱小宝宝,小朋友之间的互相拥抱,抱雕塑等,内容全面,使你教起来思路都很宽,很难形成一种刻板。

在教动词的过程中,有一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我教动词的目标是,能使用常用动词并正确表达,在教的过程中还带给我另外的收获,那就是把不相关的东西连成一个主题,举个例子,那就是给他一个小白兔,沙发和电视,让他连成一句话。他就会说:“小白兔坐沙发上看电视“ 给他一个小娃娃和一个打火灶,他会说这样的话:”小人在做饭“。而这个能力对3--4岁正常孩子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事。

我想这还是要归功于ABA图片中丰富的素材给我的启发。我教动词分四步:一 先让他看ABA图片中关于某一动词的各种图片,并能表达。二 演示这个动词 三 接着让他自己做这个动作体会 四 最后拿小动物表演。很多时候我们教动词只教到第三步他会做这个动作就可以了,但ABA图片中会涉及到一个动词的各个方面从人物到动物。例如教“喂“,ABA图片中有叔叔给小宝宝喂奶,阿姨给小宝宝喂饭,小朋友喂马,喂鸽子等,我先让他能正确表达每张图片的内容,然后,我就用玩偶演示,我给小老虎喂水,给娃娃喂奶,给小白兔喂胡萝卜等,让他表达,表达的过程中他发现小动物还能这样玩,非常感兴趣,就迫不及待地抢过小动物,自己要控制,这时正是让他表达的好机会。玩到后来,你只要把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如小老虎和球,不用做动作,他也能把相关的意思表达出来:“小老虎踢球。”边说边自己把着小老虎的脚去踢。小人,马桶,他就会说:“我让小人去小便。”这时就加进一些情景,刚才小娃娃喝了许多水,这会儿,急得想上厕所,怎么办?就可进行过家家游戏了。基于这样大量的看图片模仿然后让他自己去做,他的联想就逐渐开始有了,目前,他会自己没事时,拿着小白兔,自己边唱边让小白兔 跳;“小白兔走路跳呀跳呀跳。”而在二个月以前,我还在发愁怎么让他就喜欢小动物,现在这些小动物已经取代了汽车,在以琳的老师做个训时,小动物居然成了他的强化物了。



李芳:

图片沟通系统是基于没有语言的孩子发展起来的,那么对于很多有语言的孩子使用图片沟通系统的意义是什么呢?

图片沟通系统重在沟通,图片只是一种手段,有语言的应该是语言和图片沟通系统,毕竟交流障碍是所有自闭儿的特征。有语言的同样存在沟通障碍,如: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能用语言与别人分享、很多话会说却不说(如问候"阿姨好”)缺乏主动性等。而图片沟通系统则是在强调的是对孩子主动能力的培养以及强调孩子的兴趣和选择的重要性。在其它许多训练模式下,孩子往往是被动地模仿而没有主动的意识和动作,而图片沟通系统是训练孩子用图片提出自己的要求开始,是建立在孩子有需求的基础上交流,这样就提高了孩子学习语言的动力。

张老师当场的实际操作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示范的是一个高功能孩子,做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配对,拿单张的卡片去配对一张大图上完全一样的卡片,放在上面。材料:单张彩色的卡片、单张彩色卡片的复印件(是为了往句带上放用来表达的)、一张有许多彩色卡片的大图、一条句带”我要“

明白意思之后,小男孩马上就想做了,伸手就抢张老师手中的单张彩色卡片,张老师马上用手势指了指句带“我要×××”小男孩明白了,把想要的卡片复印件放在句带上,没有说话,交给了张老师,张老师随即把他想要的彩色卡片交给他,同时说:“我知道你想要外套。”毕竟是高功能孩子,只两个回合,就直接说了“我要帽子和短裤”,手上还在往句带上放帽子和短裤的复印件,张老师马上按住孩子的手,不要句带,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要他使用语言来交流。就这几分钟,孩子结束时,就已经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一大堆卡片中,向张老师随意提要求了。       

整个一过程张老师没有问他一个问题,刚开始在孩子有动机、也有能力表达时,他却不使用语言,而是去抢卡片,这说明会说话的孩子并不是每次适当的时候都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并没有把语言当作交流的工具。第二步,已经明白意思,递给老师句带时,没有说话,这时张老师并不要求他表达,只是在示范,更没有说“你说,我要”,这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这种错误经常会导致孩子不愿说话。我们是在帮助他表达,而不是教他仿说。在后来,孩子自己说完时,句带还没有准备好,张老师马上不要句带,及时撤消图片提示,最终,孩子自己用语言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这一过程一直是孩子在主动参与。

同样的一堂课,专家操作起来,孩子的主动性就出来了,而我们家长操作,孩子就会被动。

方静:

石头恢复语言后三年的时间里,只能鹦鹉学舌和做选择题。(先学舌,后才会选择)每次问他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他总是先回答:“吃什么啦?”然后你问他:吃米饭还是包子?答:包子。总是选后面这个答案。所以以琳的教案中专门有教选择句:是,还是的教法。为了帮助他,我提前把他们的菜谱拿回来,和老师配合好,总是问他晚饭的内容,老师一边喂他的时候,一边提醒他吃了什么,吃完收碗前老师又提醒,我快要接他的时候再次提醒。我去接他的时候,问的是问句,但会把吃过的那个字卡往前放,使他不会胡答,会了以后撤掉字卡再次提问,并给予奖励。这是让他回忆当天时间很近的内容,有了能力后才开始问已经过去久一点的内容。通常会采用写日记和画画的方式来记下对他来说有兴趣也有意义的内容来帮助他,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教他比较完整的去复述了,掌握回答问句对他能够复述是非常重要的。

DYM:

在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能多问,而是要多教。不然他会慢慢得没有信心变成习惯性的不理你的问题。

李芳:

我这里补充一点,回忆刚刚发生的情景训练是在ABA课程指南中的中级课程的中间,而在这之前的初级课程和中级前面的一些训练项目如:说出物品的功能、说出地点、说出表情、说出类别、用简单句型、

、互换信息、 我有… 我看… 社交信息

、被问到不知道的东西时回答“我不知道”、问wh”问题:“这是什么”和“在哪…、回答一般知识性问题 、用句子描述图片 、通过特征描述物品 等。当这些能力都达到了,你就可以按前面家长的方法去教回忆了。

因为这是一套非常系统的课程指南,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没有前面的铺垫,后面教起来就会很费劲。很多次当我发现教不会一项计划时,那结果一定是我前面漏掉了我该做的计划或是前面计划做的量不够。

很多家长都会经常观察正常孩子,找到和自己孩子的差距,然后就会急急忙忙地来弥补这个差距。殊不知,正常孩子在会这一项能力之前,有许多能力都已经具备了。这些却恰恰被忽略了。举个例子: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不会开口说话,就非常着急,就拼命逼着孩子发音,而正常孩子在开口之前,模仿意识、配合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具备了才开口的。而开口之前的能力往往就会忽略掉。结果在教的过程中就导致大人和孩子都受挫,实在是地基没打好,怎么能盖大楼呢?这还不算,最要命的就是孩子更加不愿意进行训练。本来自闭儿的动机就相当缺乏,这么拔苗助长的一教,什么学习的兴趣也没了。

方静:

石头小时侯,大约是6岁,他已经会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我就专门做了一个本子,上半部分可以画画,(他那时已经开始去学画画,都是我陪着)下半部分是一个个比较大的方格,用来写下一天当中最有意义或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几个月下来他从一句话慢慢扩大,几乎有了日记的雏形。到现在我们都坚持这样做,现在石头写比说容易,我想得益于当时我们的做法。

李芳:

用一句白话来说,结构化教学就是利用自闭儿的视觉强项,来把一切概念具体化,不仅体现在时间,环境及一些程序化的结构化,而且体现在任何可教的概念上。比如:教孩子进行顺序排序,理解“先、再、其次、最后”。我的孩子每天早晨都在做差不多相同的事,但是要让他回忆刚干过什么事,他却回答不出。这里存在一个对时间概念的理解问题,我就把早晨所做的事分成了四步曲:1、早晨起床穿衣 2、上厕所 3、刷牙洗脸 4、吃早饭。针对每一步,我分别画了简笔图。1、刚升起的太阳 2、便盆 3、牙刷和洗手池 4、鸡蛋和豆浆。每一步都只画最主要的东西,给他一看,他马上就能回答出在干什么,在图画的提示下,也能明白刚才干什么了,视觉提示帮助他理解了刚才,可目的还没有达到,我又让他坐下来,按顺序排列四张图,用ABA的方式,不断变换位置,让他找错,真正让他理解先后顺序,然后在生活中不断地泛化,如洗手,先是手脏了,再去开水龙头抹香皂,最后手洗干净了等等。同时先后还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也是同时教,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还有首先、接下来、终于等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种意思。我想,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我的目的。而这里既用了结构化教学也用了ABA,正如两位老师所说的,这两种方法应该是交叉或同步进行的。

为了达到一个即定的目标,把目标进行分解,这是ABA的精华所在,为了帮助他们理解,多用视觉提示,这又是结构化教学的长处,我想二者有机的结合,会事半功倍。

方静:

首先要培养孩子对物的兴趣,对一个孩子来说那就是吃的和玩的扩展到穿的等,培养孩子对玩具的正常兴趣,培养孩子对玩具的探索力,这中间需要家长的引导,需要我们的全情投入,需要我们当演员,多数是小丑式的演员来营造一种气氛。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同步培养孩子对人对活动的兴趣,使起产生某种需要,引发满足需要的动机是培养自闭儿交往愿望的主要策略。





kangqiMum
作者: lovelyboy    时间: 2006-1-6 16:2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妈妈,灿灿说“帮帮我”的时候我都想不到今天他能这么流利地说话。所以,你对康淇一定要有信心呀,给她时间,她也会给你惊喜的。不知是不是网络的原因,你在灿灿爸爸的贴子后发的回复,我们无法看到内容,很可惜。我们年前就回石家庄了,手机号不变,只是家里的电话不能打了。因为不划算,我们不打算用固定电话了。保持联络!




作者: xw98    时间: 2006-2-9 23:06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妈妈,一起加油!加油!希望在这能看到康淇的更多的进步!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2-21 10:49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时间过的真快,一个多月没有写康淇的进步了。因为觉得她有那么多的问题,一时半会不会有太大进步,还需要好好的积累,所以就暂时住笔了。



这几天康淇有一个大的进步,不能不记录下来:她的反应速度明显提高了。先是在每天都进行的读卡片活动中发现她可以立刻读出熟悉的卡片了,不象原来要耐心的等半天她才能念出来。后来在各种情境下让她指认熟悉的东西,马上就有反应了。康淇爸爸说她的大脑原来处理信息的速度象286,现在是“奔腾”了。我想李老师对康淇过去的那个慢劲最有体会了,而且李老师还想了不少办法来促使她能反应加快一些。新的一年开始了,康淇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快乐。愿神祝福这一年,愿神开启康淇的心智,赐给康淇必备的学习能力,愿康淇的成长能够荣耀神。



康淇还有一些其他小小的进步:

在语音方面:说话的速度还是很慢,一字一顿的,偶尔会有个别词连起来,达到正常语速,我知道她终会有一天突破这一关的。在语调上出现二声和三声了,鹅、梨、狗等字她会专门拐一下,很好玩,至少她注意到四声的区别,将来说话应该不会象机器人了。

在数学方面:可以从1-100数下来,没有什么困难(在以琳1年半的时间里每天球技课要数好多次1-100,所以她现在一开口就会数了)。手口一致点数最多数到过12没有乱,不过一般还是在10以内。按物取数可以拿对2和3个。很奇怪,康淇居然喜欢数数和点数,非常乐意学习,这有些出乎我的预料。幸亏在以琳时听过好几次的数学培训课,现在可以应用在康淇身上了,我觉得很高兴。

图字配对:进展的很顺利,康淇对常见的水果、动物等字已经认识,会读,而且也能很好的配到图片上。只是还不肯定她是否完全明白文字所代表的意义。目前应该认识70-80个汉字。我准备让她再熟练一些图字配对的形式就停止。做这个训练只是为了让她将来学英语时可以图字并记,快一点入门。



康淇在玩游戏上的进步:

2006-1-19(星期四)的这一天,康淇拿着一块半园形的积木,说:月亮(发音不是很清晰,但我听的懂)。哇!康淇的想像力开始萌芽了,我赶紧拿过本子记录下她的这个闪光点。

在以琳上VCD课时,喜欢上了天线宝宝,给她买了4个小天线宝宝带来,开始她的玩法就是抠抠宝宝眼睛,或是抓住宝宝的脚倒提起来。有一天,发现她自己会给4个天线宝宝排队了,而且还是特意按照丁丁、迪西、拉拉和小波的顺序排列的,并且还让2个宝宝互相亲一亲。她居然可以把头脑中的一些印象表达出来了,真了不起。

玩乐高玩具时,康淇可以有意识的对颜色进行搭配了,而不象过去随手拿起一块就拼装,她搭出来的造型还真好看呢。



康淇的小脑袋里终于有了一些想法,我想这些游戏都是她智力提高的表现了。希望这个小蜗牛不断的进步。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2-24 05:32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入学的各项评估已经做完,现在正在寻找合适的学校。我们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儿科医生,尽力的帮助康淇做入学准备,在这段时间内给我们推荐了神经科医生、发展科医生、眼科医生、检测听力医生,也给康淇做了血铅、结核菌的测试,这些都是入学前必须的检查。康淇的听力检测两耳都正常。神经科医生的诊断是自闭症。发展科医生的预约时间是在下下周。



眼科检查发现康淇的右眼近视,左眼远视,还有间歇性的外斜视,而且这种状况持续很长时间了。记忆中,康淇一岁半前眼睛很有神,照相也看镜头,两岁时照相很困难了,再后来就是经常低着头,眼皮也不抬了。可怜的孩子,这几年都在恍恍惚惚的状态中渡过,难怪会不喜欢这个世界。



在以琳时,白崎就看出康淇眼睛有问题,为此我们专门回北京挂了100元的专家号,可是因为康淇不能读视力表,医生们就束手无策。这个眼科医生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可能专为有交流沟通问题的孩子专门设计的),不用康淇说什么,很顺利的检查完了眼睛,给康淇配了一副眼镜。



也许是这副眼镜让康淇一下子看清楚这个世界了吧,她很配合的戴上了眼镜,显得很开心,2个眼睛四处张望,好奇的看着这个新世界。我们给她设置了一个专门挂眼镜的挂钩,当她不想戴眼镜时,教她把眼镜挂在上面,只2天康淇就记住了,每次都很自觉的把眼镜放在挂钩上。



康淇的新形象:戴一副很漂亮的、小巧的眼镜,右眼的近视镜使眼镜缩小一点点,左眼的远视镜使眼镜变大一点点。美女当不成了,“酷”女没问题。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2-25 12:30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这一周闻森学校放假,我和康淇也跟着沾光,我们有机会免费和冯斌一家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水族馆游玩(因为冯斌的公司交赞助,员工都是会员,可以免票)。康淇现在有了眼镜,表现比原来好多了,很多东西她都看一下,尤其是看海狮表演,她基本能定睛在海狮身上,海狮在水里跳跃,康淇乐得咯咯直笑。看到水族馆里的大鲨鱼,康淇脸上显出了好奇的神情。回想在北京看水族馆时,康淇对那些黑乎乎的房间很害怕,就想赶快逃出去,当我大叫着让她看鱼时,她并不认同我,我还把这些表现归结为她的自闭症状,现在才知道小家伙根本就看不清那些东西。



闻森对康淇的评价

闻森喜欢和康淇玩,在家里念叨康淇。闻森妈妈故意逗他:“康淇又不理你,也不和你说话,你为什么还喜欢康淇呢?”没想到闻森回答:“she is listening,she is learning(她在听,她在学)”。哇!小小的闻森竟有如此的洞察力,让我这个当妈妈的汗颜。我从来没有注意到康淇这方面的表现。闻森,借你的吉言,希望康淇妹妹不断进步,有一天可以和你一起玩有趣的游戏。也祝愿康淇能够享受到“听”和“学”的乐趣。





kangqiMum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3-5 15:02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戴眼镜后的一组照片: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binfeng2000ny&_dir=/33837292




作者: 方静    时间: 2006-3-5 16:03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可爱的康淇还有闻森。金童玉女!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3-5 21:56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太感谢冯斌把这些照片传上来。我的上网水平实在有限,只会下载,不会上传和链接,前一阵照片联展,我只好看热闹了。



康淇离开以琳后,进步最大的地方是语言,语言治疗师对她语言能力评估是接近2岁。不过整体发育水平还是很低-19个月,和离开以琳时的基本一样。我也知道个人能力太有限,顾此失彼,还是需要快快进入学校为是。但在美国入学也是要按程序一步步来,急也没用。所幸我们一切进展还顺利,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目前有一所合适的学校,到4月底有一个名额。下周约康淇面试,因为这个名额还有另外一个小朋友要和康淇竞争。我们只能为此献上祷告,求神做工,为我们开路,也愿朋友们为康淇代祷,顺利通过面试。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3-17 00:06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在康淇去“面试”的时候,名额变成2个了。感谢天父这么仁慈,顾念每一个孩子,相比之下我的祈求是那么的自私,在利益冲突的紧要关头,自私自利的本性就会暴露无遗。求天父赦免我!



这所学校的本部规模较大招收170个左右的孩子,我们所看是一个设在Manhatton的分部,有32个孩子,老师和助理还有专家的人数要比16个多一些。这个分部设在一个正常学校之内,在第4层有几间很大的教室。所收的孩子都在5-8岁之间。负责人带着我们参观教室,把康淇留给一个老师。



那位负责人说话的语速很快,我听起来有些费劲,就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孩子身上,感觉有近一半的孩子要比康淇还严重,因为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有问题,有点象脑瘫的孩子。有一些孩子看起来不错,眼神、动作自然、到位。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很安静,象是明白自己的任务,在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功课。只有一个孩子因为困倦在低声的哭,他的老师把他带到走廊上。



康淇的表现估计也不错,那个老师很喜欢她,他给康淇做了配对等一些基本的课程,康淇完成的很好,最后康淇看到一副30多块的大拼图,自己拿过来给拼完了。



总之,双方都比较满意,校方给了我们一个愿意接收康淇的信函,最后一步要等CSE决定是否同意我们上这所学校。



kangqiMum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3-17 07:29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CSE处要盯紧,天天打电话去催,最好上办公室去堵门,他们很会拖的,一拖几个月过去了。




作者: ziqi    时间: 2006-3-17 11:44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看到康淇戴着小眼镜的模样真的好可爱,感觉她大了很多,和以前那个一起扎针的小妹妹都不大象了,尤其是你们母女俩一起坐在台阶的那张,我都不敢认了,孩子长得可真快啊,祝康淇天天开开心心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3-20 13:41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谢谢冯斌的提醒,我们已经领教到他们的作为了。在美国也一样,身为autism孩子的家长,就得经常为孩子的权益去“斗争”。



子琦妈妈,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真是又高兴、又害怕呀,多希望他们的心智能够和身体一同成长。子琦也该上学了吧?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3-20 14:08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康淇爸爸在我们还没有到纽约前曾去做义工,看到过2个自闭症孩子,一个7岁多,是个中美混血儿,属于多动型,个子尽管很高了,他妈妈不得不把他绑在童车里,因为一撒手他立刻就会跑没影了,他妈妈都跑不过他;一个14岁属于安静型,更加可怕,面无任何表情,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一直在做举手、放手的动作,真的很象机器人。而我在走马观花参观那个学校,那几个意识恍惚、看起来象脑瘫似(诊断都是自闭症)的孩子让我印象深刻。至少知道美国的特殊教育也只能使那些轻度或者一些中度的孩子恢复到较好的水平,对于更多中度或重度的孩子依然无能为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的家长寻求排毒、注射球蛋白、注射分泌素等等各种专家们不认可疗法的原因。唯一好的一点是美国的法律以及慈善事业的发达使这些中到重度孩子老有所养,这是我们国内所欠缺的。



凭着这几年在自闭症领域内的熏陶,我能立刻知道这些较严重的孩子最最欠缺的是对自己的身体各部分感觉,所以他们会表现出那种茫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状态。天宝在她文章里也提到过自闭症患者这种感觉遮断现象,他们无法感觉到身体某些部位的存在。反思这几年的路程,总结到最大经验:对于较严重的autism孩子第一步是要帮助他们找回身体的感觉,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刺激他们的神经系统感知到身体的存在。



以我现在对自闭症的了解,分析康淇刚到以琳时的情况,才明白那时候康淇的世界肯定是混沌一片: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界限、感觉不清自己胳膊、腿、头、身体的位置,甚至不知道自己嘴巴的存在(所以整天不吭一声),她怎么能执行那些对她来说太复杂的指令呢?难怪她那时什么课都哭,从第一节课哭到最后一节课,而且这样哭了有2个月之久才渐渐停止了。以至于甜甜老师送她一个外号“四滴水公主”,因为2个眼睛、2个鼻孔下总是眼泪和鼻涕。



虽然我自己当时茫然,不知从何处着手来帮助康淇,以琳的老师们心明眼亮,抓住了重点,因此现在还可以回想起许多难忘的情景:甜甜老师见了康淇总要使劲的拥抱她,亲几口,玩点让康淇能笑的身体游戏;王娜老师总是坚持要康淇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ABA应用的很到位,而且还抱着康淇做高难度的旋转,王娜对康淇倾注了很深感情,康淇对王娜也有特别的回应;身材高大的刘德岩老师总是给康淇来个“举高高”;感统的曹老师教授我许多帮助康淇找身体感觉的训练方法;就连不教课的小雅见了康淇,也总是要求“看着我”、“指指姐姐的鼻子、眼睛”等,日久生情,康淇从开始抗拒到最后让小雅抱着,很享受的趴在小雅的肩上;教个训的李国香老师就更不用说了,康淇的个训有一半时间是坐在李老师腿上渡过的,李老师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刺激她的身体感觉,不让她有机会处于恍惚状态,周末休息把康淇带回自己的宿舍给她换换生活环境,爬山、游泳等活动也想着把康淇带上。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冯老师、魏老师、赵老师、隋老师、陈老师、常老师、徐老师以及所有的王老师、刘老师、李老师、杨老师、孙大夫…不能一一胜数。而且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就得面对感统、淘气堡、球技、户外、音乐、精细、情景、艺术、个训等等这些课程,基本上没有自闭和退缩的时间。



现在在美国看到那些较重的,年龄大一点的自闭症孩子,不禁有些后怕,如果康淇没有在3岁半开始受到那样强度的干预,是不是也会象…?



以琳的老师们,感谢的话显得很是苍白,只能祝愿你们天天都能精神饱满,用你们的爱心和热情把更多的孩子拉回来。神与你们同在!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3-27 01:45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我们碰到了一位很好的语言治疗师,是中国人,用了7年时间念完脑科医学博士,拿到语言治疗师的执照,而且有十几年的教自闭症孩子语言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我看到她很热爱她的工作,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对这些孩子的怜爱之情,于是开始每周1个小时语言治疗。费用是每小时$90,好在我们的医疗保险可以支付一部分。现在进行了6次,主要是我想看看美国的语言治疗师是如何做的,她也很乐意让我在旁边看。虽然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她,可是时间很紧,我们都不愿意浪费康淇的时间,而且我们前后都有小孩来治疗,一个接一个,只能简单交流几句。



她大概用了2次的时间和康淇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到第3次我发现康淇居然很愉快的跟这她学单词,发不出的音肯让这个治疗师一遍遍的辅助练习。她用的方法是基于ABA,不过更自然,更灵活,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很快可以掌控孩子,让孩子跟着老师的要求走。总体和以琳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差不多。



语言治疗师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康淇的交流和沟通能力,采用的方法是让康淇自己选喜欢的玩具,然后设法控制这些玩具,诱导她提出要求、或者教她这个玩具的名称和玩法。一般5分钟左右康淇就会对这个玩具失去兴趣,再去换一个新的。所以1个小时的时间康淇学到许多词汇,我们学的是英语。顺便插一句,语言治疗师说孩子们是不会把中文和英文弄混的,即使是自闭症的孩子,也会把2种语言分得很清,所以教她中文、英文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会用。



语言治疗师还教她一些简单的手语,她觉得手语对康淇很有帮助。我开始有些不大理解,不过在实践中,发现手语可以帮助康淇记忆语言。例如同时教她“help me”和这个手势,在康淇有需要帮助时,她总是不知道要用这个词,我把手势做给她看,她立刻就连手势和help me这个词一块说出来了。还有其他几个词也是如此。也许单纯的语言对康淇来说太抽象,所以她不会运用。



语言治疗师还发现康淇有很好的记忆力,学的也很快,她的困难是她不会把学到的东西用出来。我有点不很相信,回家后特意教了她一首新儿歌:“小脸蛋,胖嘟嘟,象苹果,红朴朴,咬一口,噗噗噗。”教了5、6遍,第2天真的可以复述,于是不再复习,过了2个星期再背,果然还记得。现在康淇也学了一些英文单词,我发现她也确实记得。因此我得重新调整我对康淇的一些做法,我以前总以为她学不会,就一遍遍的教,而且还不时的考考,总是搞的她很生气。



语言治疗师建议我给康淇补充一些深海鱼油,可以帮助康淇控制口部肌肉,因为康淇真的很想学说话,可是口部肌肉控制能力太弱,发出的音不准。康淇的学习愿望很强烈,让我们很是感动,也看到了康淇发展的潜力。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3-31 11:49
标题: Re:康淇在美国
前一阵为康淇寻找学校,对纽约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有了大致的了解,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主要的资料来源是冯斌的:自闭症谱系孩子的学校和相关服务指南。还有一些我们了解的信息。



纽约市和纽约州合起来,有自闭症学校400所左右,再加上一些夏令营、社区服务、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项目,大约有1000所和自闭症有关的训练、服务机构。资源真的是丰富。



学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是免费的,但是良莠不齐,和区域有关,如犹太人、中国人居住为主地方学校教学质量就好,黑人和西班牙裔为主的地区,教学质量就很差。私立学校大多保证质量,不过学费很高,每年$5万-$7万,而且名额有限,需要等待机会,有空位才能进去,有的学校需要排队1-2年。私立学校种类繁多,对学生也有一定的要求:有的主要收较重的自闭症孩子,以训练生活自理能力为主,不太教授学业;有的只收高功能的孩子,要求智商正常或者超常,主要训练社交、沟通能力;大多数是什么都收的,但也拒收行为问题太严重的孩子(估计是不愿意担责任)。



整个学校覆盖0-21岁的年龄。以早期干预为主的学校一般限定学生年龄0-3岁和3-5岁。5岁之后就是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了,学校规模大的招收5-21岁的学生,规模小一点的分5-8岁、5-11岁、5-13岁、11-15岁、13-21岁等不同年龄段。总之,从0-21岁都有学可上,并且由政府提供的干预训练是免费的。



规模最小的学校只招收10人,大的可到180人。一个班级学生和老师的标准配置6:1:2(6个学生,1个老师,2个助手),12:1:2(12个学生,1个老师,2个助手)。功能低的孩子一般上6人班,功能高的孩子上12人班。不同的学校可能还会有8:1:2,10:1:2等比例,视学校的师资力量而定,某些私立学校对重度的学生会是1:1的比例。



学校采用的主要教育方法为ABA和TEACCH两种,视学校有哪种专家而定。有的学校只有ABA,有的只有TEACCH,有的2种都有,还有一些学校采用ABA衍生出来的Diacrete Trial(分离试验)、PECS(图片交换系统),一些早期干预学校用到Floortime。



学校还配备语言治疗、职业治疗和物理治疗这三项最基本的治疗师,为每个学生提供每周1.5小时左右的治疗。实力雄厚的学校还会有:评估、家长培训、心理咨询、社会工作者服务、社交技能训练、音乐治疗、游戏治疗、艺术治疗、计算机、职业培训等专家和老师提供服务。

其他:必须有护士、必须进行师资培训、有转学服务等。



以上是我了解的纽约有关自闭症特殊教育的大体情况,不很全面。对具体的学校目前也没有感性认识,只是觉得以琳要在纽约肯定算实力雄厚的学校。



如果需要免费教育服务,大致经过以下步骤:

(1)神经科或发展科医生诊断报告

(2)特殊教育委员会(CSE)立案

(3)CSE安排3到5项评估(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语言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

(4)CSE组织上述专家和家长一起制订IEP,安排合适的学校。

上面每个步骤都很耗时,需要2-3个月的等待。





kangqiMum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4-17 10:18
标题: re:论坛改版让我着实晕头转向,如今才找到一点...
论坛改版让我着实晕头转向,如今才找到一点门,也开始喜欢新的版本了,因为知道新版功能更多更大。分析自己不太适应改版的原因:一是学艺不精,对许多网络功能不会用;二是这几年基本只上以琳网,不看其它网站,所以一下真接受不了这样大的变化。如果再进一步追踪深层原因,则是不感兴趣和缺乏动机。因为我从来就对电脑和网络没有产生过真正的兴趣,由于需要不得已学会了使用几个基本的软件,浅尝则止。再加上有一个对电脑和网络入迷的老公,把一切都设置的妥妥当当,什么也不用管,对我来说只要会用word、会收发邮件和上以琳网就足够了。

进一步想到康淇的语言学习目前就是这个状况。她并没有对语言有深层次的需求,所以总是在漫不经心的学习(当然也有学习的困难),更不会想到要使用语言。我反省其实和我对她的方式很有关系,因为总是想多理解她,多帮助她,少给她压力,怕她会受更多伤害等等,做的有些过头了,使她觉得不学语言对她的生活没什么影响。我需要调整策略,去调动她学习语言的动机。

有一点可喜的是她最近对学习发音很有兴趣,非常喜欢仿说,而且努力想学的一模一样,现在一醒来就开始自言自语了。我知道她的自言自语里有自我刺激的成分,但目前还不想一下子扼杀它,因为沉默这么多年,她的口腔各部分肌肉实在需要锻炼,已经看到一些进步:她说话不再是一字一顿的,语速接近正常了。

作者: caomu0415    时间: 2006-4-17 10:42
标题: re:发现了"康淇在美国"真高兴,一直想知道康...
发现了"康淇在美国"真高兴,一直想知道康淇在美国的情况,现在看了而且知道康淇这么好,真实太好了,以后我会经常来看康淇了.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4-20 11:46
标题: re:caomu0415,很高兴可以在这里交流...
caomu0415,很高兴可以在这里交流孩子的进步。因为这个栏目是写宝贝进步的,所以总是看到有进步的地方就记录下来,看起来是不错。只是我们知道康淇可能一直都会需要特殊教育和特殊服务的,除非有奇迹。。。

因为现在明白孩子是天父给我们的产业,我们的职责就是教养他们长大成人这个道理,所以不会觉得这个担子太沉重,一切都在天父的手中。至于如何按照天父旨意教养康淇,我目前想到的有这几点:

1.祈求天父把敬畏神的智慧和认识神的聪明赐给她,让神的生命在她里面,使她认识神。记得黄太在培训时分享到泽林写的很多信息,有一句我一直深深记得:“快乐的路易斯与圣灵同行”,我很希望有一天这句话变成:快乐的康淇与圣灵同行。有圣灵在她的生命中,那么恐惧、焦虑、忧郁这些东西就会离她很远。我也会很放心了。

2. 按照她的喜好教会她一些运动技能,比如游泳、打球、跑步、溜冰、骑车之类的,让她能够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变成自己的爱好。

3. 明白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基本规则和程序。基本上自己能独立完成。

如果在她21岁时能实现这些目标,也许我可以向父神交帐了?


zouwen:不知道怎样把信息放到签名里,就写在这里吧:康淇2000.8.11出生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4-21 10:02
标题: re:纽约的春天来的较迟,这2个星期气温才渐渐...
纽约的春天来的较迟,这2个星期气温才渐渐升高,阳光暖暖的晒着,空气清新,小草悄悄的变绿,五颜六色的花朵也开放了,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机。几乎每个下午都带康淇在公园或playground里玩。

康淇的眼镜给她极大的帮助,过去曾经严重的“恐高症”消失了,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滑梯上爬上爬下的,非常喜欢。想想去年秋天还需要用到ABA一些技术去诱使她对滑梯感兴趣,有的滑梯她愿意去玩,有的死活不肯去,而且一次最多玩30分钟,当时我还想不通她为什么会那样。

离我们较近的公园里有一个很大型的滑梯,有很多孩子在上面玩,从刚学步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康淇也能混迹其中。一个星期下来,康淇的攀爬速度和灵敏度有很大提高。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大呼小叫、奔跑追逐、你来我往的从康淇身边经过,对康淇真是极好的刺激。我发现康淇虽然不正视他们,但在暗暗观察,她也知道排队,如果人特别多时,她会躲到旁边的护栏边,等别人都滑下去之后,她才去滑。美国的孩子真的是很有规矩,玩归玩,但知道互相尊重,不会轻易去侵犯别人,大孩子都会容让小孩子,所以康淇还可以安全的混在其中。现在我也能象别的家长一样,远远的坐在一旁看着,享受一点清闲的时光。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4-25 12:45
标题: re:2个月前康淇迷上了玩电脑,于是教她使用鼠...
2个月前康淇迷上了玩电脑,于是教她使用鼠标。说实在的我自认为这个操作对她太难,没指望她能学会。结果她只用了一个星期就会点击和拖动鼠标了,又过了一个星期居然就是熟悉操作工了,让我大跌眼镜。看来我还是不能准确把握她的水平。

使用的软件是wawayaya启蒙篇。在音乐启蒙篇里有钢琴和小提琴的拼图游戏-这个就是促使她学会操作鼠标的动机泉源。碰巧这个游戏设计的操作技巧很合适:点击、拖动、点击就可以了。因此她每天都会“主动要求”玩(用的是把我的手按到电脑上的表达方式)。

她兴趣狭窄的特点在玩wawayaya软件上表现的十分清楚,只玩那几个曾在以琳电脑课上看过的游戏,其余的立刻哼哼,连看也不肯看。不过有那个拼图游戏做强化物,对付她的兴趣狭窄还是很有效的。不理会她的“抗议”,每次诱导她先看几个不喜欢的游戏,就让她玩一会拼图,这样2个月下来,她居然已经玩会了“涂鸦城”和“奇妙的大自然”里的大部分游戏,现在已经在玩“智慧爷爷的礼物”(数学启蒙篇)中“捉妖怪”(点数能力)、“河童与恐龙”(分类)以及“狼和小羊”(空间位置)了。wawayaya中的“学说话”和“社交篇”还没找到她的兴趣点(也是致命弱点),暂时没有玩。

“河童与恐龙”的游戏是我最想让她玩的。由于她能够自己操作鼠标,所以可以很清楚她的分类能力,发现她对颜色的分类掌握最好,其次是形状,最后是名词概念。但是她不能听懂游戏的语言指令,也不懂图示,只是明白游戏规则,每个南瓜里要放3个同类的东西,第一个她总是在猜,猜对之后其余的她就可以很快完成。语言理解能力是她根本欠缺。

2个月的时间,也让她学会了说“wawayaya”来表达要求,现在的麻烦是一天之中会有10次以上要求玩wawayaya。

作者: cs    时间: 2006-4-25 22:11
标题: re:康淇真了不起!
康淇真了不起!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4-28 12:16
标题: re:cs,好久不“见”,问候你的天才宝宝,让...
cs,好久不“见”,问候你的天才宝宝,让上帝祝福她,好吗?

康淇语录:
康淇已经5岁8个月了,经过这2年的努力,总算从无语阶段进步到了仿说阶段(也就是鹦鹉学舌阶段),偶尔不经任何提示,她也主动说出几个“金句”,让我们喜乐无比。居然也能记录康淇的语录了,想想这个题目,就觉得很高兴。

1.一日,全家准备出门,在门口穿鞋,康淇一边自己穿鞋,一边自语:“出门玩”。一向不擅表达感情的爸爸显得有些激动,给了康淇一个大大的拥抱,还在她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

2.另一日。妈妈和康淇并排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照出了一大一小两个影子,康淇忽然跑上前,弯腰指着妈妈的影子说到:“妈妈的影子”。【注:康淇1岁半迷上影子,出门就到处找影子看,而且她很快就琢磨出在日光下、灯光下、水面上、某些玻璃、金属材料上都能看到影子,那时我们还不知道自闭症这个词,心中还暗暗窃喜:这不是天生的物理学家嘛(蠢啊)。如今康淇不迷恋影子了,但影子一直是让她感到快乐的词。】

3.又一日,吃完晚饭,我刚洗完碗,康淇拿着一把扫帚过来,说:“妈妈,扫地。”语气自然,用词到位,还叫了妈妈,这是迄今为止我听到的最美妙的话语了。【注:看扫地也是她的“爱好”之一,喜欢扫帚来回摆动的视觉刺激。】

4.晚上睡觉前,她总喜欢让我挠挠她的后背和胳膊,有一天,我没有立即满足她,结果她憋了好一会,终于冒出来:“我-想-挠。”非常清楚的语句,赶紧帮她挠吧。只是我还没想通她怎么会用“我想”,我平时教的是“挠挠”。

5.吹泡泡是康淇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上周买了一瓶泡泡,放在她够不着的地方,她自己过来说:“我要吹(wei)泡泡。”

6.“Wawayaya”是她现在想玩电脑的表示。

总结她上述语言全是非常喜欢的事情。前3项只出现过一次,可能还是瞬间语言,后3项因为情境和动机总在那里,所以她说的机会就多一些,表达也越来越自然。

兴趣、动机、兴趣、动机。。。康淇宝贝,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会说话的!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4-28 13:36
标题: re:上次与康淇玩了回家后,临睡前在枕头上,我...
上次与康淇玩了回家后,临睡前在枕头上,我问闻森,康淇开口说话了没有?闻森说,康淇说话象Babay Talk.
Baby Talk 也是说话啊.从去年秋天第一次见她到现在,在我的感觉里康淇的进步是里程碑似的.我没觉得我夸大其词了.
第一次她上我家时,我抽了个空子,在她一个人猫在小房间的床上时,我过去特地饶了她的光脚板,她瞄了我一眼,就没表示了,好象我是她的另一只脚丫子.
以后,她从我手里拿东西吃,那基本上只是一个"拿"的动作,好象我是一个饼干箱.
自从戴上眼镜后,很明显地看出来,她现在"目中有人"了.她问我要葡萄吃,眼睛看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give me a grape",有眼神,有语言,有动机,从"拿"进步到了"要",这是质的飞跃.
康淇很快就能自由自在地开口说话的.我是很有信心的.
作者: 王娜    时间: 2006-4-29 19:48
标题: re:终于又看到康琪了。看着康琪在美国那么...
终于又看到康琪了。
看着康琪在美国那么开心,又让我想起了康琪在以琳时候的很多趣事,现在感觉很幸福,也非常开心!!
再看到康琪妈妈的心态依旧那么好,真的很高兴!!
小康琪、康琪妈妈,很想你们啊!!
神一定会祝福你们的。加油!!加油!!!加油!!!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4-30 12:27
标题: re:谢谢binfeng的总结,还是旁观者清。...
谢谢binfeng的总结,还是旁观者清。尤其闻森的意见更是值得我关注,要特别谢谢闻森。

王娜,我也很高兴“看”到你!一个人在外地要注意身体呀。康淇现在叫“王老师”、“李老师”都挺清楚的,声音和语调很象灿灿刚开始说话的样子,不过其它不能和灿灿比。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4-30 12:43
标题: re:康淇的语言能力初步开发出来了,立即就面对...
康淇的语言能力初步开发出来了,立即就面对着自言自语和鹦鹉学舌这2大问题。幸亏在以琳这么长时间的熏陶,还可以知道怎么去解决。

这不,张春华老师的帖子就提供了很好的应急方案:

“如果你想练习孩子对句子的仿说能力的话,建议你不要用“看电视吗”这种形式的句子。因为在平时,你要常常在生活中或孩子的学习中用这种句式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理解力不够的话,容易人为地形成孩子原来不存在的鹦鹉学舌现象。一旦形成,则很不容易纠正。

如果你想练习孩子的仿说能力,建议你用一般的陈述句,最好依附于卡片或小画书等材料进行。这样让孩子感觉他虽然是在重复你的话,但仍然说的是卡片或者小画书上的内容。这样就不容易在生活中形成鹦鹉学舌的习惯。”


张老师,非常爱看你写的帖子,总是很有帮助,真恨不能把你脑子的东西都移植过来,我也少走些弯路,康淇进步也会大些。提个小小的“抗议”:别总顾着你的阿康,分一点点心给康淇嘛,我们的名字里也有个康呢。

作者: leslie huang    时间: 2006-5-1 01:41
标题: re:紧急收藏此贴,谢谢
紧急收藏此贴,谢谢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5-3 09:06
标题: re:自言自语和鹦鹉学舌这2个问题不是短期内可...
自言自语和鹦鹉学舌这2个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也就是得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训练。最近也在学习thankstoyilin翻译的《复杂的自闭症》和《从孩子的角度看自闭症》,很有收获,真要感谢这些肯花时间和精力来奉献的家长。以琳网改版之后越来越精彩了,尤其是这几个斑竹个个才华横溢又尽心尽力,方老师真是慧眼。

话说回来,随着康淇的进步,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她的兴趣爱好、举止行为、学习方式越来越表现出自闭症的特点(她原来能力太弱的时候,很多现象是隐藏的,反而观察不到)。近期的重点还是放在注意力、模仿能力、听指令和认知理解上。我试着尽可能客观的分析康淇这几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去设计训练内容。

注意力:从教学的角度讲,康淇在对感兴趣的内容上可以保持较好的注意力,也比较乐意配合,对她不熟悉的新内容或不感兴趣的内容立刻神游出去,手会不停的做各种小动作。从自闭症角度讲,她存在注意力选择、注意力转换困难以及对细节过分关注这些问题。

模仿能力:从PEP评估看是她最具潜力的部分,可以达到3岁孩子的模仿水平,可她实际只表现出1岁左右的能力。我观察也发现她模仿能力的确令人困惑,有时可以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高级模仿,但一些低水平的简单模仿她却做不出来。举例来说:她喜欢画画,可以自发模仿我画出小熊的头(一个圆内,点3个点做眼睛、嘴,再各画2各小圆做耳朵),但不会(也不愿意)模仿一个简单横、竖、撇、捺。分析存在的问题:主动模仿的动机不足;技能不全(没有按照模仿训练项目一个个去做,有漏洞);对一些动作会模仿,但不理解其意义。

听指令能力:是她的较弱项,也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尤其这半年比较放松,听而不闻的状态较多。执行指令也只能完成近距离的,稍远就会分心,或看到干扰物就忘了自己要干什么了。

认知理解:是最弱项。在语言理解方面她只是明白一个物体有一个名称,对名词有了基本概念,所以能够回答“这是什么?”的问题。其它动词、形容词、短语、词组等等都没有掌握的很好,对句子的理解自然出现问题。而认知的基本能力配对和分类她也没有完全掌握,变成自己的真正能力。

开心的事情是我自己最近突然开窍了,有点找到做老师的感觉,知道该怎样去抓住她的注意力,怎样吸引她跟着我的目标走,怎样利用身边的教材达到教学目的,知道要教她什么,她完成的情况怎样,怎样泛化等等很多技巧,就像一个学开车的人突然找到一种感觉各方面都协调起来,不再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了。这种感觉真好。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5-5 10:13
标题: re:小宝宝的启示:教会里有一个10个月大...
小宝宝的启示:
教会里有一个10个月大的漂亮宝宝,我一直观察着她,前几个月一直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她妈妈甚至可以抱着她安静的听完牧师的讲道(1个小时)。最近突然开始觉醒了,很快学会了爬,嘴里也开始咿咿呀呀,不肯再听牧师讲道了,而是开始关注周围的人了,对每一个身边的人会目不转睛的看很久。我注意到她的第一个和人交往的动作是“给”,她现在会主动的拿一个东西递到离她最近的人手里,然后笑咪咪的等着看对方的反应,而且她很乐意去泛化的这项技能,不停的去拿不同的东西给不同的人,观察这些人的反应。我印象中康淇从来没有自发出现过这个动作,即使现在她给人东西也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手伸出去,头扭到一边,眼睛根本不看对方。看到这个孩子的表现,不得不承认康淇的自闭其实是天生的。

还有一个1岁半的小女孩,也是我关注的对象,刚见她时是1岁还不会讲话,现在会说不少句子了。我注意到她的学习模式: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极强的模仿能力、灵活的配对能力以及大量的自然泛化使她的理解能力不断提升,半年的时间基本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了。她在会说话前所做的最多活动就是:给、拿、放、找,只是这些活动是不断深化的,越来越复杂。当然最重要的是正常孩子天生就有要这样努力认识周围世界的动机和兴趣,这是引导他们可以完成这些复杂技能的源泉,而我们的孩子正是失去了这个源泉。

教会里有很多小孩子,2岁的、3岁的、4岁的,我现在还顾不得他们,因为康淇还不到那个水平。观察正常的孩子,可以带来很多启示,我是从这些小家伙身上学懂了“泛化”这个课题。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5-10 09:44
标题: re:今天康淇翻出了一本“书”,是在以琳时自己...
今天康淇翻出了一本“书”,是在以琳时自己制作的书:我的老师。为了让她认人,给康淇经常接触的几个老师照了背景很单纯特写,把她们的照片贴在一张白纸上,下面写着老师的名字,一人一页装订成书的样子。康淇当时很喜欢,经常翻看。书上有李老师、王娜、甜甜、冯老师、魏老师、刘长虎还有孙大夫。

一晃大半年过去了,康淇没再看这本书。今天只见她喜滋滋的翻开这本书,找到李老师的照片(在第2页),又拍又摸很亲切的样子,不禁心中暗喜,看样子还认得李老师。于是进行了这样的“交流”
“这是谁?”
“阿姨”康淇头也不抬很爽快的回答。虽不如意,这个答案也还算没错。翻到下一页王甜甜。
“这是谁?”
“阿姨”
。。。
这样一路下去全是阿姨,连魏老师和刘老师也一样。到了孙大夫这,还没等问,她自己就说出来了:孙叔叔。
“这是谁?”我连忙再问。
“孙叔叔”。答案很肯定。
“孙叔叔给你扎过针,记得吗?”没有反应。
“想扎针吗?”
“想扎针”。鹦鹉学舌。没有任何不愉快的情绪,看样子把当时的情景都忘了,只是牢牢的记住了孙大夫。

我又翻到魏老师那一页,想看她有没有知道“叔叔”的意思,照样还是“阿姨”。孙叔叔是对孙大夫的特指。

“指指魏老师在哪里?”
“魏老师”康淇边说,边把手指向魏老师那三个字,根本无视照片上魏老师灿烂的笑容,然后一把夺过书走了。

我们“交流”到此结束。我也明白了她脑子里的记的东西还都是孤立分散,互不相关的,什么时候能连点成线呢?期待着。。。

老师们,千万别伤心,至少她还知道你们是:阿姨。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5-17 00:00
标题: re:康淇对动物的兴趣康淇在狂追了半年...
康淇对动物的兴趣

康淇在狂追了半年多的鸽子后,热情劲有些减退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个小狗跟她碰了对面,准确的说是她自己不留神撞到小狗的,小狗很热情的伸出爪子跟她“互动”了一会,从此对狗有了好感。后来又有几次这样的经历,康淇终于留意起路上形形色色的狗了。后来我发现她居然会对狗“察言观色”了,如果这个狗对她注视有想和她“交往”的意识,康淇立刻也弯下腰,伸出胳膊,等待小狗来和她玩;如果这个狗对她没有意思,康淇也会不在意的从狗的身旁过去。为此我和她爸爸开始商量要不要养条小狗,说不定因此打开她的“社交”大门呢。只是这个想法还在酝酿中。

有一天,我发现康淇又兴高采烈的追一只小松鼠了,而且小松鼠上树了,她还绕到树下去观看,这可是她自发的迁移的一个兴趣。纽约的松鼠很多,公园里到处都是,康淇又多了一个有意义的项目。

昨天我带康淇出门,碰到一只猫,很稀奇的,这是我们这大半年遇到的第一只真猫。问康淇这是什么,停顿了一会回答“猫”,看样子还有猫的概念。我让她摸摸猫,她小心翼翼的伸出了手,正好猫也伸出舌头舔了她的手,估计她感觉和狗一样好玩,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于是又鼓励她摸摸猫的耳朵,猫的腿、猫的胡子,她都很高兴的照办了。就在我脑子短路还在想让她摸什么地方的时候,康淇对着猫下狠手了,从猫的眼睛到嘴巴都揪在一起,狠狠的扯了一下。趁着猫主人不在,我赶紧拉着她走了。只是从她这个“恶狠狠”的动作看,她还是没有“生命”这个概念。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6-3 05:39
标题: re:日子过的真快,又有一段时间没有写康淇的进...
日子过的真快,又有一段时间没有写康淇的进步了。最近一个大的感觉就是康淇开始“刻板”起来。对于康淇来说迈到这一步也是个进步,之前她对自己、对环境的感觉都很弱,所以根本不会有自己的主张,更谈不上要去坚持某些行为了。说实话,这几年除了对她的缓慢进步和未来会怎么样忧心之外,并没有感觉到康淇是个很难带的孩子。记得李老师说过:一个孩子不怕他哭、不怕他闹或发脾气,最怕他对什么都无所谓,对什么都没反应。

康淇第一次让我们感觉头痛就是上星期去许莉家玩。同行的还有冯斌一家,这是第二次去。大家因着同样的孩子、又都是以琳网友很快就建立很好的感情。第一天白天玩的很开心,享受着周围自然美景,吃了她们夫妇预备的美味,还去海边捉螃蟹、挖蛤蛎,孩子们则在海边戏水,好不快乐。

吃完晚饭,一般是康淇的大便时间,问题来了,因为卫生间的式样不同,她去了几次都不肯大便。晚上9点多太累就睡着了,第二天5点多就醒来了,因为要大便,只是一看这个卫生间还是不肯。就这样一个上午我们都在和她的这个问题做斗争,用了很多手段,她自己也很难受,饭也吃不进,水也不肯喝,连路都不能多走,可就是不肯。到最后康淇爸爸也变的气急败坏,失去耐心。没办法我们只好提前打道回府,原计划的爬山活动只得放弃。很感谢冯斌很快就给我们送来了闻森的2个便盆,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对康淇进行入厕训练了。

我还注意到康淇对吃饭也开始挑剔了,正在变的只吃几样东西;新买来的凉鞋也开始拒穿,只肯穿她最经常穿的那一双旅游鞋;出门也要走固定的路线了;有些游戏开始按照一定模式玩,不许我干扰。。。

看来我的“好”日子到头了,该要为她的问题行为操心了。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6-8 08:45
标题: re:今天要写的是康淇爸爸的进步,因为他在对孩...
今天要写的是康淇爸爸的进步,因为他在对孩子的训练上面越来越上心,也越来越会和康淇玩了。

记得月儿明说她的老公是“三不”爸爸时,深有同感,不折不扣也曾是康淇爸爸的写照。康淇刚诊断时,他只很痛苦的说了句:为什么偏偏是她?就再也没有对此事做过多的评论。他把自己埋在工作里,越来越有成绩,而且也抢着做家务,甚至还考虑怎么样能多赚钱,他也不向同事隐瞒康淇的病,但就是拒看和自闭症有关的任何资料、训练方法,我们两在这一点上很难交流,让人感觉他对此漠不关心。每每看到那些肯投入训练的爸爸,总是羡慕那个妈妈的好福气。不过我也知道他疼爱康淇的心可能比我更甚,他只是不知如何面对。一些小计策也用过,你看人家**的爸爸…之类的话也说过,除了让他脸色更难看以外,没有任何的用处。

认识了主耶稣,成为一个基督徒,就可以藉着祷告把心中所虑的带给父神。大约半年前,我这样祷告了一段时间:天父,因你所设定的婚姻家庭关系中,丈夫是头,是一家之主,就求你帮助我的丈夫做好这个头,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让他能负起他的责任来。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我想神大概用的是行为塑造法。康淇爸爸先是承揽了康淇的洗澡任务,不知什么时候康淇吃饭也是他守在旁边,督促她吃完,最近2周又自告奋勇哄康淇睡觉,理由是我花费的时间太长。有一天居然拿了4个小动物玩具教康淇指认表达,然后兴冲冲的到厨房对我说:这些东西她都认识。前几天放出话来说:孩子是需要管教的,要让她有规矩。圣经中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神的话是入了他的心了。我一下子明白神垂听了我的祷告。

今天晚饭在餐桌上,他向康淇保证:“爸爸今后一定不对你发火。”想一想,又补充到:“不过可能一下子做不到,爸爸争取发火的次数越来越少,火气越来越小,最后不对你发火。”他对自己倒很会用ABA。

吃完饭,我在厨房洗碗,听倒客厅里不时传来父女两欢快的笑声,不觉感慨,我们家的这艘小船在自闭症的疾风暴雨中飘摇、旋转3年之久,找不到方向,如今靠着神的恩典,在基督的爱里找到平安的港湾。真的感谢神!

愿颂赞、荣耀归于我们的独一真神,直到永远!

作者: zouwen    时间: 2006-6-8 10:18
标题: re:祝康淇爸爸有更大的进步;康淇妈妈,别忘记...
祝康淇爸爸有更大的进步;康淇妈妈,别忘记奖励一定要及时跟上哦:)
作者: 黑眼睛    时间: 2006-6-8 23:12
标题: re:康淇妈妈,还记得斌斌妈妈吗?我们两人去教...
康淇妈妈,还记得斌斌妈妈吗?我们两人去教堂时偶尔就会说起你和康淇.斌斌6月底要走了.我会告诉她神在康淇及康淇爸爸身上所做的工.我们都要向康淇妈妈看齐.要坚定信心,有爱就有神迹!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6-12 11:07
标题: re:不知不觉康淇从一个整天沉默不语的孩子变成...
不知不觉康淇从一个整天沉默不语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一天到晚嘴不停的孩子,虽然许多音不准,我们只能猜测,但不防碍我们为她说出来的每一个新词欢呼。她的自言自语也还不是不着边际,她会扑到电视机前面说上几遍:电视机;指着西瓜的图片或实物说:西瓜;拿着小熊玩具说:小熊;对着天线宝宝说:天线宝宝。。。不恰当的地方是她在说这些的时候没有要分享的意思,完全是自娱自乐性质的。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转变:过去说话一字一顿,但发音还比较准,现在语速不但正常还有点快,发音反而变的含糊不清了。这样的情况持续有一个多月了,不知道该不该开始纠正。

康淇表达要求:
这个训练是一个多月前开始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所谓的创设情境,引发动机。刚开始康淇认为只要随便说一个句子,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后来终于明白不同的场景要用不同的句子,所以很快就会根据她的需要和我手中的东西说:我想吃雪饼;我想玩wawayaya;我要书;我想玩拼图;我要笔等等句子。现在连这些提示也去掉了,会主动跑过来表达要求。只是她说这些话时,不能看我眼睛,否则就说不下去了。吃和玩这两项的需求算是会表达了。

康淇认颜色:
因为李老师教了很久的颜色,她大部分时间可以指认对,红黄蓝绿的音现在都能发出了,所以就给她设了一个短期目标:会正确表达颜色,能够正确回答“这是什么颜色?”。

正巧冯斌送康淇一套卡片非常棒,不但有各种颜色,而且还有颜色+形状和颜色+实物的组合,例如红色包括三张:红色、红色的圆形、红色的苹果。很好的概括了颜色的概念,是不错的教具。

于是先教康淇指认,然后表达。没几天康淇就全会回答了,感觉不错,就开始在生活中泛化去了。让她去看蓝天白云绿草红花,还有最常见的汽车,结果2个星期过去了,她还在猜答案。我这才开始反省,观察她的问题出在哪里。结果发现我犯的三个错误:

1.以为她会认卡片,实物一定不成问题。结果这个“刻板”的小东西居然把学习和生活截然分开。洪恩宝宝中的颜色都能答对,wawayaya里颜色分类也会做,卡片也能认,可是让她在房间里找一个黄色的东西就不能完成了。
2.她的确是认识红色,在以琳时就认识了,有一阵到处指红色,那时她只会说“红”。我呢,想当然认为她会自己泛化红色,一定也会这样去学其它颜色的,结果忘掉了她根本就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生活中的黄、蓝、绿基本是不会的,因为没特意教。
3.同样是举一反三的问题,以为会回答:这是什么?这个问题,就一定知道该如何回答“这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涉及到语言的交流功能的问题,对她简直是太难了。我发现她在死记答案,所以16张卡片她能“正确”回答。而生活中例子总在变,她就露馅了。

找到问题的症结就好办了。用了一周的时间玩各种颜色的游戏,前2项问题基本解决,对她不是难点。而第3项一问一答是她的难关,目前她还找不到门,我也没找到门。离开以琳时,李老师就说过康淇的颜色还没有完全过关,我一直记得,所以设立了这个目标,本来想一个月让她过掉这一关,结果失败了。

作者: 张春华    时间: 2006-6-12 13:57
标题: re:康淇妈妈:看到康淇的进步很高兴,看到你的...
康淇妈妈:看到康淇的进步很高兴,看到你的反省也很高兴,你真是个用功的妈妈!我详细地阅读了你写的内容,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仅供你继续反省和改进教学的一个选择性的思路。
1、教她某种颜色的时候,你的教具泛化得够不够多?
2、桌面操作回合量够不够多?回合之间的变化多不多?
3、由桌面到整个房间的空间上的过渡把握得是否让她感到太突然?
4、由桌面过渡到整个房间,她的视力问题有没有影响到她的操作结果?
5、理解和表达颜色时,有没有掺入较多的对她还有些陌生的元素(如物品名称或形状等属性)致使她搞得混乱起来?
6、如果只教了她认识红色并没有教绿色,她会自然会吗?如果她不会自然会,就是她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吗?

我觉得康淇没有真正地理解“这是什么”的含义,所以对“这是什么颜色”也会感到茫然。你可以试试将“这是什么”的问句改为“它是什么?”“这是......”“什么(语气里带出问的语调)”“那是什么”“那是......”等等。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6-13 10:31
标题: re:张老师真是厉害,我今天试着问“它是什么?...
张老师真是厉害,我今天试着问“它是什么?”来提问,果然康淇开始学舌,而不是回答:杯子、碗等等我手里的物品。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张老师指点。希望能早日汇报成果。
作者: lovelyboy    时间: 2006-6-13 12:19
标题: re:为康淇的进步高兴!
为康淇的进步高兴!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6-14 11:32
标题: re:很高兴看到灿灿,他现在一定很不错吧。有时...
很高兴看到灿灿,他现在一定很不错吧。有时间多说一些灿灿的情况。我怎么觉得灿灿语言出来之后,不太象是自闭症的孩子,是不是手术的麻醉剂让孩子暂时停滞一点呢?祝你们好运气!
作者: chzkq    时间: 2006-6-14 11:43
标题: re:今天有个好消息:康淇上学了!我们...
今天有个好消息:康淇上学了!

我们来美国的最大目的-让康淇上学-终于达成了。虽然等待的过程比较漫长,程序也复杂一些,但结果很理想。最终我们请了一位律师,把康淇送进了一所私立学校,经费则由政府的教育部门负责,也就是说康淇是免费上了纽约的一所特殊教育的私立学校。

这个结果真是超过我们原来所求所想的。

因为我们知道纽约私立学校的收费都在$5万-$7万/年,所以连去私立学校的这个念头都没有。但是我们不知道美国特殊教育的所有费用都是由政府出资的,包括私立学校的学费。至于是上私立学校还是上公立学校,则需要家长和特殊教育委员会(CSE)进行沟通、协商甚至是“斗争”。如今走过一趟,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也很多-我是指的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

至于我们怎么会去请律师,把康淇送到现在的学校,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里面有太多的“碰巧”、“机会”、“运气”等等,我想除了天父的手笔,没有人可以成就这事。我们唯一所做的就是祷告和耐心等待。从去年10月递交报告之后,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为康淇入学的事情祷告,因为知道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是很通,这件事除了神之外也没有可以倚靠的。藉着祷告我们明白神要给康淇找个好学校的心愿一点不比我们差。所以当那个律师“碰巧”出现的时候,我们没有犹豫,就付了$5000(康淇爸爸在我们没来之前积攒的)的律师费。我们不但信神,而且还“赖”上神了,否则我们哪有胆量在美国打官司,而且不论输赢这钱都是归律师。

再说说神为康淇预备的这所学校吧。

1963年成立的,在特殊教育领域来说够老的了,1983年又成立基金会,好像按公司的方式运作(我还不很清楚)。服务的对象从18个月到终生。其中5-21岁是按美国的法律由政府交纳学费。早期干预和成人服务怎么收费我目前还不了解。最使我感兴趣的是他们已经运作的4间“Group Homes”,有行为学专家指导,面向任何年龄的成人患者。学校的目标是对那些不能独立生活的自闭症患者,提供一种终生的行为干预的服务,同时还有相关的教育、医疗、职业培训。因此不论康淇将来的情况如何,她都会有一个还不错的去处,会得到很好的服务。我们的重担真的轻省了许多。

学校另一个让我们很满意的就是专家团队:12位有执照的行为分析治疗师(BCBA)(据说纽约市不超过80个BCBA),很多都是哥大教育学院的硕士、博士。这所学校以ABA为主要指导,按照哥大一位著名行为学教授的CABAS模式(我还不太懂)来安排教学活动的。那位教授还参加过去年在北京举办的ABA年会呢。

总之,今天把康淇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送到学校里去了。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6-6-14 11:56
标题: re:祝康淇开始新的生活.
祝康淇开始新的生活.
作者: zouwen    时间: 2006-6-14 12:08
标题: re:太好了,为你们全家高兴,祝福康淇开始新的...
太好了,为你们全家高兴,祝福康淇开始新的生活。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