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U]我和你[/U]发表的内容:
(四下) 在幼儿园。
发发四岁送到幼儿园以后,一直是每周在我要去学校上课的时候去两天。这个阶段他很排斥与其他人接触,在家里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两件事,一是自己看幼儿画报,也读给我听,不认识的字就发“WU”的音,我告诉他正确的读音,几乎只要一遍就记住了。二是画画,照着我买给他的画册画呀画呀,不知疲倦,用坏的彩笔得用大桶装。虽然他不怎么理我,我仍然坚持带他出去溜达,带他出去买菜、逛街、教他看别的孩子,去邮局、医院、银行,游乐场,去所有能去未来需要去的地方,做我能想到的事情。因为他退缩,不知主动探索世界,甚至在试图教他弹电子琴的时候他的手都不往下按琴键。我和他爸爸就把他喜欢的书藏在衣柜里,引导他去找,在和面的时候把面放在他手上。每天上下楼的时候教他数台阶,颜色的识别是在玩橡皮泥的时候完成的。
我观察发发基本上没有刻板动作,但是他对时间有要求,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回家。为了纠正这个问题,我先是带他在有一点天黑的时候回家,他会委屈的直哭,后来逐步过渡到完全天黑了才回家,基本是脱敏的过程。即使这样在小学他还是因为老师拖堂而委屈,会因为下学晚了而发脾气。
从三岁去过北京后,几乎每年都带发发去北京,每次必去的地方有两个,动物园和科技馆,因为幼儿画报中的主角一般是动物,我得让孩子知道那些动物不只是存在于书上,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存在的,这样一直坚持到孩子摘下红领巾。为了让他多一些体验,外出有时候坐卧铺,有时候坐硬座,直到后来坐飞机孩子也没有恐惧。为了让发发从书中走出来,能把书中读到认识的东西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想尽了所有的办法。
在幼儿园两年结束的时候,因为没有溺爱,因为坚持训练,发发的自理能力甚至好于有些娇生惯养的正常孩子。因为在读书识字以及数字方面的天赋,发发赢得了老师的喜爱,觉得他是与众不同的聪明的孩子。因为觉得极其聪明的孩子总是有点怪怪的,老师忽略了他在其他方面的缺陷,一直到现在教过发发的老师都很喜欢这个学生。
对发发的病症只有家里人了解,我不曾与他人交流过。我是这么想的,首先我不打算再要其他孩子,一是如果再有孩子必然我关注发发的时间会减少,必然不能用全部的精力来训练孩子,对孩子不是什么好事,二是如果再要的孩子将来学习工作发展的好,他必然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发发,特别是看到一些儿女在国外或者因为太忙不能照顾而住在养老院的老人,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再要的孩子发展不好,家庭就得为他付出很多精力财力去扶持,对于发发来说更是于事无补,三是对再要的孩子不公平,担心发发将来受到嫌弃。其次,我没有把发发的情况跟他人交流,因为我对人性有所了解,一是老师有可能会歧视他,因而忽视他身上的闪光点,把孩子打入另册,不能用正常的心态对待孩子,我觉得这事太可怕,二是同事朋友的安慰并不能减轻我的心里负担,也不能对我有实质性的帮助,最主要的是我不想让孩子成为他人的谈资,三是我坚信自己可以搞定。我内心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我在沮丧,受挫,不被需要的负面心理中挣扎,在对未来的忧虑在看不到的结果中锤炼自己的心智。我思考人生,思考宇宙,哲学给我很多帮助。发发在成长,其实我也在成长。孩子让我学会了很多。,...
下面引用由[U]红发拉美西斯[/U]发表的内容:
发发对时间的要求实际上是种刻板行为,只是发发妈妈很聪明的淡化了,自闭的三个核心问题,我觉得最好纠正的是刻板行为,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刻板行为会慢慢消失。而社交问题是最最难的,也是真正决定孩子未来是否...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