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春华    时间: 2005-6-3 11:25
标题: 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5月份,以琳请香港迈步中心的四位专家作了PEP-R的专业培训。现将PEP-R作一简单介绍。

PEP-R(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Revised),中文名为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香港协康会根据美国TEACCH  PROGRAM(Treatment  &  Education  of  Autistic  &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出版的有关量表翻译并修订。它包括量表一个,即发展及行为量表;观察表两个,即自理表现观察表,社交表现观察表。

一、        两个观察表的来源

1、自理表现观察表:

选自:(1)香港协康会《儿童训练指南》的儿童发展评估表

(2)香港协康会《儿童发展手册》的自理评估与儿童表现项目

2、社交表现观察表:

参考:(1)发展及行为量表的观察项目

(2)TEACCH  PROGRAM出版的有关自闭症儿童社交表现的文献

二、PEP-R的评估方式

1、量表(即发展及行为量表):资深专业人士运用特定专业工具进行评估,记录评分。

2、观察表:评估人员直接观察,包括家长提供资料和记录评估期间的实际表现。

三、PEP-R的适用范围

1、量表:

(1)自闭症、自闭症倾向或其他类同的沟通困难者

(2)6个月-7岁之间

(3)能力及发展处于学前阶段

2、观察表:

(1)0-6岁

(2)能力及发展处于学前阶段

四、发展及行为量表      共174项,分为发展和行为两部分。

1、发展部分:包括七个发展范围,即(1)模仿;(2)知觉;(3)小肌肉;(4)大肌肉;(5)手眼协调;(6)认知理解;(7)认知表达。

评分标准有三个等级:P(Passing)通过;E(Emerging)需要辅助或示范方可通过;F(Failing)未能通过。

2、行为部分:包括四大项目,即(1)关系与情感;(2)游戏与对物件的兴趣;(3)感觉反应;(4)语言。

评分标准有四个等级:A(Appropriate)适当行为;M(Mild)轻微异常;S(Severe)十分异常;NA(Not  Applicable)此项不适用。

五、评估的目的

了解接受测试的自闭症儿童当前的能力、兴趣、个人长处、短处及特点,以决定其学习的需要,作为编写其个别训练计划(IEP)的依据。

六、评估人员的基本素质

1、对正常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及发展顺序有所认识

2、深入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特征及行为特性

3、具备评估自闭症儿童的娴熟的技能及经验

4、具备控制自闭症儿童项目操作的实践经验

5、曾接受专业训练及指导

6、科学地使用评估工具,综合各因素写出适合的个别训练计划



(插入几句我的个人感想:在了解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差别及各自特征的基础上,是否具备控制自闭症儿童进行桌面项目操作的能力,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受测儿童发挥出已经具备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这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评估结果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被试的实际能力,当然永远无法真正达到。因之而编写的个别训练计划才可谓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七、编写个别训练计划(IEP)

前面已述,评估的目的是推断被试儿童所具备的能力。所以,评估项目只是儿童能力及行为的样本。由此,制定计划及目标,设计教学或训练活动,才是家长和评估者的终极目的。评估才具有了实际意义。

1、        从评估结果订出课程目标与计划:

由评估结果绘出发展表现图,通过各个方面的发展年龄及发展项目的能力,确定训练范围及项目,然后设计教学及训练活动。

2、        从评估结果订出行为目标与计划:

由记录测试及观察项目的表现,总结行为表现,绘出行为表现图,订出行为目标:增强儿童学习技能,改善问题行为;增加可接受行为。最后,付诸教学与生活实践,实施计划。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张春华 on 2005/06/04  08:40:44</font>
作者: honghong18    时间: 2005-6-3 17:18
标题: Re: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张老师:

这个量表只适合7岁以下吗?有无适合7岁以上的呢?




作者: cs    时间: 2005-6-4 01:10
标题: Re: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张老师辛苦了!

是否可以公布量表及项目的具体内容或编辑成册出售?(在版权许可的范围内)

评估是为了有的放矢的训练,这对于孩子、对于家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cs 重新编辑於 2005/06/04  01:12:02</font>
作者: 张春华    时间: 2005-6-4 08:50
标题: Re: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honghong18:我们曾经就这个问题向香港的专家特地讨教过。她们一再强调这个量表的适用年龄是孩子的生理年龄,但,更主要的是需要通过观察,看看这个孩子的实际能力是否在7岁以下.如果确信在7岁以下的话,这个量表就仍然适合给他运用.否则就不适合.比如,以琳小学部的几个孩子的生理年龄都在7岁以上,最大的是10岁。但其能力明显在7岁以下,所以,这个量表也适合我们小学部的孩子.

CS:作为一个专业量表,应该不会公布项目的具体内容.






作者: 方静    时间: 2005-6-6 11:53
标题: Re: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CS:

    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几位专家一直在强调评估人员的职业操守,因为以琳是一个训练机构,如果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使用评估工具,并且对所要评估的项目进行训练,这样就失去了评估的真实意义。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所有的老师在训练过程中,要极力避免评估内容,避免使用评估语言。同样我们也不会在网上公布评估内容,这不仅仅是版权的问题。

    请大家予以谅解。

    方静




作者: cs    时间: 2005-6-10 04:43
标题: Re: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方老师:

    您好!您的意思我明白。

    心理测验的主要目的是对人进行准确的测量。客观测量都进行了仔细的建构(包括信度、效度、常模以及施测程序、指导语等),并接受临界评价(critical evaluation)。这一目标是阿尔弗里德·比奈进行其先驱工作的动机。但是,但没有一个心理学领域比测量领域更充满争议性。争论的焦点即三个与测量伦理有关的方面:第一,测验的决定的公平性(对某些测验者而言,其代价或负性后果要高于其他人);第二,以测验分数进行个体分类的寓意(测验结果可能会作为一种标签,这种标签作用对于教育的成功有很大的障碍,因为人们开始相信心理和自身素质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因而他们就不可能极大地提高自身的质量。对于那些被负性评价的人来说,得分会成为自我影响的动机限制,如自我效能感降低、所愿意接受的挑战变少等);第三,测量用于教育评价的可行性(测验不只是帮助评价被测,它在教育塑造上也起一定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能够知道我们的孩子有多大的差距、差距在哪里)

基于此,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将测验得分的高低看得比教育与训练还重是具有破坏性的。所以,一般不由实施教育的老师或家长去担当评估者。因而,您强调:所有的老师在训练过程中,要极力避免评估内容,避免使用评估语言。

    关于这个量表,国内已经有了修订版,不知看到没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在2000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修订报告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zgxlwszz/zgxl2000/0004/000402.htm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cs 重新编辑於 2005/06/10  04:46:56</font>
作者: xubb    时间: 2005-6-10 10:59
标题: Re: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能否购买这些测量表?不知是否有版权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购买PEP-R!谢谢!



彪儿妈
作者: 方静    时间: 2005-6-10 16:47
标题: Re: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CS:

   PEP-R中文名为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但事实上不是测量孩子的心理,而是一个针对性非常强的能力评估。

    我按你提供的网站进去,没有看到评估表,所以不知道是否完全一样,只能说几个大块完全一样。

    从以琳目前所做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这个评估如果是有没有训练经验的人来做的话,对孩子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挑选的是骨干老师来做评估,我们也看到香港来的专家同样也是非常有检验的训练师,因为评估过程中其实需要对ABA和结构化教学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并且会操作,同时要对自闭症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有充分的认识,并能知道其行为的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很多项目是需要观察的,这样出来的评估简报才是准确的,更不用说出计划了。

    其实要得到这些评估量表很容易,因为以琳有的东西没有一样是可以保密的,大家都是神通广大的人,但问题是普通家长要这份评估量表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不妥之处请包涵。

    方静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