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我是怎么拉? [打印本页]

作者: 晖晖    时间: 2011-11-1 17:02
标题: 我是怎么拉?
    为什么我在外面心情再不好也可以对别人装出一张笑脸,为什么我一回到家想强颜笑脸都觉得很难很难,儿子想看到我对他多笑笑,为什么我就有那么多笑不出的理由,作业错误太多,要他做的事他不做,跟他说事他没听等等,可儿子又是那么想让我笑一笑,这是怎么拉,难道我不爱儿子吗,不见他时我心里惦记的都是他,可见到他时为什么总是板着脸生气的时候多呢,我很自责,感觉很无能为力。睡觉前儿子想让我跟他笑一笑,出门前儿子想让我跟他笑一笑,可我为什么想装都装不出呢?对他笑就有这么难吗?事后又后悔的要死,这到底是怎么拉,我不停的问自已,我想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状态,我该怎么来调节,怎么来做!!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1-11-1 17:11
标题: re:是啊,你怎么啦?
是啊,你怎么啦?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1-11-1 17:20
标题: re:放下身段,放下架子。亲情是生而具有的,但...
放下身段,放下架子。亲情是生而具有的,但不是一生必有的,亲情需要后天努力,培养,巩固,从一点点笑脸开始。
作者: thankstoyilin    时间: 2011-11-1 17:31
标题: re:还是对孩子缺乏认可吧。已经能做作业了,只...
还是对孩子缺乏认可吧。已经能做作业了,只是错误多而已,应该是不算差的孩子。要知足啊。
作者: 凌爸爸    时间: 2011-11-1 18:07
标题: re:爱之深所以责之切. 可以理解. ...
爱之深所以责之切.  可以理解.

道理是人都懂, 但到了自己身上很多时候还是控制不住, 找另一半来分担吧.


作者: 江安    时间: 2011-11-1 19:56
标题: re:不仅仅是接受,是接纳.接受是被动的,接纳...
不仅仅是接受,是接纳.接受是被动的,接纳才是主动的.确实很难很难,但板着脸对他,您不觉的残忍吗?微笑可以让他感受您的爱,让他对这个世界有好感,不再恐惧,不再逃避,不再困惑.来,笑一个"茄子"!
作者: 祺心协力    时间: 2011-11-1 21:28
标题: re:和很多星儿家长相比,你还是不幸中的幸运了...
和很多星儿家长相比,你还是不幸中的幸运了。能和孩子在一起就是一种福分哦!
作者: 晖晖    时间: 2011-11-2 09:23
标题: re:看到各位的回复,我很惭愧,确实我...
    看到各位的回复,我很惭愧,确实我是一个不知足的家长,总想孩子能更好,看到也多是他不足的地方,我真的从心里接纳了他吗?这个问题问得我自已都很心虚,好象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有好的表现时我是从心里接纳他的,但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我就完全不能接纳了,我知道问题出在我身上,之所以写在网上也是想让大家指点指点我,骂骂我也许让我心里更好受些!
作者: 张雁    时间: 2011-11-2 10:21
标题: re:你心里还是觉得孩子丢了自己的脸吧?或许还...
你心里还是觉得孩子丢了自己的脸吧?或许还破坏了自己的生活?孩子是孩子,他没长你的脸上,所以既不丢你的脸也不会长你的脸;想要脸自己挣去。
生活是自己的,日子也是自己的,努力好好过。寻开心。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帮助,只是他需要的比较特殊。帮助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不是施恩,不是放债。所以也别指望他按你的要求回报,如果有,那真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他爱你,希望你配得上他的爱。
作者: loveson    时间: 2011-11-3 08:42
标题: re:我觉得你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发火只能让情况...
我觉得你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发火只能让情况更坏,你现在意识到了,就马上调整吧
作者: 风雨任平生    时间: 2011-11-3 14:42
标题: re:每个家长都是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在爱着孩...
每个家长都是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在爱着孩子,所以爱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楼主在家笑不起来,也许就是太在乎孩子了,太希望他一切皆好了,所以这种焦虑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年俺也经历过这个过程,后来突然想起一个事儿。刚上班时有个同事告诉我他家上一年级的儿子临期末考还在家玩,他上去问“光玩儿,考不及格咋办?”孩子说“不及格就不及格,会死人啊?", 听完乐得我够呛,多年后小朋友的这话反倒成了我解除郁闷的法宝,每次孩子出现令自己懊恼的行为时,我就想"较个啥劲儿,会死人啊?" 每次看见孩儿爹冲孩子又嚷又叫时,我就在旁淡淡地问一句"不按你说的做,会死人啊”孩儿爹就无奈地一摊手说“也是哦!”
这个偏方供着急上火时借鉴用,一想这个可能就好笑了,那就给娃儿绽放个笑脸吧~~

此外楼主能有今天这个反思帖,说明就已经在思考问题了,但“如何爱孩子,而且要爱得不功利、不沉重”可能是我们所有家长一生都要做的功课。
我们在不断要求未成年人必须具备成年人的“行”时,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是否应首先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具有未成年人的平等心呢?是否能切实地考虑和体谅孩子们内心的感受?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