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强化物的力量 [打印本页]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09-12-20 11:44
标题: 强化物的力量
ABA的训练治疗过程中,一直都不断地在强调“强化物”(reinforcer)。渐渐地,大家对强化物的普遍认识就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口头表扬加夸张的表情及动作”。

其实“喜欢”(prefer)和“强化物”(reinforcer)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一个物件(如食物、玩具、活动等)能被称之为强化物一定会提高它所直接跟随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个物件跟随了某个行为,而那个行为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个物件并不能被称为强化物。

在我做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向家长解释这个问题。第一是强化物的重要性:以我们正常人为例来讲,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且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这个行为的目的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的(不需要100%的可能性)。有的时候我会把话说得更直白些,我们工作很大的一部分动力是来自于赚钱,而钱就是我们持续努力工作的强化物。对于孩子来讲,道理是一样的。例如教孩子模仿拍手,一开始手把手地教孩子拍手(假设孩子已经有拍手的动作能力),马上给M&M,渐渐地,孩子从他的经验里了解了“拍手——M&M”,从而这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增加。这个时候,M&M就是强化物;反之,如果孩子的拍手的行为没有增加,说明M&M并没有起到强化物的作用。

插一句题外话:在教孩子模仿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遇到的情况是,孩子学了某一个行为,就不断地做,不管有没有人叫他模仿,或者训练师叫他模仿另一个行为。因为这个行为是被加强了的,所以对于孩子来讲“某个特定行为M&M”是一个组合,他为了想要M&M,就会不断重复那个行为,但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个模仿行为。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再多教几组模仿就能解决。最终把三到四个模仿行为混合到一起,孩子能够准确地模仿每一个行为,一般就不会再出现孩子一直重复一个行为的问题。至于模仿,一定是要教到训练师做一个新的简单动作,孩子可以直接模仿,才算是孩子掌握了模仿的能力。

第二个要跟家长解释的是怎么样去选择强化物。ABA中有系统的方法来选择强化物,但个人认为,在日常训练中,家长也并不需要使用那么严格的方法。首先,强化物一定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但一定要牢记孩子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是强化物。其次,挑几样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出来尝试,在训练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反应,一般就能观察到孩子对这个东西的渴求程度。然后通过孩子的学习进展情况去反证所用的东西是不是起到了强化物的效果。再次,一直盯着一个东西用,再喜欢的东西也会渐渐厌倦,所以最好能有几样东西混合着使用。最后,可能的话,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来使用。对于还没有语言且沟通能力不足的孩子来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两样东西放在孩子面前,看孩子会选哪一个。试个四五次,一般来讲就会有结果了。所以,当训练的进展不佳的时候,不仅要查看训练的内容是不是过难;训练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也同时要查看使用的所谓强化物是不是没有起到强化物的效果。

强化物是在所有的训练中都有用到的,但最近的一个小收获让我很体会强化物的力量。新接手的一个男孩子,11岁,语言沟通能力,逻辑能力都很不错。我每一次去的任务其实也很简单,让他读一章阅读,做一些习题,玩一些游戏。所有的这些任务都,对他来讲只是略有难度,但基本在给予极少的指点下,他都可以独立完成。然而,每个星期除了我去的两天,剩下的日子他并不需要去完成这些任务。他可以家里自由地做他喜欢做的事,听音乐,听玩具,看他喜欢看的书。于是,在我去的日子,常常就遇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的发生,从口头的大声说“NO”,到拿笔在书上乱画,到扔东西,到砸东西(桌子、椅子、墙和门等),最终到打人。

分析了这系列的行为问题,首先它并没有达到逃避任务的目的,因为每次当他发完脾气之后,他自己都乖乖地坐回到桌子前面把该做的任务做完;其次它也不是为了获得注意力,因为我去工作的整个一个半小时是一对一的,也就是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他的身上;再次它也不是为了获得内在刺激,因为他独处的时候没有类似行为。所以这些问题行为主要还是受到某些外在的强化物的正强化的;再进一步分析正强化的可能性:一是他可能享受与长辈的对抗的过程;二是有可能通过这系列的行为来延迟所需完成的任务。

如果一个行为因为正强化而存在的,那么所用的方式就应该是截断当前正强化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找到其它适当的正强化来跟随适当的行为,从而强化适当的行为。这就涉及到强化物的问题,之前已经和孩子的妈妈讨论过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出什么有效的结论。孩子喜欢的玩具都比较贵,而对生活中吃用的东西都兴趣缺缺。于是我给孩子妈妈提了一个建议,把玩具的广告剪成拼板的样子,然后借用代币系统,每一次训练孩子的表现良好,拿到足够的代币,就可以换取拼板的一片,等到他换齐了整套拼板,就带他去买那个玩具。孩子妈妈同意了我的建议。下一次去的时候,孩子妈妈跟我说,孩子自己挑了一个喜欢的东西,一种冰激凌,而且是他自己看广告挑的,孩子妈妈跑了三家超市才买到这一种一模一样的。解决了强化物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做的就是切断原来行为的加强因素。因为没有进行行为功能分析,只能根据观察推断的结果来设计项目:既然行为是被正强化的,不论之前推测的强化原因是不是正确,都可以用忽略的方法来尝试。所以,我要求孩子的妈妈在听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过来帮忙,而我自己是可以完全做到不理孩子的行为的。

在使用上述方法后,第一个训练日,孩子有几次语言的对抗,并且有一次摔书本的行为。针对那个行为,他没有拿到代币,但其它的过程中还是给了他足够的代币,让他在训练结束时去跟妈妈交换冰激凌。第二个训练日,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把平常要做的任务一一完成了,结果训练提前十五分钟就完成,没有行为问题。第三个训练日,慢慢地加入了更多的训练内容,不完全由孩子选择他想做的任务。孩子只有一次在书上把不想做的任务用X划掉了。针对这个行为,教孩子说“我不喜欢这个练习,可以换一个练习吗?”,孩子照说了,然后完成了剩下的练习,并加了一道新的习题来取代他不想做的那个习题,最终还是拿到了代币。第四个训练日,训练内容还是在慢慢增加中,偶尔有一两次语言上的对抗(如,说“NO”),顺利完成全部任务。

这一个例子,是让我体会到强化物的力量的深刻的例子。之前的几个星期,孩子的行为已经激化到打人。孩子和训练师之间的对抗一定会存在,但不能让这种对抗持续。虽然要做的任务他每一次都能完成,但单单只靠忽略他的问题行为并没有能减少他问题行为的发生。另外存在的一个困难是:如果只是给任务,不管孩子的行为怎么样,训练师还可以忽略问题行为,并且坚持所给的指令;但如果是拒绝孩子的要求,就比较麻烦了,这中间可能引起身体上的对抗,要做到忽略就不可能了。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都快成铁人了,基本上孩子打我几下,我都是目无表情,也不躲,也不闪;不过有一次,有个小孩子拿着电视的遥控器要扔我的时候,我还真动摇了一下,寻思了这回是不是要躲(好在他没有真的扔过来)。服从指令和问题行为其实是一个问题的正负两面:当训练师给了一个指令,孩子的行为如果是服从,那么就没有行为问题的发生;如果是行为问题,那么当然也就不存在服从了。所以,有的时候要解决行为问题,倒不如从加强服从指令的行为尝试起。既然是加强,正加强当然是首先要尝试的,而且必须是所有训练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个例子很好地告诉我们,当强化物真的有强化效果的时候,应该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案例都会那么顺利,那么立竿见影地见效,但至少提醒我们:别忘了强化物!

作者: 忘了我是谁    时间: 2009-12-20 11:56
标题: re:哇赛!写的真棒!我做的都是小孩子,一般做...
哇赛!写的真棒!我做的都是小孩子,一般做半年之后,慢慢引入代币,代币用早了,小孩子不理解要坏事的。我上次写强化物的那个贴,写着写着就有点烦了,好多东西都没写出来,因为我打字比较慢,让我写上这麽一大篇真的是不可能的。

作者: 妮子    时间: 2009-12-20 12:20
标题: re:学习,学习。
学习,学习。
作者: yuxing    时间: 2009-12-20 20:47
标题: re:学习,谢谢了。
学习,谢谢了。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9-12-21 11:31
标题: re:精品贴。
精品贴。
作者: yitonglisa    时间: 2009-12-21 12:03
标题: re:真的很棒!很受启发.
真的很棒!很受启发.
作者: YOUYOU妈    时间: 2009-12-23 22:38
标题: re:想请教JINGLENN老师,您对行为问题...
想请教JINGLENN老师,您对行为问题作了如下分析:
"分析了这系列的行为问题,首先它并没有达到逃避任务的目的,因为每次当他发完脾气之后,他自己都乖乖地坐回到桌子前面把该做的任务做完;
其次它也不是为了获得注意力,因为我去工作的整个一个半小时是一对一的,也就是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他的身上;
再次它也不是为了获得内在刺激,因为他独处的时候没有类似行为。
所以这些问题行为主要还是受到某些外在的强化物的正强化的;再进一步分析正强化的可能性:一是他可能享受与长辈的对抗的过程;二是有可能通过这系列的行为来延迟所需完成的任务。"
请教的问题是:如果是为了获得内在刺激,您在上课时会怎样处理呢?谢谢!


作者: 明明妈妈    时间: 2009-12-24 09:35
标题: re:写得太好了,受教啊
写得太好了,受教啊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09-12-26 15:36
标题: re:对不起,最近比较忙,所以迟复。内...
对不起,最近比较忙,所以迟复。

内在刺激一直是比较难干预的问题,基本上来讲,没有彻底的解决办法。

针对内在刺激,首先要找到刺激的来源:举个例子,有的孩子喜欢玩唾液,把唾液涂在手上,然后到处抹。针对这个行为,要分析的就是孩子是喜欢唾液的味道,还是唾液粘在手上的感觉。如果是味道,常用的办法就是漱口;而针对喜欢粘在手上的感觉,通常的干预办法就是戴手套。

在找到刺激来源之后,基本的干预原则包括:
1. 截断:上述例子里的戴手套就是一个例子。戴手套在国外被列为禁锢的一种,所以在很多机构都是被禁止使用的。漱口也是截断的一种,但多少带有惩罚的性质。

2. 覆盖:找到类似的刺激源,当然那种刺激源要相对容易被正常生活环境所接受,从而逐渐取代内在刺激源。

3. differntial reinforcement:中文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大概的意思是说强化其它的行为。这是一个复杂的干预方法,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的方法,例如强化其它行为,强化不可同时发生的行为,等等。我记得我以前在其它的贴子里有介绍过。基本上来讲,就是找到不同源但对孩子的吸引力更大的刺激物(强化物),然后用那种强化物来强化正确的行为,这种正确的行为最好能与问题行为冲突(即两者不能同时发生)。这种方法使用其它很复杂,需要专业人士特别的设计和指导。

总之,内在刺激是一个复杂且十分难干预的问题,需要根据个案具体设计方案,但也并不能保证能彻底解决。例如孩子的self-talking(自言自语),大笑,rocking(摇摆身体),晃手,看手,看阳光。。。。。。。都是我们在接触案例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干预起来永远都是比较困难的。
作者: songyure    时间: 2010-1-27 16:05
标题: re:(内在刺激是一个复杂且十分难干预的问题,...
(内在刺激是一个复杂且十分难干预的问题,需要根据个案具体设计方案,但也并不能保证能彻底解决。)

孩子内在刺激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吃手;双脚不停的跳,尤其是高兴的时候;转圈;自言自语。我想请教一下,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生理性的吗?用行为干预很难有效的话,是不是可以用药物治疗呢?
作者: songyure    时间: 2010-1-27 16:10
标题: re:而且如果孩子本身对玩具或食品兴趣...
    而且如果孩子本身对玩具或食品兴趣很小(因为存在兴趣狭窄的问题),而且对拼图本身也不感兴趣的话,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再用“代币系统”的方法了?应该怎样为这样的孩选择强化物呢?
    对以上问题很是伤脑筯,幸好孩子比较听话,做起个训来还没出现太多问题,但是他不感兴趣的东西就很难进行下去了,比如抛球,比如让他对玩具产生兴趣等等。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1-28 07:42
标题: re:回楼上要确定孩子的行为是不是自我...
回楼上

要确定孩子的行为是不是自我刺激的行为,只需要观察一下这些行为是不是在孩子一个人的时候发生的情况最多。基本上来讲,一个行为在没有注意力跟随,没有给予的任务撤走的前题下都不断地发生,基本上就是自我刺激的可能性最大。

你所提到的这些行为,在自闭症孩子身上是很普遍存在的行为。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药物可以控制。有一些家长通过禁食来控制,有一定的效果,但每个孩子不一样。对于禁食,我个人持中立态度。我一直都建议家长,可以尝试,但尝试也要用科学的态度“吃某种食物——不吃某种食物——吃某种食物——不吃某种食物”,在这个过程里,如果孩子的行为也相应发生增加和减少的循环变化,那说明某种食物对孩子有影响,可以尝试禁食;否则就没有意义。

行为的干预是有一定效果,但不是很容易。常常看得到的是,干预的时候,行为减少,而当孩子一个人的时候,类似行为更多(因为被减少的那部分刺激,孩子在其它时间要去补足)。不管怎么样,还是可以尝试。

吃手:到哪种程度?是不是一定要干预?如果要干预,就需要知道孩子吃手的刺激是在哪里?是喜欢唾液的味道,是喜欢咬的感觉,还是其它?戴手套可以掩盖一部分的刺激感觉,现在国内是冬天,可以尝试。如果孩子戴了手套停止了吃手,再慢慢把手套剪小,从露出一个手指到五个手指,到。。。。。。。

双脚跳,转圈:试着转化成游戏的形式,使这些行为有一定的功能。另外还可以尝试的是自我控制,但需要有更强的加强物,“如果在多少时间内没有跳或转圈,加强物”,然后慢慢增加时间段的量,开始的时间段要根据孩子现在的情况而定。比如,现在孩子一直在跳,那么开始的时间段可能只是10-20秒。但干预的效果如我之前提到的,在你干预和提供加强物的时候,孩子的行为会减少,但一旦出了这个环境,孩子可能跳得更多,因为他需要补足他在内在刺激方面的需求。我看您的问题的方式,猜测孩子的年龄应该还小,要完全实现他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可能还做不到。所以,只能是做一点是一点吧。

自言自语:形式有多种多样。有些孩子在学语言的初期,因为掌握的词汇语言比较少,会不断地重复已经学会的话,但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变化到新学的内容上,如果是这种情况,不一定需要干预。有些孩子的背诵能力非常强,看了电影或书,会整篇不断地背诵,这种情况就需要干预,试着和孩子对话,不断扩大问题的范围和内容。很多家长会发现不是很容易干预,确实是事实,但也必须要从一开始孩子有这个行为的时候就开始干预,否则孩子的语言能力再强,他也会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

最后再强调一句,我个人不支持用药物,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哪种药物能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1-28 07:52
标题: re:代币系统是使用加强物的一个变形,是为了方...
代币系统是使用加强物的一个变形,是为了方便加强物在训练的过程中更灵活的使用,它是一个过度系统,而不是加强物本身。

(这里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拼图不是代币系统的唯一形式,甚至也不是基本形式,用拼图只是为了让代币系统更好玩一点,基本上来讲很少人用,因为麻烦。所以孩子喜欢不喜欢拼图,和代币系统的使用没有冲突。)

代币系统解决了行为和加强物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问题。从ABA的角度来讲,加强物一定要紧跟某个特定的需要被加强的行为,但某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不可能马上紧跟行为地交给孩子,但代币可以,所以用代币来架一座桥梁,连接行为和加强物。举个例子,很多孩子喜欢玩电脑游戏,但不可能做一个动作就马上给电脑游戏,这时候用代币就最理想。

加强物不是我们能替孩子选的,而是要去观察和尝试的。举个例子,您的孩子喜欢转圈,是不是对于旋转的玩具会特别感兴趣?如果是,不断开发具有类似功能的玩具。还有就是不断尝试新的东西,找不到孩子喜欢的东西,只能说在目前孩子接触过的东西里,他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但在这之外,一定有他感兴趣的东西,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加强物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局限于食物和玩具,比如有些孩子喜欢被拥抱或挤压,也可以成为加强物;有些孩子喜欢做家务(不是真的做,其实是越帮越忙),但也可以成为加强物。。。。。。还是这句话,充分发挥想象力。呵呵,我自己也知道很难,不过,还是只能慢慢摸索啊。
作者: songyure    时间: 2010-1-28 09:45
标题: re:真是太谢谢jinglenn老师的...
    真是太谢谢jinglenn老师的指导了。我的孩子还差四个月就三周岁了,干预半年来强化物的使用很少,是因为一般的认知教他很容易就能通过。他的行为问题,如吃手;双脚不停的跳,尤其是高兴的时候;转圈;自言自语等经过我仔细观察,的确是经常发生的,可以肯定是自我刺激。
    先说吃手吧,吃手是一周断奶半年后才开始的,我感觉是因为他突然和我分开有关系(因为工作原因,一周半后我每周只有周未才能回家),现在白天很少吃,大都在没事做,没人玩的时候会发生,但是晚上睡觉时会吃得很厉害,也尝试过把袖子口封住的办法,但是他痛哭不止,只好作罢。还有每次偎在亲人身上时爱吃手,我感觉像小时候吃奶的感觉。补充一点,我本人小时候就吃手吃到上小学三年级,家长用尽一切办法也没有纠正过来,记得是三年级时上自然课,老师把我叫到讲台看显微镜下的手指,上面竟然有很多像毛毛虫一样的细菌,真是触目惊心了,这样才结束了我长达十年的吃手经历。想想看也没什么理由,就是想吃,是很舒服很享受的感觉。
作者: songyure    时间: 2010-1-28 09:57
标题: re:再说说双脚不停的跳吧,是从他三个...
    再说说双脚不停的跳吧,是从他三个月就开始了,因为有很多小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况,当时只是感觉很可爱,没想到发展到现在只要一高兴就开始跳个不停,也正是这个问题引起了亲子班老师的注意,才提醒我孩子是不是有问题的。现在的情况有些好转,只是在特别高兴时会跳,平时跳的少多了。
    jinglenn老师指点我要借着他的兴趣和他游戏,说起来也真是有意思,孩子从一岁半就能双脚离地的跳,而且自我跳时前后左右很灵活,可是他竟然不能从一个小格子跳到另一个小格子,也不能从台阶上跳下来,也就是说,不能控制自已只跳一下,和跳的方向,我教了很久都失败了。只是连续无目标的乱跳,真是伤脑筯啊。
作者: songyure    时间: 2010-1-28 10:10
标题: re:再说说转圈;自言自语。转圈时好时...
    再说说转圈;自言自语。转圈时好时坏,有一阵不怎么转了,有一阵又突然转了起来,只是每次都及时干预,让他做点别的,所以好一些,我在以琳曾咨询过感统老师,他们说是孩子自身有这方面的需要,如水平、上下、旋转。现在家里买了秋千、大龙球和滑板,解决了水平、上下的运动需要,但旋转只是靠他自己了。说心里话,对他的这种特殊需要我很费解,到底是哪出了问题,需要这样强的运动来满足他,我小候可是一坐转椅就晕的哇哇吐。这种需求到多大会停止,不会很大的小伙子了还时不时转个圈、跳几下吧。
    自言自语真如jinglenn老师所说,孩子主动语言很少,但仿说能力很强,二十个字的句子能仿说下来。他自言自语的内容大多是新学习的东西,会不断的变化,如果是一种语言自我锻练,我道是可以放点心,但是他总会突然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让不熟悉他的人感到很奇怪,做妈妈的也够难堪。现在还小,一切皆可一笑而过,但长大了...不敢想,一些神经不正常的人都有这种毛病,让人一见就避而远之,也是很棘手的一个问题啊。
作者: songyure    时间: 2010-1-28 10:14
标题: re:代币系统我还是没太理解,再认真学...
    代币系统我还是没太理解,再认真学习学习。
    我的感觉是孩子理解力和心智强一些时才有效。也就是他懂得了奖励的意义之后才会有效,而现在我的孩子对奖励是很麻木的,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1-29 17:14
标题: re:songyure,听起来孩子在这些方面的...
songyure,听起来孩子在这些方面的问题似乎不是很大,该干预的适当干预一下,干预不了的,就暂时放一放。
作者: 斯巴达    时间: 2010-1-30 21:32
标题: re:jinglen老师,想请...
        jinglen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关于强化孩子正面的问题,是只强化以前做不到,而现在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还是对于一些孩子已经经常可以做到的优点不再给予表扬,如自己主动上厕所,主动洗手,刷牙,以及在教室上课可以安静做好不动,中午在学校午休安静睡觉不闹等好的行为,还是在强化现在好的行为的同时对一些已经可以做到的事情继续给予强化呢?还是应该分类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不再给予强化,或减少,降低强化,而对于比较难做到的事情一经做到马上给予强化呢?
      还有,我的孩子比较喜欢精神类的强化,对于物质类的东西兴趣远低于能够获的自我肯定的喜悦,对于游戏本身的参与兴趣也大于奖品本身,那么在游戏有输赢的同时是否还有设立奖品必要?
作者: 忘了我是谁    时间: 2010-1-30 23:18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斯巴...
下面引用由斯巴达发表的内容:
    jinglen 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关于强化孩子正面的问题,是只强化以前做不到,而现在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还是对于一些孩子已经经常可以做到的优点不再给予表扬,如自己主动上厕所,主动洗手,刷牙,以及在教室上课可以安静做好不动,中午在学校午休安静睡觉不闹等好的行为,还是在强化现在好的行为的同时对一些已经可以做到的事情继续给予强化呢?还是应该分类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不再给予强化,或减少,降低强化,而对于比较难做到的事情一经做到马上给予强化呢?
      还有,我的孩子比较喜欢精神类的强化,对于物质类的东西兴趣远低于能够获的自我肯定的喜悦,对于游戏本身的参与兴趣也大于奖品本身,那么在游戏有输赢的同时是否还有设立奖品必要?

帮朱老师当个助教。
强化物可以分等级。以前做不到的,现在通过努力可以做到,要用最强的强化物。对于孩子已经经常可以做到的优点,还是需要不断表扬,比如说,可以夸他现在真是大孩子了,让妈妈放心,罗列优点1,2,3。。。,比如说,夸他现在都可以给小宝宝当榜样大哥哥了,罗列好表现1,2,3。。。,这些表扬并不费时间,一有机会张嘴就可以来。但是,日积月累,他就会信心满满的。
游戏方面,我觉得凯凯功能高,能力强,而且,一般的孩子之间的游戏是没有奖品的,如果,他对游戏本身兴趣大于奖品,我看不出来,为什么要奖品啊?
请朱老师补充。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1-31 06:18
标题: re:谢谢忘老师,你要当助教我可受不起哦,我得...
谢谢忘老师,你要当助教我可受不起哦,我得和方老师一样,安心睡觉,呵呵。

楼上的问题忘老师都给答了,我形式主义地再重复一下。

强化是对于所有好的行为都要坚持的,因为“不强化”等同于“忽略”,忽略会减少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一直都用“强化物”这个词,以至于大家一想到强化就是吃的用的,其实夸讲本身也是强化(social reinforcement),而且我们都需要努力把其它的强化渐渐地转移到social reinforcement上,才是真正的成功。毕竟我们谁也不可能兜里揣着巧克力署片过日子啊。

正如忘老师建议的,对于楼上孩子的情况,不断表扬就可以了,不费时间,张口就来。不仅孩子变得自信,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因此而变得很正面。(这个过程里小心一点:孩子太习惯永远都被表扬,偶尔被批评的时候会有情绪问题,注意观察,注意提反对意见时的态度和语气,也注意教导好孩子怎么样正确地接受“批评”建议的那个部分。)

游戏本身如果已经兴趣满满,也都不需要其它奖品了,家长介入游戏,和孩子共同娱乐,加上口头表扬,肢体语言的表扬(比如抱一抱孩子,摸摸孩子的小脑袋。。。。。),都是很好的加强了。
作者: 斯巴达    时间: 2010-1-31 19:48
标题: re:谢谢朱老师和忘老师的指点,这里真是...
   谢谢朱老师和忘老师的指点,这里真是太好了。可以学知识,又可以经常淘到宝贝,套用凯凯常用语来说 就是   超级好  超级棒  超极......
作者: 小虾    时间: 2010-1-31 22:17
标题: re:咨询自言自语: 儿子现在快5周岁了,...
咨询自言自语:
儿子现在快5周岁了,主动语言及和家人的沟通尚可,近几天,有个问题:他突然开始自言自语,并且是那种没有任何词汇的音。
请问:
1。在他整个发育过程中,从未发生过这种情况,以前,有自言自语但是那种不合情境的说,比如背老师上课的内容及儿歌。难道是倒退吗?因为这段时间他的注意力也很不好,上课很容易走神。情绪也不好,经常会发脾气。
2。我找找原因:有可能是近期给他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上课他走神和情绪不好,我自己容易上火。然后我这几天都没开展桌面教学,每天带他出去玩。感觉在外面时稍微好点。请问自言自语是一种自我解压的一种方式吗?还有什么原因会突然这样呢?
3。处理:如果他自言自语,我现在是模仿他发这个音或者是做某件能让他引起注意的事情。但感觉不是很明显。请问如何处理更好?
恳请朱老师回复,谢谢。
作者: jlittleant    时间: 2010-2-1 10:18
标题: re:跟Jinglenn打个招呼!
跟Jinglenn打个招呼!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2-1 13:21
标题: re:呵呵,xueqing好,好久不见,邮件收...
呵呵,xueqing好,好久不见,邮件收到了,已回复。并祝新年快乐哦!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2-1 13:26
标题: re:回小虾:孩子五周岁了,别担心倒退的问题。...
回小虾:孩子五周岁了,别担心倒退的问题。自闭症里有一种是倒退的类型,那类的孩子在三四岁之前都基本是正常发育的;所以如果以前已经诊断了自闭症,就不用往这个方向上去考虑了。

自言自语,一般来讲是自我刺激的行为。观察孩子在完全没有人理,没有任何东西、人、事件跟随着他自言自语的行为发生的时候,是不是这种情况也很多存在;还要观察自言自语发生时的环境,是任何环境都会发生,还是只在某个特定环境才发生。如果孩子的自言自语是一个人完全没有人理的情况下,在任何环境中都有发生,那基本上就可以原定是自我刺激的行为了。

您目前用的干预的方法是正确的。基本上来讲,我们只能干扰孩子的自言自语,并且努力找到其它孩子更感兴趣的东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自我刺激的行为是最难干预的,给点耐心吧。现在孩子是刚开始,干预的强度大一点,也就是每一次孩子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干扰他。

以上意见供您参考。
作者: 小虾    时间: 2010-2-1 21:54
标题: re:感谢朱老师如此详尽的回复,我会加大干预强...
感谢朱老师如此详尽的回复,我会加大干预强度的,谢谢您。
作者: 张桢爸爸    时间: 2010-3-25 23:06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ji...
下面引用由[U]jinglenn[/U]发表的内容:

回小虾:孩子五周岁了,别担心倒退的问题。自闭症里有一种是倒退的类型,那类的孩子在三四岁之前都基本是正常发育的;所以如果以前已经诊断了自闭症,就不用往这个方向上去考虑了。

自言自语,一般来讲是自我...

也请教自言自语的问题。儿子快四岁了,他最陶醉的事情就是自言自语的讲故事,拿着一样道具,把不同故事里的不同场景串联起来,可以一直讲下去。请问这也是自我刺激的表现吗?我该如何纠正呢?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用其他游戏分散他的注意力,转移他的行为。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3-26 07:25
标题: re:张桢爸爸,一个人自己讲故事,虽然用了道具...
张桢爸爸,一个人自己讲故事,虽然用了道具,发挥了一定的想象力,但长时间只给自己讲故事,它的既然没有得到外在刺激的满足(别人的注意力,跟别人的沟通,或其它),那么这个行为还是满足于某种内在刺激了。

孩子在自己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会沉浸其中,对别人完全不理睬?跟他讲话,反应怎么样?是不是很容易打断他?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干预的有效程度。

我自己是干预过类似问题的,但个人认为这些问题通过一周一两次的短时间干预是很不见效果的。

我的看法是,观察孩子在做其它什么事的时候是会减少或完全没有自言自语的现象的。(我以前干预过的那个孩子,几乎是所有时间都在自言自语的)。如果能观察到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会减少自言自语,那就试着去找出来是哪种因素让孩子停止自言自语,然后开发类似的活动鼓励孩子去做。

分散注意力是常用的办法,具有即时的有效性,但长远来看,毕竟我们不可能永远都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想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不够的。

供参考。
作者: doubama    时间: 2010-6-20 02:21
标题: re:我也要“观察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会减少...
我也要“观察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会减少自言自语”,这句话提醒了我。
作者: mrgood    时间: 2010-6-23 00:06
标题: re:一点愚见,强化物不管是“孩子喜欢的东西”...
一点愚见,强化物不管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口头表扬加夸张的表情及动作”,都是强调外界的东西。如果转换一下对象为孩子,可以变成“对孩子内心的喜悦情感”,也可以说,某种东西,声音、表情、动作等等,使孩子产生愉悦的情感,从而成为强化物。这种强化物的强度可以使孩子同时接受某种行为,即使是他不想做的行为,或者他对同时做的某种行为也产生类似的愉悦情感而成为新的强化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ABA训练,教者的一举一动,包括声调、表情、情绪等都对孩子内心产生种种感觉,不知不觉中,甚至教者也成为强化物的一部分,这时候,还真如秋爸爸所言,强化物不是个东西。
孩子的成长,也包括内心的意识的成长,将强化物从外界变为一种内心体验,似乎符合一些发展论,有点像地板时光了。说起地板时光和ABA,还真是纠结搞不清,期待高人指导。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6-23 09:19
标题: re:看了那么多的回贴,其实大家对“强化物”还...
看了那么多的回贴,其实大家对“强化物”还是没有理解。

强化物,并不一定是“物”,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可见的,不可见的,有形的,无形的。强化物的定义在于“它所跟随的某种行为,在将来会更多地发生”。

所以楼上所说的“将强化物从外界变为一种内心的体验”,其实并不是正确的说法。内心的体验,可能会强化一些行为,它本身在“强化物”的范畴里,但并不涵盖强化物的全部。举个例子,自我刺激的行为,比如看强光,晃动身体,这些刺激是来自于身体内部,是生理刺激,无形,不可见不可触摸,但它也不是内心的体验,却起到强化物的作用,加强了前面前到的看强光或晃身体的动作。

其实说到底,大家也不用执着于“强化物”的定义是什么,我们不断地强调使用强化物,目的只有一个,从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去鼓励孩子好的行为;它是惩罚的反面,多用强化,少用惩罚,这个是干预的最大宗旨。
作者: 方静    时间: 2010-6-23 09:21
标题: re:秋爸爸说强化物不是东西。
秋爸爸说强化物不是东西。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0-6-23 09:29
标题: re:行为学派有过这么一个实验,让一群喜欢画画...
行为学派有过这么一个实验,让一群喜欢画画的孩子在一起画画,一组不给物质奖励,一组给。到后来,给奖励的那组孩子,变得不喜欢画画了,不给的那组没有变化。

说明了内在喜悦,有可能被外在干扰弱化。

我想31楼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把训练者变成最大的强化物,那么就不需要外在物品,只要训练者跳入水里游泳,孩子就激动地跟着游;只要训练者喜欢看孩子游泳,孩子自己游也特别带劲。

但是还有一个接下来的问题,如果训练者不在边上,孩子也许自己就什么都不做了,除非他在日复一日的游泳过程中,自己体会到了快乐和需要,强化物变成五个圈,就游出下一个菲尔普斯。


作者: sxy    时间: 2010-6-23 09:38
标题: re:意愿是好,但物质奖励是大大的需要.咱...
意愿是好,但物质奖励是大大的需要.
咱大人工作干得好,得老板夸奖鼓励自然高兴,但如果只限于情感上的认可不来点实的加薪提职,时间长了谁还有动力啊?何况咱不愿学习的孩子呢?
呵呵,貌似瞎BAI.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0-6-23 10:10
标题: re:我那句话,是文科表述,简短突出,应该好理...
我那句话,是文科表述,简短突出,应该好理解,我越来越相信这有指导意义。
要理科地挑刺的话,先挑34楼,“训练者变成最大的强化物”,训练者不是强化物,是他的互动可以成为强化物。更者,你说的更像是前提刺激物。


燕原更文科!我说,你那些所谓的“内在喜悦”,我叫它自我刺激。如果这种自我刺激足够强大,当然不需要其他额外的强化物了。这种例子也多得很,比如那个俄罗斯的数学天才拒绝领百万奖金的故事。这是我们训练终极追求的目标之一。
画画的例子,个别追求艺术的,生前潦倒,死后作品才价值连城的例子,不少。可现实中,更多例子是,画画是要媚俗的,是要人家来花钱收的。内在喜悦被外界干扰,这还用说嘛。我还可以给你举CCTV新闻导向,让那些记者很郁闷的的例子。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6-23 10:21
标题: re:秋爸爸这句话讲得好!“训练者更象‘前提刺...
秋爸爸这句话讲得好!“训练者更象‘前提刺激物’”(stimulus control),在训练中,常常都是这样的,看到这个人的出现,就知道是训练的时间到了,要做这些这些的事情,这个就是前提刺激物。

在工作中也类似,上司就是“前提刺激物”,老板一来,什么以琳网,什么QQ、MSN,快点最小化或关掉,这个时候要开个工作相关的页面出来。方老师去听课,一进教室,老师个个都打起12分精神——前提刺激物。

但前提刺激物也有“正”和“负”的区别;孩子被烫水烫过一回,以后看到所有冒白烟的东西都缩手,不敢去碰——这个是负面的“前提刺激物”;训练者要让自己变成“正面的前提刺激物”。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带的一个小孩子现在在做针灸,那个疼连大人都不是很能忍受;听说他在做针灸的时候,妈妈就猛给他吃署片(这孩子就爱吃署片,但只有做治疗和训练的时候才有得吃)。结果这孩子就特别想去看做针灸的医生奶奶。“医生奶奶”这个前提刺激物,因为署片的刺激超过了疼的刺激,就成了正面的前提刺激物了,孩子在刺激中也配合了。

关于强化物,我也不想多讲什么了。在名称上的争论其实挺没意思的,愿意用的,就用着;觉得不自然的,就去寻找比强化物更好的办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办法,咋都行。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0-6-23 10:32
标题: re:还是说游泳这个行为,不说那个太复杂的社会...
还是说游泳这个行为,不说那个太复杂的社会性了,虽然社会性是NT孩子最大的强化物。
比如我家小都如果想学游泳,那一定是受同伴刺激了,小朋友都会,就他不会,太没面子了,死了也要暑假学会。

现在比如大都不想游泳,我说你一定要学会,因为其他孩子都会;
大都不睬我,其他孩子关我啥事;
我说,你去上一节课,我给你买一个游戏;
大都激动坏了,去,去。(不过我还没说呢,就后悔了,太费钱)
我改主意了,你不学会游泳,以后发大水了,谁来救老妈啊;(痛哭。。。)
大都想想想,好吧,老妈,我一定能保护你的。(美。。。)

我也糊涂了,呵呵,啥是强化物啊。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6-23 10:44
标题: re:燕大姐,你这是“美”对了。能以情...
燕大姐,你这是“美”对了。

能以情感作强化物的,谁不想要呀;这不是自闭症的孩子在情感上弱吗?正常发育的孩子很多时候听话是为了“让爸爸妈妈喜欢我”或者“怕爸爸妈妈不高兴”,自闭症孩子要也能做到这一点,那离摘帽也不远了。

大都知道要救妈妈,为了救妈妈而去学游泳,羡慕死多少爸爸妈妈哦。。。。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0-6-23 10:49
标题: re:摘帽的是小都同学,因为同伴关系而做一个行...
摘帽的是小都同学,因为同伴关系而做一个行为,才叫社会性。(我记得某本书上社会性的定义,一定需要同伴关系)
孤独症谱系的孩子有很多情感是非常好的,只是体会和表达的方式和NT不一样而已。

照老师的意思,以情感作强化物,说明是对头的,特别是训练者的情感。

还是有点疑问,因为斯金纳明显是喜欢机器训练行为的,好像那个意思就是要把人的主观因素降低才对。。。

理科吧?QBB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6-23 10:55
标题: re:燕姐,孤独症谱系里有情感好的孩子,这个我...
燕姐,孤独症谱系里有情感好的孩子,这个我可不认同啊。。。诊断孤独症的三大条里的一条必要条件是emotion isolation,没有这一条,就不能诊断孤独症了。

唉,说到底,又是一个定义的问题。。。“定义”是让人打架的东西,我闪先。。。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0-6-23 11:00
标题: re:老师,DSM-V草案的谱系定义里面没有情...
老师,DSM-V草案的谱系定义里面没有情感这条。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Must meet criteria 1, 2, and 3:
1.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ersistent deficits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s, as manifest by all of the following:

a.  Marked deficits in nonverbal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used for social interaction:
b.  Lack of social reciprocity;
c.  Failure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peer relationships appropriate to developmental level

2.  Restricted, repetitive patterns of behavior, interests, and activities, as manifested by at least TWO of the following:

a.  Stereotyped motor or verbal behaviors, or unusual sensory behaviors
b.  Excessive adherence to routines and ritualized patterns of behavior
c.  Restricted, fixated interests

3.  Symptoms must be present in early childhood (but may not become fully manifest until social demands exceed limited capacities)




作者: overgame    时间: 2010-6-23 11:22
标题: re:没有emotion isolation就...
没有emotion isolation就基本上离谱了,俺同意朱老师的观点。对大人有ATTACHMENT就有希望,在ASD眼里,大人就是INSTRUMENT,朋友也是利用价值而已,缺少了分享的心理体验。
作者: 燕原    时间: 2010-6-23 11:33
标题: re:因为ABA是普适方法,离谱不离谱的没关系...
因为ABA是普适方法,离谱不离谱的没关系,道理上都可以应用。
所以我认为我是在学习,没在捣乱,虽然低功能孩子的家长可能看着不爽,抱歉了。

我认同谱系定义的确还是细化一点的好,估计以后DSM-VI要分成ASD-I级,ASD-II级,ASD-III级。。。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6-23 17:15
标题: re:燕姐不愧是博士,认真啊。。。。。。 ...
燕姐不愧是博士,认真啊。。。。。。

DSM-V貌似还没有正式出台生效吧?目前的诊断还是用的DSM-IV。

(I) A total of six (or more) items from (A), (B), and (C), with at least two from (A), and one each from (B) and (C)

(A) qualitative impairment in social interaction, as manifested by at least two of the following:

1. marked impairments in the use of multiple nonverbal behaviors such as eye-to-eye gaze, facial expression, body posture, and gestures to regulate social interaction
2. failure to develop peer relationships appropriate to developmental level
3. a lack of spontaneous seeking to share enjoyment, interests, or achievements with other people, (e.g., by a lack of showing, bringing, or pointing out objects of interest to other people)
4. lack of social or emotional reciprocity ( note: in the description, it gives the following as examples: not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simple social play or games, preferring solitary activities, or involving others in activities only as tools or "mechanical" aids )

我们一般在讨论的时候把自闭症的三大特点简化为:1)social impairement 社会性不足;2)language delay 语言发展迟缓;3)stereotype behaviour 刻板行为。我用了emotion isolation确实是狭隘了一点,从翻译的理解上,又会引起很多争议,那还是用回lack of emotional reciprocity好了。

从ABA的角度,诊断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症状,表现为“行为”(不得不解释,行为的定义也是很宽的,并不仅是大家理解的能目视到的物理动作)。所以,ABA的角度,我们找到需要干预的“行为”,观察,找到前后环境影响因素,设计干预方案,执行方案,评估干预效果,改善干预方案,直到最后实现干预目标。
作者: py026    时间: 2010-10-18 15:45
标题: re:我一直不知道拿什么做我儿子的强化物。...
我一直不知道拿什么做我儿子的强化物。
他目前的问题是不爱写作业。他有点喜欢上网,我说,你只要每天晚7点写完学校的作业就能马上上网玩半个钟头。可是开学到现在,他没有一天获得这个机会。其实学校的作业也不多,对他也应该不算有难度。用他爱吃的东西诱惑他也没有成功。关于他不写作业,我通常是连气+急,抱着他大哭,,没辙,我妈也是气得哭,可他还是不写。。是很拧很拧的小孩。别看他不爱写作业,但他喜欢上学去,他说学校有小朋友玩。他不爱写作业的时候就小动作特别多,要不就爬到床上去,,懒洋洋的,符合add的特点,但他上他喜欢的奥数课,可以一坐3个小时,考试的时候也是一个多小时一动不动的。目前家里没有他怕的人,学校的老师他也不怕。他自我感觉良好,每天都挺高兴,都四年级了,还是特别贪玩,每天大把的时间都给浪费了。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10-10-18 18:36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py...
下面引用由py026发表的内容:

他没有一天获得这个机会。...



那他根本就还没体会过这个强化过程。不怪他。怪你干嘛不先简单点儿,做一道题,就上强化物呀。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10-18 20:25
标题: re:一般来说,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一般来说,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动力不足;2)难度太大。

1 动力不足:写完作业也没啥好处,这是原因一;不写作业也没啥坏处,这是原因二——大部分的正常孩子会怕老师批评,会怕交不上作业的尴尬,但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的感情会相对较弱。

2 难度太大:我就不解释了,字面意思。

可尝试的方法:
1)把作业分解成几部分,每完成一部分给一个星星,最后按得到星星的数量给不同级别的奖励,星星越多,奖励越大。
2)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陪着,给辅助,并且也给社会性强化,在减低作业难度的同时,也通过互动来增加一点写作业的乐趣。
3)不断地告诉孩子,不写作业,第二天交不上作业是很尴尬和难为情的事。。。洗脑过程慢长,切记别动气。

顶一下秋爸爸的回复,给孩子画了一个他拿不到的饼,等于没有强化物。强化物一定要让孩子能接触到,它才能起作业。同时,并不是孩子喜欢的就能当强化物的,如果对写作业的抗拒心远远超过上网的热情,那么上网也不可能成为强化物的。

供参考。
作者: py026    时间: 2010-10-19 13:46
标题: re:谢谢,慢慢给孩子洗脑。。
谢谢,慢慢给孩子洗脑。。
作者: py026    时间: 2010-10-21 11:31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ji...
下面引用由[U]jinglenn[/U]发表的内容:

一般来说,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动力不足;2)难度太大。

1 动力不足:写完作业也没啥好处,这是原因一;不写作业也没啥坏处,这是原因二——大部分的正常孩子会怕老师批评,会怕交不上作业...


我觉得动力不足比较适合我孩子。我现在是天天给他灌输——好孩子要认真完成作业、不要迟到。【他的照片还是贴在学校门口的光荣榜上的,因为几次奥数比赛获奖。】以前因为他不写作业我们全家使劲打过他,估计学校老师也收拾过他,有一次语文老师大概批评他吧,他上课的时候就跑出去了,语文老师也害怕了,从操场把他追回来。。。我后来带他去看过心理医生,心理老师说他是敏感和高自尊的孩子。
我想请教老师,这些会对他造成心理阴影吗?他一写作业就想起来?所以就不能专心,就有情绪?
昨晚我用薯条做强化物,他把语文作业勉强完成了,书写不认真,错了让他改有时他还拧着,情绪不是很好。他后来又写课外坑班的作业,他又表现得很认真,比较积极。我说:你刚才闹是不是故意的啊?他马上就做几个鬼脸,乐。然后继续写坑班的作业。有时我觉得他有点像as,他很拧,不想干的事谁也勉强不了,有时我急得抱着他哭他也不写,好像无动于衷的样子。但他好像又不是典型的,他喜欢和小孩玩,观察敏锐,不太刻板,对他喜欢的事比较容易入迷。我有一次肚子上长了个大包,像粉刺那样的,我让他摸摸,他后来小声说:你大概太累了!我说原来你也知道妈妈累啊,,一次课外班下课,老师站着给别的家长讲题,他还给老师搬了把椅子,他说,看到老师都流汗了。。看过的心理老师说他心里都明白就是不表达出来。
您看,这样的孩子是AS吗?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10-23 16:02
标题: re:听你的描述,应该不是AS。
听你的描述,应该不是AS。
作者: py026    时间: 2010-10-25 11:31
标题: re:谢谢老师,在论坛里向您学习了很多!谢谢!...
谢谢老师,在论坛里向您学习了很多!谢谢!!
作者: 群群妈妈    时间: 2010-12-17 05:29
标题: re:想请教朱老师一个问题:现在上一年级的他不...
想请教朱老师一个问题:现在上一年级的他不听课,自己玩的不亦乐乎。表面上看起来是注意力不集中,我觉得是他缺乏上课听讲的能力。于是先灌输上课要做好眼睛看黑板和老师之类的,在家里也模仿课堂给他上课,的确是要时时提醒。反过来他当老师,我学他的样子,他也知道来纠正他的不好行为。现在他都知道上课要怎样做,但就是做不好。于是要求老师严格要求他,结果老师反映他根本不听老师的,老师说他,就用手捂住眼睛,从指缝看老师。老师对他无可奈何,还担心太严格了,因为孩子不好说话,若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或惩罚,自己跑了怎么办?就这样一天下来,根本学不了多少东西。我想是不是孩子的规矩性不好导致的?是不是应该从让他听老师话开始?我也准备从现在开始向他不断灌输要听老师的话之类的,这样就要用到强化物了,我儿子对吃的强化物不敏感,玩的也是,所以很难找到适合他的强化物。昨天晚上的写字我用明天骑自行车作为强化,还有一点效果,一说写不完就别骑自行车了,他就着急的写上几个字,在学校可不能把自行车带去吧,是不是这时就可以用上代币了?请朱老师帮我分析一下我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否正确,好吗?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12-17 13:38
标题: re:群群妈妈,根据你简短的描述,这中间涉及多...
群群妈妈,根据你简短的描述,这中间涉及多方面的原因,需要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来解决。

第一,上课看老师看黑板,是行为的表现形式,但不代表实质的注意力。这两者之间是不划等号的。当然,前者的行为表现形式是需要训练的,但即使有了这个表现形式,还需要后续的其它方面的训练。对于老师讲课的内容,如果听不懂跟不上,要让孩子坚持45分钟看着“外星人”,听“外星人”讲“外星语”,就象是把正常孩子放到西班牙语班上去一样,同样走神小动作的情形一定是会观察到的。

建议:在家训练看老师看黑板——这一点很好,你已经在做了。

跟老师沟通一下,看看老师在课上会讲些什么,在家测试一下孩子的程度是不是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如果不能,就需要考虑陪读或者先在家里给孩子补一部分的课。

第二,你提到“孩子不好说话”,呵呵,我猜想你表达的意思是说孩子很固执,批评或要求多了会产生其它的行为问题,是不是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规矩性”也就是“听话”这方面,还是要在日常生活里加强一下。小孩子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我想这是最基本的规范,对于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的继续是一个必需的要求吧。

建议:服从性训练

在家的时候,选择一些指令是孩子必须服从的(我们并不想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人,所以我们并不要求我们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孩子必须服从的指令通常集中在社会规范性或生活习惯性指令上)。比如,吃饭前去洗手,回到家把书包放好,换好衣服把脏衣服放进衣服框里。。。其它也包括,比如,爸爸在讲电话,要求孩子把电视机的音量调低;孩子想问妈妈要东西,要求孩子用礼貌用语“妈妈,我可以吃冰激凌吗?”。。。最后,孩子要能接受爸爸妈妈说“不”,“妈妈,我想吃冰激凌”“现在不可以吃,吃完晚饭半个小时之后才可以吃”。。。

第三,强化好的行为

强化物不一定是吃的东西,喜欢的活动其实比吃的东西更好用。在学校的情况下,代币制可以用。如果老师肯花点心思的话,可以由老师来发放代币,孩子一天能从老师那里拿到多少代币(事先跟孩子订好),就可以回家跟妈妈交换他喜欢的东西,如果拿不到,不管孩子怎么闹都不能给他。

用代币制的话,一开始的目标不要订得太高。一开始要让孩子整堂课都听讲,不走神的话,孩子一定是做不到的。老师如果有心的话,可以把一堂课分成五到十个小块。老师不需要时刻盯着孩子,只需要差不多每隔五分钟的样子看一眼孩子,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是在老师身上的,老师就给孩子一个代币(当然,这个步骤有可能会影响到班上的其它孩子,取决于孩子坐在教室的哪个部分,如果是坐第一排,老师真的想做,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不需要说话,只需要放一个代币在孩子的桌面上)。如果老师不能做到那么细分的话,那就只能根据老师的感觉,在课后发代币了,是不是有效果,就很难保证了。

学校里具体要怎么样做,取决于学校的现实情况,还有老师愿意投入多少来帮助孩子。另外,有没有陪读呢?

供参考。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10-12-17 16:00
标题: re:强化物总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我儿子最近疯迷...
强化物总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我儿子最近疯迷上了电子游戏,这就成了我们手里的强化物了,他越迷,这强化力就越大.你的任务就是要找准他的脉.拿他最在乎最想要的东西做强化物.
作者: 群群妈妈    时间: 2010-12-20 02:56
标题: re:谢谢朱老师和冯斑的回复!我现在对于强化物...
谢谢朱老师和冯斑的回复!我现在对于强化物有了新的认识,感觉在应用上又有了点进步。朱老师说的“听话”练习已经开始行动了。我说的“不好说话”是指孩子对老师的问话回应少,老师认为孩子不喜欢说话。其实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到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人就显得内向,不敢看陌生的人,对陌生人的问话似乎听不见,在辅助或提示下能回答,但显得很害羞和害怕。
现在儿子的情况令我着急,上周一节语文课他没有写一个字,问他学的什么也回答不上来,反而把橡皮咬得伤痕累累。我在外面看到他一直在做小动作,下课后进教室看到橡皮的惨状,立即腾起一股怒火,越来越不像话了,起初是乱画,画书,画铅笔盒,玩铅笔盒,把铅笔盒没收,另换一个,强调不能画书,要画就画在专门的图画本上,后来渐渐地画书少了(偶尔还画),开始咬铅笔盒,严厉制止,这不 ,开始咬橡皮了。。。中午回家,我让他把语文课本和田字格拿出来,要他翻到刚刚语文课学到的那一页,还好,能翻到,问他学了哪几个字,因为有明显的“我会写”在课本上,所以他指了指。但不认识。要求他在田字格上一个一个的写字,每个字写一行(9个),带一个拼音。他不会,知道先去描课本上的,但不太配合写这么多。我严厉的告诉他:“为什么要你回家来写?因为你在课堂上没写,还咬铅笔了。同学都会了,你不会,所以你得回家写。写不完不要吃饭。”我还生气的让他看被咬的橡皮,问他知不知道脏,或许我严厉的表情让他有点害怕,他开始写字了,起初写的很快,还不用我把着他的手教,后来因为多就不想写了,我再次强调他没在课堂上写所以要罚他回家写,在督促下他又开始写了,期间大姑妈回家了(和孩子感情很好,就是不知道从自理方面开始锻炼他,总是惯着他喂他吃饭),我向她摆手不要同情他;奶奶说吃完饭再写,也被我拒绝了,因为他今天必须要为他上课不写字咬橡皮付出代价。还好吧,经过半小时,他写完了5个字:毛巾包尺牙。是新学的字。我赶紧表扬他写的又快又好,快去洗手吃饭吧。通过这点,我觉得孩子在课堂上根本听不进去,一旦进入自闭状态,老师现在是没法拉他出来,因为老师说过要讲课,要考虑其他13个孩子,不可能时时提醒,何况他还不听。我想过陪读,一直在犹豫这种状态下应该是要陪读的,但在刚入学的一个半月,我陪读了,最初一周,效果很好,后来他就开始和我说话,我不理,他就一直问我,没办法,我只好小声的告诉他不要说话;辅助他听课写字做作业,他反抗,并大声的说“不要”;每次去上学都要拽着我,去哪都要我跟着,休息日一看不见我就找。我感觉他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了。后来因为学校要我写申请说明孩子是特殊的,办B类学籍,我拒绝写,学校不给办学籍,班主任老师的态度很差,在课上说不能因为个别同学的表现影响全班的荣誉;对我说因为我在陪读,所以学校对孩子的安全不负责任。我在沟通无望的情况下想转学,没想到正在这时父亲突然病重,我只好放弃孩子的上学先和父亲治病,期间孩子就一直在家。一个半月后,孩子来到这所私立学校上学,他已经落下课了。看到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我想陪读。又想想前面失败的求学和陪读,又犹豫了。若学校许可陪读,我能不能请个人来陪读呢?但这个人不好找,我在一个小县城里,人们对于自闭症还没有半点认识。若再由我来陪,还真担心孩子会又依赖上我。老师反映孩子在课上学的很少,但很聪明,比较适合单独教。我只能苦笑。这些年来我一直是单独教,从教他和我配合开始,一点一点的教,现在他和别人的配合还没有泛化,而他已经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想就让他在一年级开始泛化吧,没想到问题多得让我手足无措。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孩子的状况,我也担心自己现在只看到孩子的不足,所以先简短的写这些,请朱老师费心再看看,帮我出出主意是否要陪读?
作者: jinglenn    时间: 2010-12-20 13:39
标题: re:群群妈妈,先要说,不要因为孩子咬橡皮而生...
群群妈妈,先要说,不要因为孩子咬橡皮而生气。这个行为的原因还不明确,如果只是在上课的时候咬,其它时候不咬,可以排除“自我刺激”;反对来很有可能是孩子内心比较焦虑,又或者无聊,才会有这类行为。而焦虑和无聊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孩子上课听不懂老师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陪读自然是比较好的选择。

然而,你也提到陪读的种种弊端,在大环境里,确实对其他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如果要再去陪读,必须把应对这些行为的方法都想好了,才能去做这件事,否则以前的失败可能又会再重演一遍。

几个行为先要建立一下:第一,平常不能让孩子太依赖你;第二,指令的立即服从性(这个你说你已经在做了);第三,对于你说“不”的接受性(每天挑一两个孩子提的要求来拒绝,呵呵,让他习惯妈妈是会说“不”的,而且说了“不”之后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你前面描述的一段写作业,呵呵,说实在,对于孩子来讲挺大工作量的。这里的工作量的大,不是真的“量”大,而是由于孩子不喜欢这个作业而相对“量大”。你的坚持是可以的,但在孩子写的过程中有没有使用强化物呢?还是你使用了,没有提到?有没有在过程中一直夸讲和鼓励孩子呢?(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在课堂上写作业而觉得不应该夸奖孩子了——孩子没有在课堂上写,不是他淘气,而是他做不到啊。)

先从前面提的这个几个方面着手吧。目前来讲,孩子能在课堂上坐下来就是不错了,落下的课,家里尽量给补吧。至于学校听课的部分,如果孩子对指令的服从性能提高一点,再通过一些方法,比如代币制,来看孩子能不能听老师的话。

供参考。
作者: 601374716qq    时间: 2015-2-26 20:28
标题: re:学习了
学习了
作者: sinbadideal    时间: 2017-10-6 21:31
马克一下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