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418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网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 13:1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
很多少儿图书绘本,挺好看的。[EM13]
2#
发表于 2009-11-2 18:59:44 | 只看该作者

re:去看看

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3 11:03:03 | 只看该作者

re: ...

                                                                             
雪人(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The Snowman         

                      (英)雷蒙·布力格
(英)雷蒙·布力格
            
少年儿童 2006年03月 出版            
邮购编号:I11384
            原价:32.8        会员价:26.2
        会员折扣:80%                  
开本:16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0~99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推荐人:彭懿 (作家、图画书研究者)

内容简介

少年早上起来,发现窗外已经是雪花飘飘了。他冲出屋去,堆了一个足足比他高出一倍的雪人。他给它戴上了帽子,系上围巾,又用橘子给它装上了一个大红鼻头,用煤球做了眼睛,再画上嘴。哈,一个活灵活现的大雪人!

可这天夜里,少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半夜12点,他爬了起来,打开了前门,哇!他发现雪人活了,雪人正摘下帽子向他致礼哪。

少年请雪人来家里坐客,这让这个冰冷的巨人非常兴奋,它看了猫、看了电视、试着开了开灯、把厨房的纸巾全都扯了出来,它喜欢大嚼冰块,但它怕火。少年“嘘”了一声,轻手轻脚地把它领上楼,带进爸爸妈妈的卧室,让它看熟睡的爸爸妈妈。它盯着爸爸浸在杯子里的假牙看了半天,还戴上妈妈那顶缀着一朵紫花的宽檐帽,系上爸爸的领带,戴上爸爸的眼镜,穿上爸爸那条系不上扣子的裤子,照起了镜子。然后,少年和雪人在楼下共进了一顿丰盛的烛光晚餐。

接下来,该轮到雪人了。

它拉着少年出了门,手牵手地一起飞到了风雪交加的天空上。飞过荒野,飞过了一个看上去像是俄罗斯或是中东的地方,降落到了看得到海的栈桥上。可看着看着,雪人突然发现不对了,天边出现了一抹红霞,不好,太阳要出来了!

它拉着少年飞了回去。

他们平安地降落在了少年家的院子里。少年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雪人,推开门,在爸爸妈妈起床之前跳到了自己的床上。可是当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少年冲到屋外却发现他的新朋友已经融化了,只剩下了一小堆雪、一顶帽子、围巾以及几个煤球。

作品解读

《雪人》是一本无字书。

本来,一本无字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雷蒙·布力格的这本《雪人》却让书评家们沉不住气了,兰登书屋的书评一上来就用了一个重重的感叹号:“即使是一个学龄前的孩子也可以读懂这个故事——因为它没有用一个字!”还有的评论者干脆站出来反问读者了:“讲故事还用得着字吗?”

这个发生在寒冷的冬夜里的幻想故事太迷人了,雪住了,男孩发现门外被一片奇异的光照亮了,那个白天他堆的大雪人竟然动了起来!于是,他把雪人让进屋来,男孩家里的一切都让憨态可掬的雪人好奇,他看完梵高的《向日葵》,又盯着杯子里男孩爸爸的一副假牙发了一会呆,然后在天亮之前,看上去那么笨拙的雪人竟扯着男孩就飞上了漫天雪花的夜空……这个故事很美,很温暖很抒情,就是太伤感了,一个被男孩赋予了生命的雪人,太阳一出来就融化了,那么快就结束了短短的一生。故事的最后,那个男孩背对着我们站在那里,我们看不清他的脸,但他一定在为朋友的消失而流泪!  

“雷蒙·布力格居然用如此寒冷的主题创造了这样一本温暖的书,真是了不起!”——在1978年《雪人》刚刚出版时,《书目》杂志就发出了这样的惊呼。它很快就被宣布为一部经典之作,并获得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图画书大奖和其他许多的荣誉,成为了一部冬季的阅读经典。

《雪人》依旧采取了多格漫画的形式。我数了一下,《雪人》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167幅图,有的页多一些,比如表现男孩给堆好的雪人用煤球和橘子装上黑眼睛和红鼻头子的一页,就有12幅小图;有的页少一些,比如雪人拉着男孩的手腾空而起的那一页,一整页只是1幅大图,那一格格的画面充满了静与动。

举个例子吧,你看,当雪人冲男孩一挥手,无声地说“跟我来——”时,画面开始逐幅加大,因为是向着一个方向在奔跑,所以给人一种画面动起来了感觉。到后来,画面甚至是两页合成了一幅,一下子把情节推向了最高潮!而在全书的最后,男孩突然在散落着几个煤球的那堆雪前站住了,这时,像定格一样,把画面缩到了最小,让无声的空白将那个悲伤的男孩紧紧地裹住。戛然而止,一个奇迹结束了,留下的只是静静的悲哀。

雷蒙·布力格说常常有人问他画《雪人》时是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技法,他说他没有用普通的钢笔或铅笔勾线条,也没有用任何墨水或水彩涂色。它全部是用彩色铅笔(pencilcrayons)画出来的——它的笔触温暖朴实,特别是那种柔和的暖色调,与这个冬夜里发生的梦幻般的故事吻合极了。

还有人曾经追问过雷蒙·布力格:为什么《雪人》连一个字也不用呢?是静夜里发生的故事的象征吗?他回答说不是,他说他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过让雪人开口说话,主人公不说话,其他人就没有必要说话了,于是就自然而然地画成了这个样子。

对于孩子来说,无字书还有几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孩子们可以一边看画,一边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满足。而且,还可以为这本书重新编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尾,比如说:“这天晚上,有人来敲门了,男孩开门一看,原是是雪人又活了过来。”或者编一个更浪漫的的结尾:“雪人在太阳升起的一刹那,就变成了一个雪之精灵飞上了雪花飘飘的天空。”

关于作者
    雷蒙·布力格(Raymond Briggs),1934年1月出生于英国伦敦温布尔顿。先后在温布尔顿艺术学校和伦敦斯雷德艺术学校学习印刷、艺术和美术。他最初从事的是广告业,很快他发现这个行业并不属于自己,从此转向儿童插画行业并兼职担任教师。
他为孩子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是《奇妙的房子》(The StrangeHouse,1961),而最初使他声名鹊起的作品是第四本图画书《鹅妈妈的财宝》(The Mother GooseTreasury,1966)这本书获得了1966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他的作品还有1973年第二次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的《圣诞老爸》(Father Christmas,1973)和《当风吹来时》(When The Wind Blows,1982)。

获奖及推荐记录
●1979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大奖
●1979荷兰银画笔奖
(Dutch Silver Pen Award )
●1982年英国维克多&阿尔伯特博物馆弗朗西斯·威廉奖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Francis Williams Prize )
●国际阅读学会“孩子的选择”
●1982年拍摄的同名动画片获美国奥斯卡奖动画短片奖提名

摘自21世纪出版社《图画书:经典与阅读》·彭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1-3 11:09:15 | 只看该作者

re: ...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If You Give A Mouse A Cookie         


综合推荐级别: 5.0         
            (美)劳拉·乔菲·努梅罗夫
(美)费利西亚·邦德
任溶溶
            
少年儿童 2005年08月 出版            
邮购编号:I10702
            仅作资料使用                  
开本:20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0~3岁 3~6岁 6~9岁                                    
                                                                                               [TD=3,1]
  


  


                                                                               

红泥巴书评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电视教育节目叫做“阅读彩虹”(ReadingRainbow),挑选一些特别有创意的书向孩子们介绍,介绍的方式同样非常有创意,因此深受孩子和大人的喜爱。“阅读彩虹”节目为《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专门做过一期,它的导引是这样的:主持人首先带大家参观一个保龄球馆,扔出保龄球后,摄像机的镜头就跟着这个球做一次小小的旅行,沿球道击中球瓶后进入后台的输送系统,最后球又滚回了前台的球架。这次小小的旅行向我们很直观地展示了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事件常常是一个接一个发生的,前面的事件与后面的事件存在着某种关联。这恰好是《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传达的重要信息。在那个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甚至带孩子们去参观了保龄球工厂的运作。  
  当然,如果仅仅用前后关联现象、因果关系来诠释这本书将会很无趣。孩子们痴迷于这种简单得出奇又搞笑得出奇的故事自有他们的道理。在逻辑上,它类似那个“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的古老故事,一直可以循环往复地讲下去。但是它的细节更丰富,而且将孩子和大人的角色进行了微妙的转变,小读者从老鼠身上看到了自己,大读者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
   这是一本可以用来做各种游戏的书。至少可以来做一个模仿讲故事、故事接龙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在故事的结尾必须回到故事的开头。孩子们对此非常着迷。作家与画家这一对组合,他们自己都迷上了这种游戏,他们又陆续创作了:《要是你给驼鹿吃松饼》(If You Give a Moose aMuffin)《要是你给猪吃煎饼》(If You Give a Pig a Pancake)《如果你带老鼠去上学》(If You Take aMouse to chool)。
    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彭懿先生在即将出版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中有一篇详尽的导读,如下:


【内容简介】
    一只穿着背带牛仔裤、背着绿色小书包的小老鼠,走近一个坐在院子里吃饼干、看图画书的小男孩。
    这时如果他给了小老鼠一块饼干,会发生什么事呢?
    如果你请老鼠吃饼干,他就会跟你要一杯牛奶。
    你给他牛奶,他一定会跟你要吸管。
    喝完牛奶,他就会要手巾。抹过了嘴,他就要照镜子,看看嘴上有没有留下牛奶胡子。一照镜子,他就会说头发也该剪了。他一定会跟你要一把剪指甲的小剪子。
    他给自己剪过头发,就会开口要扫帚扫地。他会认真地扫起地来,会越扫越起劲,把所有的房间都扫过,还会卖力地拖地板。
    干完了,他一定会想睡个觉。你就得替他弄个小盒子当小床,还得有枕头,有小被子。他会爬上他的床,看看怎么躺才舒服,还会一遍又一遍地拍松他的小枕头。他一定会叫你念个故事给听。
    你依他的意思,给他念你的一本图画书,他就会叫你让他看里面的插图。他一看插图,高兴起来,就会说自己也想画一幅。他会跟你要纸、要蜡笔。他会认真地画一幅图画。画完了,他要签名,就会跟你要一支钢笔。
    签完名,他就会说想把他的图画挂在你的冰箱上。他的意思是叫你帮他找透明胶带。他贴好了图画,就会退后几步,站着欣赏。他看着冰箱,就会想起——他有点口渴。当然啦,他会跟你要一杯牛奶。
    他一开口要牛奶,八九不离十,一定还会要一块饼干,好让他就着牛奶一起吃。

【作品解读】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不然,劳拉·乔菲·努梅罗夫和费利西亚·邦德这对黄金搭档就不会又一鼓作气地推出它的续篇《要是你给驼鹿吃松饼》(If You Give a Moose a Muffin)《要是你给猪吃煎饼》(If You Give a Pig aPancake)……了。
    “If You Give a……”系列来势凶猛,难怪有人惊呼:“‘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孩子们是它狂热的追捧者。
  一位美国的母亲在Amazon网站上毫不吝啬地给这本书打了五颗星,还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十七个月大的儿子从他的一大堆书中发现了这本书。每当我试着给他别的书想让他妥协时,总是遭到他的抗议。他太喜爱这个故事了,知道什么时候该翻到下一页,而且不可取代。我曾经把它藏了起来,好让我能够为他读新的书,可是他总能把它找出来,拿到楼下,坚持让我放下一切事情来回想什么是他最喜爱的故事。”
    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它呢?
    首先是因为劳拉·乔菲·努梅罗夫创作的这个逻辑古怪的“If You Give a……”的故事太好玩了。
  其实,书里的小男孩不过是随手给了小老鼠一块饼干,可谁会想到就此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呢!这个穿着一条又肥又大的牛仔裤的啮齿动物实在是太得寸进尺了,你给他一块饼干,他就要一杯牛奶;你给他一杯牛奶,他就要一根吸管……于是,这个圈子就开始无休无止地兜了下去,麻烦来了,你再也摆脱不掉他的纠缠了,到最后,家里一片狼籍,变成了一个乱糟糟的垃圾场,精力旺盛的小男孩终于被比他更加精力旺盛的小老鼠累趴下了,精疲力尽地睡着了,而老鼠却又精神头十足地吃起了饼干。
    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兜了回来。
   在这本书里,因果关系真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环环相扣,一块饼干,既是故事的结尾也是它的开始。哇,接下来可怕的一幕又要重演了,这太可怕了!孩子们一定会咯咯地笑出声音,一定会缠着大人重读这一页,因为他们知道老鼠又要说什么了。孩子们喜欢老鼠这个一刻也不停的小捣蛋鬼,更乐意看到那个被老鼠玩弄得头昏脑胀的男孩的样子。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从男孩的身上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不过,他们的父母却一定会从这只小老鼠的身上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
    我们再来看费利西亚·邦德的插图。
  有人形容她把插图画得兴高采烈,确实,她那一幅幅用颜色和钢笔画出来的简简单单的图,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无厘头、更加好笑了——你看,老鼠说要一把小剪子剪头发时,他头顶上只有短短的一根头发,可是在下一页,他却在镜子前面咔嚓咔嚓地剪下那么多头发!还有,老鼠拖着扫帚,竟会从地板上扫出一堆堆小沙丘一般高的灰尘!你再看老鼠画的那张一家人手拉手的画,他的妈妈和姐妹穿得多么新潮啊……费利西亚·邦德真是画活了这只顽皮、好动而又急不可待的小老鼠。
你说,孩子们怎么能不喜欢这样一本好玩的书呢?
  劳拉·乔菲·努梅罗夫说这本书的灵感是来自于一次让她昏昏欲睡的长途汽车的旅行。她说她实在是太无聊了,就幻想动物们在吃她喜欢的食物,先是一只猩猩在吃皮萨,接着是一匹斑马在吃西瓜,然后是一只小老鼠啃吃巧克力饼干的画面!可是恐怕不会有人想到吧,她的这个故事在被HarperCollins出版社买下之前,曾经遭到了九家出版社的拒绝。
    因为这本书使用了“如果你给……”这样一个句型,所以有人设计了如下这样一种延伸阅读的方法——
    ●利用故事的结构。阅读了开头几页之后停顿一下,让你的孩子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等到第二次阅读时,他或是她在每翻一页之前把单词大声地读出来。
    ●让你的孩子依据连锁反应来编故事。故事的开始可以这样说:“要是你给__一个__……”
    ●小老鼠画了一幅它的家人的画,让你的孩子画一幅他或她的家人的画。
    ●为你的小老鼠做饼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1-3 11:13:26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张老师,挑了两本我看过的,放在了上面...

谢谢张老师,挑了两本我看过的,放在了上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1-4 07:37:10 | 只看该作者

re:非常感谢楼主的推荐,非常非常棒的网站。

非常感谢楼主的推荐,非常非常棒的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1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