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什么是ABA?换一个角度来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10 11:58
标题: 什么是ABA?换一个角度来理解
想开这个贴子的念头,是看到经常有人问ABA与其他方法的关系,还有批评它导致刻板行为云云之后产生的。

我本不是ABA的忠实追随者,看过我帖子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差点得出ABA不适合我们的结论。我也没有任何动机想去为他辩护,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家庭在用它,就已经证明了一切。

但是,读了很多帖子,还是有写一点随感的念头。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大家思考。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10 12:12
标题: ABA是什么?.
下述的定义是从网络韦氏辞典上抄来的,我都懒得翻译。这种定义是给专业人士看的,估计国内翻译的教科书上的解释与此大同小异。既不好理解,更容易让大家觉得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深的学问。真是这样吗?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 is the science of applying experimentally derived principles of behavior to improve soci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 ABA takes what we know about behavior and uses it to bring about positive change (Applied). Behaviors are defined in observable and measurable terms in order to assess change over time (Behavior). The behavior is analyzed within the environment to determine what factors are influencing the behavior (Analysis).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另外一种解释,觉得很有意思,把它拷下来,然后加上我的翻译。我觉得这个定义算是抓到了精髓:

There's very little to argue with the ideas that we do things more often when they have positive consequences (reinforcement), that when we don't know how to do something we need help to learn how (prompting), that such help needs to be eventually removed if we are to do the skill on our own (fading), and that we get better and better at things as we practice them more (shaping)。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做对了的事情,一如我们喜欢吃好吃的食物或喜欢表扬一样,同样干砸了的事情,你肯定不愿意再去做(这就是“强化”);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希望会有外来的帮助(这就是“辅助”);当我们逐渐会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辅助就不再需要了(这就是“消退”);如果我们想把事情做好,需要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这就是“修正”)。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生活中都会经历的事情,好象没什么反对意见。你可知道,这就是ABA,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实践了ABA。

一句话,ABA在生活之中。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10 13:43
标题: ABA的桌面教学是怎样的?
在A Work in Progress一书中,有如何做桌面教学的描述,翻译如下:

每天可以安排2-3次训练,每次训练的长度可以逐步增加到2-3小时(这样保证每天4-6小时的训练时间)。训练之间要安排休息,包括小休息和长休息。训练课程最好在一天之中均匀分布(而不是持续进行),努力争取每次训练都很有收获。一周之中每天的安排也要均匀。

学习和玩耍在每一次训练中都要平衡,大约 50%的时间要用于结构化的教学,主要集中在认知和语言方面。应用回合式教学法(DTT)教孩子做任务,次数不限,可以从每组只做3回合到每组做50回合。这些取决于孩子的注意力,强化物的需求以及任务的难度。每组动作之间要有小的休息。

在每次小休息期间,可以给孩子玩具或其他强化物在桌上玩,也可以让他离开桌子。一般而言,离开桌子是最好的强化物。小休息的时间长度与孩子刚完成的任务成正比。例如,假如你做了一个很快的动作(3个回合),那么就让孩子休息半分到一分钟;如果完成任务花了3-5分钟,可以让孩子休息2-3分钟;如果完成任务花了10分钟,可以让孩子休息5分钟。这些指导是原则性的,具体情况必须参考孩子学习的特点。在小休息期间,部分时间可以是结构化的,如指导孩子合适地玩玩具;部分时间可以让孩子完全独立地玩,但不能让他从事自我刺激的活动。

每次训练其余50%的时间(不用于结构化的教认知和语言),包括上述的小休息和合适的玩玩具的时间,也包括户外活动,如散步和去公园的时间。这时,可以对已经学习的技能进行泛化,同时可以对孩子的行为在自然的环境里进行管理。原则上,每一个小时的训练需要有一个变换地方的长一点的休息(10-15分钟),如户外活动。变换场地和进行体力活动既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兴趣水平和注意力,也保证了学习和玩耍的平衡。

[原文见Ron Leaf & John McEachin et al. 1999. A Work in Progress: Behavi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a Curriculum for Intens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Autism. pp. 128-9]
作者: 521    时间: 2008-4-10 15:15
标题: re:您好考拉妈,探讨一个问题。先看下面的一个...
您好考拉妈,探讨一个问题。先看下面的一个小游戏:
桌面上有两个小碗,把其中的一个小碗底下扣一个小面包(这个过程让小孩子和天线宝宝都看到),然后问小女孩天线宝宝认为哪只碗底有小面包呢?这个一般小孩子是会答对的,因为小孩子和天线宝宝是同时看到面包放到哪只碗底下的。
下面再让天线宝宝转过身去,把面包换到另一只碗底下,再让天线宝宝转过身来。这时问小孩子:天线宝宝认为面包在哪只碗底下呢?这时候小孩子就答错了,他把他看到的说了出来,而不是天线宝宝认为的。
这是因为小孩子不能站在天线宝宝的角度去回答,只是想当然的把自己认为的加在了天线宝宝身上。

这种无法解读别人心理的毛病,我认为,用ABA是无法解决的。因为ABA能有效的解决行为、情绪,但却无法走进别人的内心。而floortime\RDI这种以互动来促进小孩子沟通的方法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皮毛之见,欢迎拍砖!呵呵。
作者: wenwenma    时间: 2008-4-10 16:14
标题: re:楼上说的这个小游戏,理解能力够的孩子是可...
楼上说的这个小游戏,理解能力够的孩子是可以做的。我给儿子做这个游戏时,他还没有做过RDI等训练,但是对于他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对于一些低功能的孩子,就算一直用RDI/floortime,他可能也无法做这个游戏。

孩子的理解力是满重要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ABA 训练出现问题,应该还是教育者的问题。我们在执行ABA的过程中也许犯下太多的错误,以至于人们认为ABA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其实看一看ABA的精髓:强化,辅助,分解,没有哪一项阻碍ABA“走进别人的内心”。如果想走进孩子的内心,施教者得想办法。如果施教者做法不对,就算RDI/floortime 也没办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不做争论,只是个人看法。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8-4-10 17:07
标题: re:对ABA的偏见估计多缘自回合尝试教学法。...
对ABA的偏见估计多缘自回合尝试教学法。有人看到如此10次一组地反复训练,其中还可能有全躯体辅助,带有强制性的,就很容易挂上马戏团的钩,说刻板,说不把人当人。
这个问题以前也讨论过,说白了,行为学家眼里,人就是大一号的白老鼠,没什么。

尽管DTT似乎那么不招人喜欢,但它的确是ABA中最具技术含量的一项操作手段。它有很多很细的技术要求,并不好掌握,但它总结出了最具效率的标准化步骤。有它作基础,对其他方面ABA应用操作相信应该只会更好。

4楼的问题,谁说那个“想法解读”的项目ABA不可教?当然可以教,把它分解开教。
没说ABA是万能的,有些问题,我觉得ABA教不了,别的方法也教不了,比如谁能教小猫背乘法口诀?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8-4-10 18:27
标题: re:对上面那个"心智论"的小游戏,还要记住:...
对上面那个"心智论"的小游戏,还要记住:这是针对四岁左右的自闭症孩子而言的,那些大一点的或者高功能的孩子,也是可以自己回答出来的.
作者: wenwenma    时间: 2008-4-10 18:31
标题: re: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已经要求预习和复习...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已经要求预习和复习了。很少有人把知识看一遍就全记住,有很多东西都要一遍一遍地去学。正常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的孩子。回合式教学是完全符合学习规律的,是教认知的好工具。但是在认知以外有更多的东西要教给孩子,包括情感方面的互动,没有人要我们把孩子的生活程式化,“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作者: 老枪    时间: 2008-4-10 20:01
标题: re:---QBB:没说ABA是万能的,有些问...
---QBB:没说ABA是万能的,有些问题,我觉得ABA教不了,别的方法也教不了,比如谁能教小猫背乘法口诀?

小猫是很难教的,智力虽高,指令控制较难。小狗是可以教的,马戏团这类表演多了。用的多半是ABA,再结合T-Bag的手势。


作者: mmm    时间: 2008-4-10 20:11
标题: re:老枪:用RDI/floortime 教小...
老枪:用RDI/floortime 教小猫呢?
作者: jiajunmei    时间: 2008-4-10 21:35
标题: re:老枪:你的帖子老是让我咧开嘴傻笑,笑完一...
老枪:你的帖子老是让我咧开嘴傻笑,笑完一想:嗯,有点意思!呵呵!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10 21:41
标题: re:非常高兴各位大侠,高手积极参与到这个话题...
非常高兴各位大侠,高手积极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请原谅由于时间的关系,每天只能见缝插针写一些。不过我要提前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要不诸位高手会先说了,我就不好写下去了。:-)

写这个帖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说明,ABA并不高深,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不仅可以在桌面上做,也可在地板上做,更可以把它融入与孩子交流的每一刻。象wenwenma说的就是很好的例子。ABA与其他方法不但不冲突,在实践中还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反反复复读了那么多ABA和floor-time书,就读出了6个字:“多交流,多鼓励”。

初步设想,我将就以下题目写一些感想:
1,ABA会教会孩子每一件事吗?不是,它最重要的是交给孩子学习的能力。
2,ABA就是在桌面上做的回合式教学法吗?不全是,还有其他方式。
3,做ABA会和做floor-time,RDI等方法冲突吗?在某种程度上会,但他们根本上并不冲突,在实践中也能很好的结合。

对不起,今晚写不完了,明后天再续。


作者: niuniuma    时间: 2008-4-10 23:14
标题: re:RDI/floortime 教不了动物,...
RDI/floortime 教不了动物,因为它们是为人而设。自闭的孩子长的是人脑,比动物的高级多的多的多的多了。

ABA也是为人设。否则有了巴扑洛夫,为什么还要洛瓦斯, 及Ron Leaf & John McEachin.

热烈期待考拉妈继续开讲ABA.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8-4-12 16:50
标题: re:我举个ABA与RDI的一个操作上的冲突。...
我举个ABA与RDI的一个操作上的冲突。最初期的目光对视训练,ABA要求辅助的,就是叫他名字后立刻“掰头”然后奖励。10次一组,这吓倒了很多人,斥之不人性。RDI的作法是,叫名字后,在自己头上顶个花盆,如果孩子没看,再换个招,怪叫一声倒地....(很人性,要苦苦我,不能苦孩子)。

我个人推荐ABA的教法,因为它强调了辅助,相比之下RDI在这里更多地强调了“搞怪”,以期更刺激的方式“唤醒”孩子。从强化上说,RDI可能更自然,可是不知道何种搞怪能够有强化作用之前,只能等,等他看过来。
我这里说的这些RDI的不是,如果再了解了ABA的一些细节要求之后,也许可以做的更好的,也许就叫“结合”了吧。

我理解,各种教学中,如果结合ABA的要求,有两条我想必须贯彻 -- 及时地辅助和强化。不能辅助的别去教,不能强化的别去教。
他做不到又得不到及时辅助,那你的指令或前提刺激最终都化作泡影。
他做到了却得到不到及时强化,那你就别指望他下次再可能做对。
作者: mmm    时间: 2008-4-12 17:27
标题: re:秋爸爸举的这个例子,还忘了说一点 RDI...
秋爸爸举的这个例子,还忘了说一点 RDI 的“不是”:你在搞怪的过程中,也许把不好的东西教给了孩子。我们的孩子经常不分场合,想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他在地铁上,突然想起上次你把鞋子放在头上(为了吸引他注意力),他可能马上把鞋子脱下来放在头上。这个时候你让他放还是不让他放?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8-4-12 20:10
标题: re:我6楼所说的分解的意思:4楼提到...
我6楼所说的分解的意思:

4楼提到的那个测试,需要很多前提的,即便在最原始的这个研究中,也过多次改进,才获得一定程度的接受的。

给个衍生出来的简单的测试,拿一块糖纸包个石头去骗人,问问孩子邻家小军会上当吗?
别看这么简单,孩子要具备的前提能力不少。

就说4楼举例的那个吧,孩子测试前必须明白,面包原来在哪里,谁把他移动了位置,现在面包在哪里,还必须知道孩子已经观察到,天线宝宝没有看到玩具熊被移动(转过身去的含义)。
“原来”“现在”,首先,然后,最后,这些概念都要是教的。

一个想法解读的教学例子:
一张卡片,正面五星红旗,反面是雪山狮子旗。
立起来给孩子看五星红旗,问他坐对面达赖看到的是什么?

孩子答对了,好,通过测试。
孩子答错了,也别急,去政治局候补。
作者: vincent    时间: 2008-4-12 20:25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秋爸爸发表的内容:

一个想法解读的教学例子:
一张卡片,正面五星红旗,反面是雪山狮子旗。
立起来给孩子看五星红旗,问他坐对面达赖看到的是什么?

孩子答对了,好,通过测试。
孩子答错了,也别急,去政治局候补。


QBB这个段子像‘老枪’的语气哦。

作者: niuniuma    时间: 2008-4-13 02:01
标题: re:"我举个ABA与 RDI的一个操作上的冲...
"我举个ABA与 RDI的一个操作上的冲突。最初期的目光对视训练,ABA要求辅助的,就是叫他名字后立刻“掰头”然后奖励。10次一组,这吓倒了很多人,斥之不人性。 RDI的作法是,叫名字后,在自己头上顶个花盆,如果孩子没看,再换个招,怪叫一声倒地....(很人性,要苦苦我,不能苦孩子)。"

补充地板时光的方法:如果孩子在不停的关门,和他接近,看他关门,然后慢慢再挪近,和他一起关门,然后获得孩子心理接受后,将手放在门和门框之间(obstruction),期待孩子会奇怪一下,看我一眼,达到目光对视,或者说是一个交流的会合。
作者: mmm    时间: 2008-4-13 09:16
标题: re:我试过啊。我慢慢挪近,和他一起关门,然后...
我试过啊。我慢慢挪近,和他一起关门,然后把手放在门和门框之间,孩子没有奇怪一下,也没看我,而是接着关门,把我的手给挤了 。。。
作者: 老枪    时间: 2008-4-13 10:40
标题: re:和楼上握手:我按10楼说的,脑袋上顶个靴...
和楼上握手:我按10楼说的,脑袋上顶个靴子去教我家的猫,结果脸被抓了。

vincent:像16楼这样,一脸坏笑地拿派对政治局说事的,这论坛大概只有QBB一个。如果可以选择,我更倾向学他在QTV上语重心长,细腻伤感的煽情风格,只是这个是天然素质,骨子里的东西,学不来的,只有仰视的份了。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8-4-14 14:54
标题: re:我笑坏了,而且还是坏笑。老枪不让拿政治局...
我笑坏了,而且还是坏笑。老枪不让拿政治局说事儿,这下好了,那边Vincent开始直接拿“老枪”纳闷解闷了,且跟者众,可见老枪的人缘--贼好。
V疑的没错,老枪的马甲肯定有过混淆视听的时候,所以,我如今也不敢确定16楼的是我写的还是QBB写的了。呵呵,乱了乱了.....
[鞠躬,下。]

[考拉妈妈,上。]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14 15:09
标题: re:后悔开这个贴子了,实在是坐不下来,幸亏秋...
后悔开这个贴子了,实在是坐不下来,幸亏秋爸爸等一众高手在此救场,多谢。

niuniuma和melon妈妈谈了一些关于ABA学习方法的心得,挪过来借花先献一下佛,改天有功夫再接着聊。

niuniuma写到:
“我昨天才看了一本书,2007年出的(Right from the start,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by Sandra Harris, Mary Jane Weiss),说实在很开眼。两个作者都是博士加ABA训练师。她们说ABA框架中,包括DTT(回合式,结构化的,学习技能的)和自然法(naturalistic methods). 书中提到,DTT非常有效,学习技能等。还训练孩子学会对指令做出反应,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技能。但是对主动性(initiate)培养不太有利。而自然法naturalistic method就可以很好的补充这个问题。自然法中包括:incidental teaching, 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 ,natural environment training.

这个incidental teaching和地板时光很象了,都是要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疑问,都是根据孩子自己选的兴趣来学一个东西,两者都将主动性initiative作为培养目标。如果说ABA incidental teaching和地板时光有什么不同,我看是地板时光有那个非常棒的幼儿发育6阶段作为大纲,指导整体思想。但是具体到操作上,往往太随机了,总是会遗漏什么重要的能力忘了教吧,或者面对具体问题脑筋不够。而ABA的特长就是,即使是incidental teaching 也是在一个系统的机能训练计划大纲下,各个技能,包括认知的,情感的,还有社交的,各个击破,教起来有依有据,不会遗漏,而且处理教学具体问题时,ABA 的技巧是真有用!比如我个人,是先接触的地板时光,非常感谢那6阶段的描述,让我很了解了一下幼儿发育学。但是看到了此书中ABA计划表中教什么,怎么教,才觉得找到了具体的指导了。

地板时光的不足是(也是incidental teaching的不足),因为跟着孩子兴趣走,那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就学不了。地板时光也许可以试图扩展,扩展,再扩展,但是因为孩子兴趣不足时,扩展他也不学,或本来就能力有限,再加无兴趣,吸收的少,所以,还是要用DTT分解式方法,有鼓励的学,才有效。

这本书中还提到,孩子刚起步时,用DTT多些,然后,自然法可以随后跟上。

所以我觉得按照此书所言,如今的ABA训练计划,是非常好的。

如果要找一个ABA方法的不足,我认为应是在情感教育上扩展潜力较差。因为,情感的东西是最好在生活中应景应情的讲,才能体会细腻丰富,而且感情是最需要扩展的,和地板时光的常采用的扩展招数相符。而地板时光又很重视运用affect贯穿教学,对情感的培养十分有利。说起情感教育,地板时光讲过借鉴了 psychodynamic的方法。我的理解就是试图把情感用语言来描述出来,并用语言或玩耍的方式将情感的矛盾之处表演,并最终疏通解决。真是好的情感教育法。”

melon妈妈写到:
“我也顶妞妞妈!其实ABA做到最后大部分都是Incidental teaching, 跟Floortime什么的越来越像。我觉得这也更考验做的人的水平,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而是要根据孩子当时的情况随机应变也能不断扩展孩子的兴趣,语言,感情交流等等。”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17 12:49
标题: re:再做点省事的,把嘟嘟妈写的给挪了过来(中...
再做点省事的,把嘟嘟妈写的给挪了过来(中文是自己的翻译):

看看ABA是如何把复杂的任务分解,一步一步教的:
1.Identify component steps ( Task Analysis )[先把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可以几步完成的小任务]
2.Teach one step at a time [每次只教一个步骤]
3.Provide repeated practice [要不断地重复]
4.Use prompting and prompt fading as necessary [要提供辅助,而且需要的时候要及时消退辅助]
5.Reinforce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s of desired response [对于逐步接近目标的努力提供强化]

各位想一想,大家在学驾驶的时候,学打篮球的时候,学钢琴的时候,学滑雪的时候、、、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练,不论他懂不懂什么是ABA,什么是行为学,哪一个不是遵循的这个步骤?谁不是这样学会那些本领的?自闭症孩子只不过在更广的范围里需要分解更多的步骤。仅此而已。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17 13:06
标题: ABA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1)
谢谢niuniuma和冯版的鼓励,从今天开始抽空写一写学习和实践ABA的体会。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就不去说他们了,从Lovaas开始吧。

从40年代Kanner发现ZB,到9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出台目前的诊断标准以前,被诊断为ZB患者的概率很低,而被确诊者都具备非常严重的症状。所有的问题都不说,最核心的是这些人根本没有学习和认知能力。今天,当很多人谈论学习和认知的时候,潜意识里一定把它与知识联系起来,就是academic的东西,从小学直到大学。即使是说ABA教孩子认知快,心里也一定想的是这些东西。

但是事实上,在心理学里,认知(cognition)的范围很广,包括记忆,感觉,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新的研究把情感也包括了近来。ZB的人因为没有这些能力,周围世界上的一切对他们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也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

直到60年代,在Dr Rimland的鼓励下,Dr Lovaas第一次在实验中引入了上述两位大佬的理论,发现ZB的人是有学习能力,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教他。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创造合适的环境(如提供辅助和及时的鼓励等),ZB和正常人群的学习曲线是一致的,而没有了这些措施,他们就会变得区别极大。ABA应运而生,就是这些合适措施的集成。(待续)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23 10:22
标题: ABA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
在“我家宝贝进步了”栏目的自留地里,我曾经写了如下的内容:
“从儿子1岁多会走路到两岁多,每次外出见到人,都教他招手说hello,估计上千遍是有了,没有任何收获。去年中参加干预项目后,在桌面上用回合教学法(discrete trial)教挥手,大概用了不到100个回合,就会了,而且后来也没费多少困难很快就推广到生活中去了。

不禁想起多年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同志们哪,枪是昨天的枪,人是昨天的人,为什么昨天打败仗,今天打胜仗?......”

分析当初为什么教不会孩子的原因:1,没有把复杂的动作分解,招手的动作起码包括两部分:把手抬起来,和挥动两个动作。由于孩子当时没有模仿能力或者模仿能力很弱,一个完整的动作,他无从理解和模仿;2,这个动作细究起来,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两步动作,由于我们做得快,他很可能无法抓住要领和过程,或者即使他能模仿,也太困难;3,很少的时候,我们也给他提供了辅助,如举起他的手晃了晃,但是没有及时加以强化和鼓励。而我们当时的做法,是参照一本育儿书上说的,等别人走后,对他说“You should wave your hand”,或者是“You should say hello”。现在看来,这是有责骂他的意思,实际是负强化,儿子可能对此更为反感。4,没有单位时间尽可能多地重复,和别人擦身而过,这个教的过程也就结束了。因而这个动作不会在他的大脑里留下很深印象,当时也许记住,过后就忘了。恐怕这就是花了一年多时间,用incidental teaching的方法没有教会他招手的原因。

当然,那个时候他的模仿能力很弱,如果有的话,需要手把手辅助和及时强化。今天,他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已经不需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做得那么复杂了。但很多经验还是证明,用ABA的方法教他学东西就是快和有效。      

作者: niuniuma    时间: 2008-4-25 08:39
标题: re:嗯。认真思索中。提个问,孩子会招...
嗯。认真思索中。

提个问,孩子会招手,也会同时招手并说hello,但是遇到人从来不说,别人说了,提醒她说,她也会等到别人都走了,散掉了,才说出来。几年都过去了,还是这样。难道用incidental teaching真就学不会?一定得找个人,先面对面说,再从屋子各个角落说,最后再演习一进门来的一霎那说,还要掐表(练习回答速度,据说统计3秒钟没有回答,别人就会失去等待的兴趣了)?

其实这么写下来,还真就觉得必须这样练才行!
作者: niuniuma    时间: 2008-4-25 10:07
标题: re:"多年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同志们哪,枪是...
"多年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同志们哪,枪是昨天的枪,人是昨天的人,为什么昨天打败仗,今天打胜仗?"
BTW,这是那部电影?差不多的老电影我也都看过啊,怎么没印象。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25 12:36
标题: re:《万水千山》,上小学三四年级时看的。我把...
《万水千山》,上小学三四年级时看的。我把句子顺序倒过来了,原来是说“为什么昨天打胜仗,今天打败仗”,讲的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之后,红军叔叔想念毛爷爷的事......:-)
作者: janehuang    时间: 2008-4-25 13:24
标题: re:重读一遍,依然有收获,感谢考拉妈妈和各位...
重读一遍,依然有收获,感谢考拉妈妈和各位ABA高手。

读OY的ABA初级训练计划里的一个操作,有一个疑问,放在这里,希望能得到解答。
大意是“当孩子错了,把桌子上的图片撤走,转过头3-5秒,然后重新开始”,这里,“转过头3-5秒”是什么作用啊?
我自己感觉,这个转过头别过脸,有点不太近人情,我自己把RDI的方法融进去,擅自改成:脸上现出沮丧的表情“孩子,错了!”然后再换上高兴得表情“正确的是这个!”,然后重新操作。
作者: oy    时间: 2008-4-25 13:42
标题: re:我的理解是这样做,是为了不给孩子任何暗示...
我的理解是这样做,是为了不给孩子任何暗示。给他机会让他自己思考出结果来。我自己多给孩子作FLOORTIME,即使是让他matching也是随机穿差做一点。我没有亲自严格实践过这些ABA步骤。不知道其他ABA Fan是怎么理解的?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作者: janehuang    时间: 2008-4-25 14:47
标题: re:啊,真的啊,让孩子自己思考出结果啊!会不...
啊,真的啊,让孩子自己思考出结果啊!会不会给孩子造成混乱啊,因为既没有说对,也没有说错,孩子会不会疑惑啊,孩子会不会:转过脸=不理我了、不喜欢我了,而不是:转过脸=自己思考,这个解读比较难!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25 14:57
标题: re:应该都没啥问题吧?oy的做法,“当孩子错...
应该都没啥问题吧?oy的做法,“当孩子错了,把桌子上的图片撤走,转过头3-5秒,然后重新开始”,这是让孩子知道,错了,没有强化物,以此与做对了收到热烈的鼓励形成鲜明对比。而janehuang的做法,类似于verbal behaviour的做法,实际效果差不多。

先摘抄一段Lovaas Institute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后有空翻译一下:
Smith, Mruzek, et al. (2006) studied the effects of error correction procedures on rates of acquisition. Six children with autism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Upon making an error, the child either received a vocal "no," a model prompt, or no feedback. Based upon the variabilit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the results are not surprising: two children acquired skills equally as well with no feedback versus an error correction procedure; two acquired skills more readily with an error correction strategy; one learned most readily when an error statement was used; one learned best when model was provide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acquisition between these two strategies. One child acquired skills more readily with the modeling strategy, and one acquired skills more readily with the use of "no".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no single error correction procedure was identified as superior.
作者: 雨晨(爸爸)    时间: 2008-4-27 22:17
标题: re:这个帖子不错,希望各路大虾们踊跃讨论,多...
这个帖子不错,希望各路大虾们踊跃讨论,多拿一些实践的例子出来,分别用ABA和RDI实操一下。找出他们的共性,得到更完美结合点,让我们这些学生也能事半功倍的学习~!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4-29 13:35
标题: ABA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3)
谢谢雨晨(爸爸)的鼓励,忙中偷闲接着写点,欢迎大侠们接着讨论。

ABA起步阶段的训练,是以模仿和配对练习为主,而且是要求孩子坐在小桌子边机械地模仿。这一项目也经常被不同意ABA方法的人所指责,认为教孩子这些实在是没有意义,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这么做自然有其背后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是ABA在起步阶段的项目,到了中高级阶段以后,就没有人做这些简单的项目。至少在这一点上,很多批评的人有失公允,批评别人之前都不知道别人在干些什么。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对于ZB的孩子来说,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因而大脑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也与常人有异。Lovaas教授把孩子分为靠听觉学习的人(auditory leraner)和靠视觉学习的人(visual learner)。虽然没有准确的办法来测定,但据估计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后者;而且,即使对于少数的靠听觉学习的人,他们的视觉也比常人要强。绝大多数ZB孩子都有对名字没有反应,对于别人所说的话似懂非懂,原因在于语言传递的信息太多,速度太快,他们不能抓住,或者不能抓住全部信息。而这一缺陷早已存在,他们失去太多的机会,因而对周围环境,对别人的语言和行为都很难理解,也没有模仿和学习能力(其实两者互为因果)。

在所有的缺陷中,没有模仿和学习能力是最根本的一条,而教育训练就必须从此开始。做模仿和配对这两个项目的练习,首先是考虑到孩子们视觉的优势。因为大人做动作要求孩子模仿,孩子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信息在大脑停留的时间比单纯的语言要长得多。其次是便于辅助。讲话孩子听不懂,你不好辅助,但是让他做一个动作,完全可以手把手去教。再者,是能通过简单的成功,培养孩子模仿的概念和增强自信心,从而为学习更复杂的任务打下基础。第四,模仿也是配对(动作对动作),配对的一致性,对孩子也是很好的强化物,在有点感觉之后,孩子会很愿意做这个项目。第五,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成长更多地得益于同伴之间的模仿。具备了模仿和学习能力,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从同伴之处时刻学习,也有利于融入团体之中。

有人会抱怨,有些东西ABA不能教。但是,事实上哪种方法也不能教会你所有事情。最关键的是教会孩子学习的能力。ZB是一个很大的谱系,高功能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些能力,但低功能的就不一样了。但不管如何,缺陷都是存在的,而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也是同样存在的。以ABA的方法,从简单和细微的事情着手,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并没有什么坏处。

象4楼521提供的例子,几位大侠客已经回答了,这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水平。我想说的是,功能高的孩子可能已经明白了,可以通过floor-time或者RDI的方法练习。但是,对于功能低的孩子,ABA依然有它的用处,例如,孩子不明白,不会玩,我们可以手把手教他怎么做,我们就是这样手把手教会孩子做tea party(过家家)的游戏的。其次,这样的游戏,可以多次重复并辅以强化物,一是让孩子逐渐明白,二是在脑子里留下更深的印记。假以时日,孩子会明白的,然后再辅以泛化,逐步推广到其他游戏。例如,我们再教孩子做吃早餐的游戏时,倒牛奶和喝牛奶的假想动作,孩子就自己会做了。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5-8 10:43
标题: 经常被忽视的随机教学法 (1)
每当我们提到ABA的时候,可能多数人心中想到的就是回合教学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 method),想到的就是老师学生坐在小桌子前,老师说“这样做”(do this),学生在有辅助或者无辅助的情况下努力模仿。中间的插曲有可能是欢笑,更有可能是哭闹和斗争。

其实,作为ABA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随机教学法(Incidental teaching method),经常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原因有二:一是与DTT方法比较起来,进步慢收效少,不象教孩子拍手一样可以见到实际的结果;二是,在脱离机构化安排的环境下,有95%的概率,孩子会拒绝配合,相应地大人孩子都失去了兴趣。

那么,什么是随机教学法呢?各种教科书上有很多定义,太抽象了,这里选一个具体一点的:“应用随机教学法时,老师评估孩子不断变化的兴趣,跟随孩子的领引,限制孩子接触非常感兴趣的东西,设法在自然的环境下,对一个很有动力的孩子进行教学”(Anderson & Romanczyk)。

随机教学法主要用于教孩子新的语言,或者拓展已经掌握的语言。例如:
* 学会非常感兴趣的东西的名字和如何要求得到它
* 学会读词
* 学会用介词描述感兴趣东西的位置
* 学会用长句子描述想得到的东西
* 学会如何使用期祈始句要东西和如何玩, 等等

但是,不仅如此,该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在自我照顾,社会交往和学习等方面的教学。
(待续)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5-9 11:51
标题: 经常被忽视的随机教学法 (2)
应用随即教学法的关键是要抓住孩子的主动性(initiations)行为:

作为老师或父母,给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探索的时间(非正式的桌面教学时间),同时密切观察孩子,同时对孩子可能感兴趣的物体或活动心中无数,当孩子主动发起行为的时候,抓住机会进行教学。例子有:

* 把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放在他前进的路上,当孩子表现出兴趣要去那的时候,挡住他,要求他说出玩具的名字(如果已经有语言的话)

* 在饭前,或其他时间孩子去厨房找吃的东西的时候,观察孩子。当他表示对某种食物的兴趣时,要求他说出名字;如果孩子还没有语言,就要求他指;如果孩子已经能说出食物的名字,要求他说更多的词或句子。
......

随机教学法的好处是,不仅能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教孩子学习新的东西,还比桌面教学方法学的技能更容易泛化。
作者: ws120456    时间: 2008-5-9 12:50
标题: re:ABA是一种教育手段,因为咱们的孩子理解...
ABA是一种教育手段,因为咱们的孩子理解困难.这种回合操作正是弥补了他们的短处.关键

看我们是否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设定教学内容.有了目标,再用回合操作,达不到设定目标

再分解,降低难度,辅助.如果你设定的目标是理解别人的内心,也是可以用的呀!先讨论到

这.有时间接着聊.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8-5-9 16:08
标题: re:ABA方法,要求训练者在有了目标之后先对...
ABA方法,要求训练者在有了目标之后先对任务进行分解,把能想到的步骤尽量想到,步骤分得宁可细,不要粗。如果孩子的程度好,能力强,可以节省时间跳过一些步骤。但不要等孩子达不到目标时再回头去分解和降低难度。ABA不光是教育手段,它是行为学,心理学。
作者: vivian    时间: 2008-5-9 16:24
标题: re:在这儿请教各位ABA专家妈妈专家爸爸:如...
在这儿请教各位ABA专家妈妈专家爸爸:如何使用ABA帮助孩子如厕?
孩子的情况:11岁,无语言,基本不能交流,曾经有一段时间不需要尿布,在第二次退化过程中失去日间如厕能力,夜间知道控制自己不需要尿布.他们的父母现在比较心灰意冷,真的准备一辈子就这么接受他.昨天去孩子家里做客,从细节上处处可以感觉到孩子想与他人交流的欲望,但苦于能力实在太低.他能感觉出我看他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每次他见到我,无论是在他家里还是在语言医生的候诊室里,他都会慢慢凑过来,背对着我坐到我的怀里,然后把真个人都靠在我身上,我可以感觉到他的心安.我实在不甘心让他就处于现在这个状态,我希望通过帮助孩子如厕成功,鼓励他的父母继续和他一起努力.

因为网上的查询功能还没恢复,不知道有没有人问过相同的问题.先谢了.
作者: 雨晨(爸爸)    时间: 2008-5-9 20:07
标题: re:心情沉重,感觉他的情况不是简单目标分解就...
心情沉重,感觉他的情况不是简单目标分解就能解决的。目标有了,分解起来也不一定很难。有一点应该肯定,按照分解的目标运用ABA去做,一定会进步的,但是单位时间进步程度就很难说了,哎,还是专家解答吧。。。。。。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5-10 12:40
标题: re:vivian: 试一试TEACCH的方法...
vivian: 试一试TEACCH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图片和结构化的辅助,当然,还要有耐心。
http://www.teacch.com/toilet.html
http://www.nas.org.uk/nas/jsp/polopoly.jsp?d=1071&a=3366

ABA从理论上讲,对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帮助,但是在实践中,还是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有一种说法是,孩子过了5-6岁以后,就不大吃这一套;很可能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大脑发育已经定型,改变起来困难多了。

TEACCH的方法,国内似乎了解不多,虽然在上海有人在用,不知道是不是罗意他们家。它的定位与ABA完全不同,ABA是以超越现实为目标,力争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着手,经过持续的艰苦的训练,至少争取部分孩子达到“康复”,而大多数得到改善。而TEACCH的方法是以承认现实出发,承认孩子的残疾和与众不同,努力争取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地得以改善。

象你提到的孩子已经11岁了,很多方面已经定型了,可能家长能做的就是努力去了解他,理解他,用结构化的教学方法,逐步解决他自我照顾等方面的问题,过decent life。

上述完全为GRGD,我没有见过岁数大和程度低的孩子,没有什么发言权。路过的各位大侠和老家长们,可能会有更过的好的建议。



作者: vivian    时间: 2008-5-13 16:07
标题: re:考拉妈,谢谢你的及时答复.这几天孩子们都...
考拉妈,谢谢你的及时答复.这几天孩子们都在家,今天才有空上来写几句.其实我自己一直主要用的就是TEACCH,这一两年随着勤儿能力的提高和自己经验的增多,我更多的是根据对勤儿的观察根据他的需求来调整教育计划和方式.我也参加过两天ABA培训,但对相关资料研究的不多。记得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曾说过,ABA 所采用的原理,是早就探索出的科学原理,基本所有的教育理论无论是特殊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有采用这个原理。ABA(Lovaas或其他ABA机构)也是从这个原理出发,逐渐找出自己的一套做法。其实我个人的感觉,无论哪种方法,其基本道理都是相似的,在实践上都需要我们根据每个孩子的本身情况调整。

TEACCH中对我们孩子的认同是比较符合我个人的理念,但我不认为TEACCH只是帮助孩子改善他的生活质量。我所知道的有自闭症的孩子中,"康复"(我不认同这个用词,不过使用这个单词沟通起来比较简单。) 最好的一个孩子,今年十九岁了吧,因为孩子的妈妈是心理医生对自闭症也一定了解,所以孩子两岁就得到了诊断。孩子的妈妈花了四年时间,分分秒秒全力投入,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TEACCH,孩子六岁后基本就不需要特殊干预。这个母亲的成功与其说是用了TEACCH,其实主要是她的用心。她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观察孩子,做非常详细的记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设定第二天的安排。她停工四年全副精力没有一丝不是用在她孩子身上,四年后的回报是很大的,虽然她自己也濒临虚脱。当然这个妈妈也说过,她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孩子本身的内在潜力,同样的努力不同的孩子,或许不会有相同的结果。这个妈妈的故事对我当时的鼓舞非常大,虽然我真的做不到像她那样的投入,无论是我个人能力限制还是家庭需要限制,但我更深地明白到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又把话题扯远了。前面向大家求教的这个孩子家里也使用TEACCH和PEC,但个人感觉用的不是很“透彻”。不过我毕竟和他们交往不深,不能随意做评论。我们以琳网上的家长之间可以说很白很直接的话,考拉妈也在国外,或许也感觉到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和当地家长交流是不能太直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只是和这位妈妈简单地谈了一下自己对勤儿教育的一些理念。这位妈妈很想试试ABA,是她的一位好朋友建议她采用的。我个人觉得,什么方法不重要,只要坚持用心去做就行了。我对ABA了解不深,很难帮助她找到具体详细的操作方法,而她目前真的很需要这样的辅助。这是为什么我在这儿发帖,寻求大家的帮助,希望能给这位妈妈找出一个突破口。这位妈妈周末给我发了个Email,表示要重新尝试和孩子努力,帮助他解决一些自理问题。我祈福她能成功,能找到力量坚持努力下去。

再次谢谢考拉妈,我一定找机会在和这位妈妈继续讨论特教方法和对孩子未来的规划。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8-5-13 17:47
标题: re:“我们以琳网上的家长之间可以说很白很直接...
“我们以琳网上的家长之间可以说很白很直接的话,考拉妈也在国外,或许也感觉到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和当地家长交流是不能太直接的。”深有体会,搞不懂为什么。。。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5-15 12:55
标题: re:决定把这个贴子的标题改一下,叫做《什么是...
决定把这个贴子的标题改一下,叫做《什么是ABA,换一个角度来理解》。

原先的题目是《什么是ABA,我们真的理解你吗?》,有自己什么都明白的嫌疑。其实更早想的题目是《什么是ABA,你为什么招人烦》。

作为一个逐渐变成老家长的新家长,我开此贴的想法是告诉更后来的新家长,不要把ABA想得太神秘,不要迷信什么机构和专家(相信和依靠绝对可以,但不能迷信),自己好好努力,会找到教育孩子的好办法的。
作者: sxy    时间: 2008-5-15 13:00
标题: re:嗯,改得好。
嗯,改得好。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5-15 13:01
标题: 经常被忽视的随机教学法 (3)
现实地讲,并不是所有的ZB的孩子都会提供一样的主动性的机会让我们抓住。这样的话,另一种办法就是人为地制造一些在自然环境中不太经常发生的场景。例如:

* 假如孩子经常只玩很少的一些玩具,老师可以辅助他玩新的玩具,要努力使这个更有趣一些。刚开始,老师可以只要求孩子玩几秒钟新玩具,然后容许他回到原来的玩具和活动中去。慢慢地,孩子有了兴趣。可以在孩子玩别的玩具时,逐渐缩小孩子与新玩具的距离,大约到1米左右。如果孩子显示出兴趣,可以促使孩子说:“我想玩XXX”或“我能玩XXX吗?”

*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一种玩具(需完成任务的那种,如积木或Lego等),可以把中间的几块去掉,促使孩子问:“XXX哪里去了?”以让老师帮助寻找。或者,孩子要出去,把他的一只鞋子藏起来;或者吃饭前把勺子藏起来等,促使孩子得问...

* 假如孩子要求玩具或食物,可以给他拿,然后走到半道停下。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他再提一遍要求,或者教他说新词,如“快点”,“回来”等等。

* 老师可以把孩子熟悉的一些活动或者事情的顺序打乱。例如,把熟悉的歌词唱倒,提供机会让孩子挑出来;或者孩子要香蕉,而给他苹果,然后教他说:“这不是香蕉”等。
......
研究表明,通过随机教法学习的语言和技能,孩子更容易推广到生活中去。

后注:翻译完这一段,感觉这些方法似乎与floor time或RDI里好多的做法一样或很近似,这也说明,本来各种方法就是有相通之处,目的只有一个,教好孩子。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5-27 12:58
标题: re:有一个想法,还没理清思绪,顺手写下来,欢...
有一个想法,还没理清思绪,顺手写下来,欢迎各位贡献。

用ABA的方法教孩子,有时得抓住一个关键点。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孩子最容易建立你的要求,他的行为,以及你的鼓励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他迅速理解和掌握。在训练小考拉的时候,我们就经历过很多这样的时刻。就拿厕所训练来说,我们从去年圣诞节开始,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每次带他去厕所,他都不高兴,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建立习惯。后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他没建立几个行为的联系。我们发现他每天早上醒来以后,总是憋了一大泡尿,没准这时候带他效果更好?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早上带他去厕所,结果他就尿了,我们热烈的鼓励,让他明白,噢,原来是这样。结果,只花了2-3天,他就知道要上厕所撒尿了。

可以这么说,多数孩子都不喜欢ABA的桌面训练。有时,非得强迫他一遍又一遍做他不喜欢的事,会让训练很困难。要是仔细观察,能抓住一些关键的点,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jmc0623    时间: 2008-5-29 10:30
标题: re:说得很好,我孩子对用ABA的桌面训练也有...
说得很好,我孩子对用ABA的桌面训练也有抵触情绪,所以我缩短了桌面训练的时间,把ABA桌面训练和floor time  都用,感觉孩子进步更大。孩子先得感到快乐,才有动力学东西,这是我经过几次失败总结出的经验。

我对ABA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教起来比较刻板,这也许是我孩子有抵触情绪的原因,希望能向大家学习,把ABA教学用得更活些
作者: xuanxuanma    时间: 2008-6-24 11:18
标题: re:我是个新手中的新手,还没接触过ABA,但...
我是个新手中的新手,还没接触过ABA,但在网上看了一些,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请问各位前辈高手,我想买点关于这方面的书,应该是初级的吧,各位给推荐一下好吗?最好是能从网上买到的,我们这书店没有这方面的书。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6-24 15:57
标题: re:中文的我不知道,请查一下本坛《好文好书好...
中文的我不知道,请查一下本坛《好文好书好网站》栏目。如果要英文的,我推荐Dr Lovaas的Teaching Individuals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Basic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此书可在Amazon网站买到:http://www.amazon.com/Teaching-Individuals-Developmental-Delays-Intervention/dp/0890798893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8-8-18 15:19
标题: re:好久没更新这个贴子了。最近回顾总结儿子的...
好久没更新这个贴子了。最近回顾总结儿子的训练,把有关的书重新读了一遍。忽然意识到,在这各贴子里,我只强调了反复重复和积极鼓励,倒是忽视了ABA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第一步其实是把复杂的任务分解开,让孩子逐步掌握,再串起来。这个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经常会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掉,特别是孩子的状态好一些的时候。(有空继续更新)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