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他山之石
[打印本页]
作者:
lu
时间:
2001-12-16 23:13
标题:
他山之石
小何、孙艳:
我了解一点李芳的情况,她的经验很典型;她比别人幸运的是,她的身边有一个方静,所以她讲的很垦切。大部分家长的想法和你们差不多,也都会经过这个阶段,实际上是对孤独症本质的理解阶段。真心希望你们的这个阶段能比较快、比较顺利地过去。
有些家长觉得看了论坛上的文章和帖子,还是不能建立自己孩子的训练计划,我觉得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在专业机构训练或观摩学习一段时间是必须的,家长可以开阔视野、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训练方法、科学测评孩子的发展情况,建立感性认识,这是家庭训练的基础。很多家长问我的时候,我都先要求他们在专业机构呆上一段时间,什么方式都行,越早越好!而且,从我自身的体会来看,这个家长学习的过程是长期的。在初步理解孤独症本质以后,还要多看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网上的文章、帖子可以作为你的部分参考。
第二,训练计划要经过实践中检验、然后不断改进,使之符合孩子的实际。不要指望有一份取之即用、可以永远依赖的训练计划。其实,家长开始尝试自己训练孩子,就是制定计划的过程。训练中再碰到问题,可能就能在网上交流时找到比较明确的答案了。学一点,用一点;碰到困难,再去学一点;以后即使再碰到困难,层次也不一样了。
第三,家长之间介绍的经验,自己要吃透。比如:我曾向一个家长介绍过同孩子玩“开商店”的游戏,后来,我问过她,她说:“玩过几次,小孩子不感兴趣。”我说我和孩子玩这个游戏两年多了,还在玩。我是这样玩的:当我的孩子能力比较弱时,我只要求他做顾客,说出想要的东西就行了(没有语言的孩子,指出也可以);在他有了一定数字能力后,我就给“商品”贴上标签,让他按价格“购物”;孩子有了计算能力,我就训练他凑零钱或找零;以后,我还想训练他当“店老板”,安排货物、卖东西等。总之,就这个“开商店”的游戏,就有很丰富的内容,关键看家长怎样去不断深化。
最后,我觉得,现在确诊的孤独症孩子家长,应该比方静她们、甚至比我们那时要幸运的多;我记得我孩子确诊时(98年),南京的专家们对孤独症孩子的看法还相当悲观;上海偌大的精神卫生中心,当时甚至没有专业训练人员,门诊医生直接对我说:“这种病,我们也没什么办法。”我的第一本孤独症专业书籍,还是写信到台湾去要的。现在有一流的资料、有成功的个案、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还有“以琳论坛”这样棒的网络信息库,大家真的要好好珍惜这些、特别是别的家长的经验。
卢爱军
作者:
刘建树
时间:
2001-12-17 08:27
标题:
Re:他山之石
您好:
你的经验和感悟比较好,听说你小孩也已上学,我很羡慕你,若想小孩取得成功,必须有艰辛的付出。你们成功经验的总结,指引后面的家长,少走弯路。
作者:
Admin
时间:
2001-12-20 11:01
标题:
Re:他山之石
卢先生介绍的开商店的游戏感觉不错,我已经去订做了一个小玻璃柜台,来做道具。
——————————————————————
欢迎大家!!
作者:
牛牛同学
时间:
2012-7-25 17:06
标题:
re:这个给新手作指引了
这个给新手作指引了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